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災難中風雨同舟—全國各地援助舟曲災區全景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災難中,我們風雨同舟
——全國各地援助舟曲災區全景紀實

    新華社甘肅舟曲8月13日電(記者張旭東、張澤遠、姚潤豐、劉奕湛、宋常青、鄒偉、黃小希、趙超、衛敏麗、鄭曉奕、周英峰、劉菊花、周婷玉) 這是一場令人揪心的災難:8月7日深夜,歷史罕見的特大山洪泥石流從峽谷中咆哮而來,素有“隴上桃花源”之稱的舟曲縣城,頃刻間變成一座破碎的傷心之城,一千多人遇難,數百人失蹤。

    翠峰山見證,白龍江動容。

    災害面前,在黨中央的部署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風雨同舟,各地區、各部門緊急集結,千里馳援,展開了一場氣壯山河的生死大救援……

    以人為本,生死競速——萬名救援人員馳援舟曲,把搶救生命作為首要任務

    災情牽動中南海。

    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立即作出指示,要求甘肅省和有關部門當前要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計救人,組織群眾避險,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災區群眾的生活。

    與時間賽跑,與死神競速。全國上下緊急行動起來——

    8日淩晨,聞訊災情的隴南市迅速派出駐地武警、公安等搶險隊伍趕赴舟曲;

    邱少雲生前所在部隊、某摩托化步兵旅1300名官兵7日剛剛結束玉樹地震災區救援撤回駐地。8日5時40分接到命令,6時整便開赴舟曲。

    8日7時,蘭州軍區某陸航旅4架直升機從銀川機場起飛,運載某工兵團2個爆破小組飛赴舟曲執行爆破排險任務。從新疆軍區抽調的2架直升機也緊急飛往災區,承擔重要物資和傷員轉運任務。

    ……

    衛生部的救援專家來了;

    國家救援隊的隊員來了;

    消防武警官兵們也來了;

    從鄰近的市州到曾遭遇地震災害的四川、青海等周邊省份,再到遠在北京、雲南等地的各式救援隊伍火速集結,近萬名救援人員紛紛趕赴舟曲,全力搶救受困群眾。

    這場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是毀滅性的,數百戶村莊房屋被整體掩埋在滾滾泥浪中,群眾傷亡不詳。災情揪緊每一位救援人員的心!

    爭分奪秒,創造生命的奇跡——

    “全力救人!”8日6時許,與災區相隔30余公里的武警交通部隊六支隊舟曲項目部主任程五勝帶領26名戰士,率先抵達舟曲。他們趟過齊腰深的渾水,艱難衝過泥濘道路,一步一步地向泥石流核心區突進。聽到舟曲新華書店裏傳來微弱的求救聲,戰士們循聲靠近,發現書店一樓幾乎被泥石流灌滿。

    “我們……3個老人……1個小孩……”屋裏斷斷續續傳出回音。

    “別著急,很快救你們出來。”程五勝一邊安撫受困老人,一邊派人營救。一名戰士攀上二樓,用大錘砸開了一個洞,裏外協同,以人梯的方式救出了老人和小孩。

    4個、5個、10個……官兵們冒著隨時可能再次發生的泥石流危險,手刨鎬挖,爭分奪秒搜救遇險群眾。到8日下午,他們已搜救群眾38人。

    從8日中午開始,解放軍戰士、消防官兵等大批救援人員陸續進入舟曲災區,一張搶救生命的大網迅速覆蓋全城災區。

    從縣城東北側洶湧而下長達5公里的泥石流帶,是舟曲災區的核心區域,月圓村被整體覆蓋,三眼村、北街村、東街村及周邊樓房遭受重創,上千群眾被掩埋……這裡是救人的主戰場。

    泥石流深達數米,周邊街道也灌滿泥漿……鋪上木板、踏著露出的山石,救援人員冒著危險逐村、逐街一刻不停地搶救受困群眾。

    泥石流不同於一般災害,受災群眾往往無處躲藏,生還希望很小。但只要有一線希望,就決不放棄,抱著最大的信心,相信泥漿廢墟下的堅持。

    “只要被困群眾都能安全脫險,我寧願做最後一個離開的人。”已堅守5天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中隊中隊長李銳説。

    舟曲縣城內,特大泥石流橫截城內白龍江造成回水,形成一個長約3公里、最深達14米的堰塞湖,眾多群眾被困在樓房上。甘南州消防支隊和蘭州軍區某舟橋團作為負擔城區被淹地段群眾疏散的主要力量,也在爭分奪秒地搶救被洪水圍困的受災群眾。

    堅持不懈,續寫生命的奇跡——

    9日上午,下半身被埋在淤泥之中、受困30多個小時的東街村居民楊金鳳被武警甘肅總隊醫院醫療救治隊搜救發現,武警官兵在墻上打了一個70公分寬的洞,鑽進去將這位74歲的老人救出;

