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甘肅舟曲:河道清淤全面展開 衛生防疫繼續進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甘肅舟曲8月13日電(記者宋常青、連振祥)隨著12日晚泥石流形成的堰塞體完全消除,堰塞湖搶險工作13日全面轉入河道清理。衛生防疫工作也在抓緊進行,截至13日20時,舟曲災區未發生重大疫情。與此同時,雨中群眾的安置正抓緊實施。

    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張國華12日22時許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截至12日21時50分,舟曲堰塞湖堰塞體已消除,潰壩險情已消除,目前針對堰塞湖的主要工作是疏通河道。

    水利組成員、甘肅省水利廳辦公室主任賈文平介紹,12日下午,國家防總從上海調運的第一批48片路基箱抵達災區,並被安放在滑坡體最大的三眼峪滑坡體,開始投入使用;第二批將於13日晚到達。屆時,將極大方便大型機械在淤積體上進行清淤作業。

    目前,專業技術人員正在對白龍江河道水流量進行監測;山洪災害預防規劃也正在制定之中。

    同時,在13日,用以河道清淤的爆破工作仍在進行,在城區可以聽到爆破時帶來的巨大聲響。

    13日下午在舟曲縣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抗洪救災指揮部衛生防疫組通報稱,飲食防病保健正在災區發揮作用。

    指揮部衛生防疫組成員、甘肅省衛生廳副廳長常繼樂介紹,災害發生後,指揮部充分發揮中醫藥食療在衛生防疫中的積極作用,緊急調運用於防治疾病的大蒜40.5噸,用於防治失眠和抑鬱等心理障礙疾病的黃花菜1.5噸,用於預防腹瀉的花椒200公斤,並廣泛發放給受災群眾食用。

    經過近些天的統計分析,在加強衛生防疫的基礎上,通過食用大蒜,受災群眾的胃腸道疾病由8月10日的29.8%下降到12日的13.4%,呼吸道疾病則由10日的9.27%下降到12日的3.2%。

    常繼樂説,目前災區已經恢復了傳染病疫情監測平臺、檢驗檢測平臺、衛生監督平臺、計劃免疫平臺和信息報送平臺。

    針對已經來臨的強降雨,舟曲災區目前開始調整安置思路,在帳篷的安全性、避雨性能等方面開始下工夫。

    記者了解到,目前,舟曲有三個受災群眾安置點,分別是舟曲一中、舟曲三中和黃廟子,三個安置點已經搭建帳篷123頂,加上一些學校教室等,已經固定安置了1552人。另外,採取投親靠友等措施,流動安置了8300多人,總計已經安置9852人,受災群眾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甘肅省民政廳廳長田寶忠説,這兩天的降雨使90%多的帳篷進水,裏面比較潮濕,急需改變原有的安置思路,採取有別於晴天狀態下的安置措施,目前急需將帳篷地面墊高,以確保地面與帳篷有一定的距離,隔離雨水。

    記者看到,田寶忠帶領人員四處尋找能夠墊起地面的磚石等物品。與此同時,從12日晚開始,每個帳篷開始配發6張床,以使受災群眾免受雨水之苦。

    田寶忠説,由於交通不便,大批行軍床不能及時運進來,一中、三中兩個安置點至少缺610張床。

    “現在基本上還是靠人力把床一張張從轉運站扛進安置點。”他説,“床我們有,就是運不進來。”

    他説,當地政府已開始動員志願者和受災群眾把附近建築工地的建築用磚搬來,墊高帳篷底部再加上一層防水地鋪,基本能解決受災群眾雨夜睡覺問題。

    為了進一步改善災區的衛生條件,13日上午,30個可降解的移動公共廁所運抵舟曲災區。這批生態廁所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調撥,是由北京運往舟曲的。

    據甘南藏族自治州建設局局長王建軍介紹,舟曲縣環衛設施本來就比較落後,縣城公廁比較少,泥石流災害發生後,縣城內原有的公廁全部被沖毀,災區所有人員,包括救援人員及災區群眾生活非常不方便,上廁所難的問題非常突出,為了改善災區的衛生條件,急需可降解的移動公廁。

    據了解,在舟曲搶險救災工作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重點就應急供水和移動廁所工作抓好調度和現場協調,緊急往災區調撥了這批移動廁所。據介紹,這30個移動廁所將被放置在解放軍集中救災的地區、施工救援現場和其他重要地區。另外,住房城鄉建設部正在安排從四川趕制30個移動廁所,準備調往災區。

 
 
 相關鏈結
· 甘肅省政府通報當前舟曲搶險救災面臨四方面困難
· 甘肅舟曲泥石流死亡人數增至1156人 588人失蹤
· 甘肅省舟曲縣考生的高考錄取通知書多數已經送達
· 甘肅舟曲搶險救援部隊出動大型機械展開全面清淤
· 舟曲堰塞湖清淤提速 災後重建全面啟動
· 中國地質調查局評估顯示:舟曲災情數據有所上升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