    10日10時許,被埋在淤泥之中、廢墟之下的藏族群眾劉馬姓代被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民兵解救;

    11日9時許,雖然已過了最佳救援的黃金72小時,但蘭州軍區某舟橋團官兵仍對被浸泡在堰塞湖中的80多座樓房進行逐戶排查和搜救工作,一名被洪水困于樓內81個小時的男子,奄奄一息中被該團官兵發現;

    ……

    “當時泥石流像大黑狗一樣撲過來,我想的就是聽天由命。”還在醫院中接受治療的楊金鳳身體恢復得很快,她説,“沒想到還能活著出來,真高興啊!”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

    正是憑著一次次的搜尋,一次次的救援,像楊金鳳一樣的諸多被困群眾得以重生。據統計,目前已有1243名群眾獲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舉國進行總動員,有力彰顯出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12日11時50分,舟曲災區一個男嬰在蘭州軍區蘭州總醫院野戰醫院呱呱墜地。

    “沒有解放軍,就沒有我們娘倆!”剛生下寶寶的月圓村藏族婦女楊鬧吉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楊鬧吉的丈夫當夜被泥石流沖走,她被倒塌的防盜門壓在下面,撿回了一條命。9日,即將臨盆的楊鬧吉被緊急送到了部隊野戰醫院。

    危急時刻,正是憑藉緊急集結到舟曲災區的各種救援力量,蒙受滅頂之災的許多群眾才及時轉危為安。

    醫療救援、傷員轉運、物資輸送……一個個及時有效的措施,一項項縝密有序的部署,一次次科學有力的救援,強大的舉國動員能力再次彰顯出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越性。

    災後,幾乎在一天時間內,大批帳篷、藥品、食品等各種救災物資就運抵舟曲,數千名解放軍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其他搶險救災大軍就緊急馳援至災區展開救援。

    這是到11日中午的一組救災物資統計數字:7038頂帳篷、2萬床棉被、2000件棉大衣、5000條睡袋、8000張折疊床、4.9萬件方便食品、1萬斤麵粉、5.6萬件礦泉水、1萬包點心、4.6萬個大餅、230臺發電機、10萬支蠟燭、1萬個手電筒等救災物資運抵舟曲。

    這是截至12日的一組軍隊和武警部隊救援力量統計數字:軍隊和武警部隊共投入兵力6351人,民兵預備役人員3500余名,派出3支醫療救援隊、1支防疫隊,出動飛機和直升機19架、各種車輛機械401臺、衝鋒舟35艘。

    為了舟曲災區,為了百姓安危,各路救援大軍迅速展開科學救援,受災群眾安置工作有序進行——

    缺水斷電,泥石流災害發生後,舟曲縣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婦幼保健站等大部分醫療防疫機構被泥沙淹沒。在抓緊搜救每一個生命的同時,救治受傷群眾刻不容緩,也面臨極大困難。

    “一定要全力做好傷員的救治。”8日下午,衛生部負責人對醫療救治工作下了“軍令狀”,集結北京、甘肅等衛生救援隊,緊急成立包括醫療救治、防疫消殺、聯絡、救援物資募集4個小組在內的醫療衛生工作組。

    幾天下來,422名受災群眾得到救治,76名需要住院治療的傷員相繼通過直升飛機、救護車轉運至醫療條件更好的周邊市區。蘭州軍區總醫院、解放軍第一醫院、甘肅中醫院、蘭州大學第一醫院、蘭州大學第二醫院、天水第一人民醫院、天水第二人民醫院……紛紛抽調醫療人員,進行傷員救治。

    舟曲縣城狹小,約4平方公里的城區容納了4萬多居民,近萬名救援人員又聚集於此,且潮濕高熱,防疫任務十分艱巨。

    甘肅省衛生廳廳長劉維忠介紹,目前,300余名醫療、防疫、監督等方面的專業人員,70余輛救護、防疫和衛生監督專用車輛,400多公斤消毒液、4萬片消毒片、20升滅蠅藥等消毒藥品及200多件消殺器械已迅速向舟曲集結,全面開展醫療衛生防疫工作,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保障受災群眾有住處、有飯吃、有水喝,是災後安置的重要任務。

    “泥石流發生時,我是穿著背心跑出來的,當時還擔心接下來會無家可歸,沒想到第二天就住進了安置點的帳篷,今天還領到了水和食品。”55歲的舟曲市民楊昌林在位於舟曲三中的集中安置救助點告訴記者。

    目前,舟曲三中、舟曲一中以及春江廣場等地勢平坦的地方,都成為了受災群眾的“帳篷村”。醫療救助、物資發放、電力電信等設施也均服務於此。

    水是生命之源。災害發生後,縣城唯一的供水系統被沖毀,僅有的一處機井只能勉強維持使用,城區4萬多居民用水基本中斷,全城叫“渴”。

    為保障供水,一切可動用的力量都動員起來。到12日,當地水利部門已累計在城區單位和居民院內找到8口水井並均經過24小時衛生檢測達到安全標準,近日內縣城24處水井將可向周邊居民供水。天水市支援的2臺飲用水水質凈化設備已開始為群眾凈化生活用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協調支援的大型移動飲用水保障車已經于11日晨6時開始啟用,每日可處理飲用水300立方米,可供3萬人日常用水。

    ……

    10日上午,舟曲縣南街上的宏遠超市開張營業,成為災害後重新開張的第一家超市。“感謝救援部隊,我的超市能夠恢復,也想為群眾提供最大方便。”老闆韓宏彬説。此後幾日,舟曲縣城又有幾十家商戶開門營業,全縣的商貿流通業開始全面恢復。

    經過連續晝夜奮戰,在全國人民的幫助下,在近萬名救援大軍的支援下,泥石流帶逐漸被清開,堰塞湖險情基本消除,電力和電信設施正在恢復,災後安置工作有序展開,滿目瘡痍的舟曲小城正在逐步復蘇,生機重現……

    血濃于水,風雨同舟——泥石流衝不斷中華兒女的手足親情,衝不垮救災馳援的大愛仁心

    12日晚,一場情係舟曲的大型賑災義演在甘肅省廣電總臺演播大廳舉行,愛心在這裡匯聚,現場一浪高過一浪的捐助活動,寫下了血濃于水的動人篇章。截至義演結束,現場捐款達1.3億多元。

    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從汶川到玉樹,再到舟曲,華夏兒女血脈相連、風雨同舟的感人場景一次又一次重現!

    一批批救援人員,一車車救災物資,一筆筆凝聚愛心的捐款,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大愛,涌向災區的每一個角落,傳遞著人間真情——

    12日下午,中華慈善總會迎來了一位特殊的捐贈者。一位八十歲高齡的老先生,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拎著重重的包裹,邊走邊打聽才找到了位於北京市西城區二龍路的中華慈善總會捐款處。這位姓胡的老先生在電視上看到甘肅舟曲發生泥石流後,感到十分難過。就和老伴一起收拾出了一些乾淨的衣服被褥,並拿出了平時積攢的500元錢。

    500元、1000元、1萬元……捐款如流水匯聚成海,錢不在多少,背後都是一顆顆滾燙的關愛之心。

    從個人到企業,從機關部門到社會團體……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國上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無論路有多遠、山有多高,都阻擋不了全國各地的關愛——

    8日深夜,曾經遭受汶川地震重創的四川廣元市的150余名民兵沿著陡坡深澗向舟曲挺進——經歷400多公里的跋涉後,9日5時許抵達舟曲立即展開施救。目前,這150余名民兵晝夜奮戰在救災一線,先後清理出各類物資上千件,搬運救災物資30余噸,挖掘出17具遺體,並成功救出1名被埋長達近60個小時的中年男子。

    9日22時,河北石家莊市出租車學雷鋒車隊一行8人,駕駛兩輛出租汽車,攜帶方便麵、礦泉水、止血繃帶等物品,連夜趕往距石家莊市2200公里的甘肅舟曲災區。

    12日下午,在翻越臘子口天險、經過兩天長途跋涉後,曾經參與汶川地震、廣西抗旱、玉樹地震等救災支援的北京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將裝載價值4萬元的西瓜、米麵、礦泉水及常用藥品的大卡車運抵舟曲災區。領隊劉寶宗説:“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義不容辭!”

    愛心也在各大網站涌動。“再大的困難,都壓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災難能毀掉家園,可毀不斷中國13億人民、56個民族的心手相連。”網友們紛紛留言發帖祝福舟曲,奉獻愛心。

    手牽手、肩並肩、心連心,只為眾志成城信念的堅守,只為風雨同舟深情的表達——

    山河作證,我們萬眾一心!

    山河作證,我們風雨同舟!

    救援還在進行,大愛始終涌動。有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有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援,有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強保證,我們一定能取得這場特大泥石流災害搶險救援的全面勝利,也一定能重建一個更美好的新家園!

 
 
 相關鏈結
· 四大商業銀行積極做好甘肅舟曲災區救災金融服務
· 文化部迅速行動部署支援舟曲災區搶險救災工作
· 鐵路部門已緊急運送2160噸救災物資馳援舟曲災區
· 國家民委向甘肅省致電慰問甘南舟曲災區各族人民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