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讓感人瞬間永遠定格—網民熱議舟曲救援動人故事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讓感人的瞬間永遠定格——網民熱議甘肅舟曲救援一線的動人故事

    新華社北京8月13日電 甘肅省舟曲縣發生泥石流災害已經過去近一週,救援和災後安置工作仍在繼續。在搶險救災的第一線,每天都上演著一個個感人的瞬間,這些打動人心的場面被製作成視頻、文字、圖片,進入各大網站排行榜的前列,觸動和感染著無數網民的心靈。不少網民表示,那一處處感人肺腑的場景,激勵活著的人們更加愛護身邊的人,更加愛護我們的社會。

    人們的感動和愛心通過網絡不斷傳遞,凝聚成抗擊災難的強大力量。

    他們的行動讓我們懂得什麼是愛

    《少年讓“先救媽媽”自己遇難 曾喊話讓總理放心》一文被多家網站轉載,網民評論超過5000條。舟曲縣14歲少年張新建和媽媽一起被壓在一處廢墟下,當溫家寶總理向廢墟裏詢問被困人員情況時,身上壓著大梁木的張新建向總理喊話:“總理,您放心,我能挺住!”隨後,張新建要求救援人員先救出自己的媽媽,而自己因為內傷過重,離開了人世。

    湖北網民“施南”説,孩子,在生死面前,你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媽媽都挺過來了,你卻走了,祝願你一路走好!北京網民“流變風”説,孩子安息吧!你生命雖然很短暫,但留給這個世界的卻很多。“總理,您放心,我能挺住”這堅強有力的話語,深深地留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讓我們懂得什麼是愛,什麼是勇敢,什麼是中國的好男兒!

    另一則報道也感人至深。舟曲縣一孝子為了守候患病行動不便的父親,放棄了自己快速逃生的機會,一直堅守在父親身邊,直到救援人員到來。“孝子守候病父”的消息經過多家網站轉載後,點擊量快速攀升,被網民認為是人性在大災中的完美體現。網民“鑫仔”説,太讓人感動了,危難時候能做出這樣的選擇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網民“希希濤濤”説,臨危不亂,孝心感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新時期的典範。

    災難現場一些感人的畫面經媒體報道後在網絡廣為流傳。一位繼父在災害發生時,沒有去保護自己的親生兒子,而是用雙臂緊緊摟住兩個繼女,直到泥石流衝進屋子將這一畫面定格。

    不少網民説,這些看似普通的舉動實際上並不普通,這是生死關頭人性的光輝在閃耀,這是已經遇難的人們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網民“麻桿”説,雖然這些畫面讓我們痛心不已,但是他們的形象卻永遠激勵著活著的人,去更加愛護身邊的人,更加愛護這個社會。

    有這樣的黨員是黨的榮耀,有這樣的幹部是人民的幸福

    不少網民自發記載和轉發救災過程中發生在當地幹部和武警身上的感人事跡,並在網上向這些人表示敬意,認為這些敢於衝在救災一線的基層幹部給自己帶來了溫暖。網民“lixia”在博客中寫道:“這幾天都在關注甘肅舟曲泥石流搶救新聞,很多故事讓我感動,很多圖片讓我淚流。”

    網民“愛在飄雪”在博客中記述了舟曲縣鹽井鄉黨委書記蔣金喜的感人事跡。災難發生後,蔣金喜顧不上照顧家人,冒雨和群眾搶修堵塞的公路。滿身泥濘的蔣金喜渾身被雨淋透,連續奮戰幾個小時。當公路修通之後,蔣金喜勸別人回去休息,自己卻堅持到轄區的其他路段看看,同時再看看沿線的群眾有沒有受災,“直到沒有災情,我才能安心地回家”。“愛在飄雪”在博文最後表示,“有這樣的黨員是黨的榮耀,有這樣的幹部是人民的幸福。”

    武警舟曲中隊副隊長王偉、武警韓有等人在網絡上被稱為“鐵漢”。災難發生時,王偉四名親人被埋在廢墟下,韓有探親剛來兩天的妻子被泥石流吞噬,他們顧不上去搶救自己的家人,強忍悲痛奮戰在救災第一線。

    網民“華仔”説,向王偉、韓有等奮戰在舟曲搶險一線的官兵們致敬。蘇州網民“胭脂雪”説,向解放軍戰士和軍嫂們表示崇高的敬意,你們是當代最可愛的人。

    不少網民認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面對生死考驗之時交出了優秀答卷,每一個基層黨組織就是一座堅強的堡壘,正是這種堡壘作用的發揮,使得人民群眾的財産和生命安全得到保護。

    有了人們之間的這種無私情誼,沒有什麼災難是戰勝不了的

    網民“王凱”是舟曲受災群眾之一,他在自己的微博上記錄説,兩名武警戰士向當地居民打聽賣方便麵的地方,一位受災群眾立即將手中的方便麵讓給武警戰士吃,但是已經十分饑餓的武警戰士搖搖手,繼續往前找去。

    這一條短短幾十字的微博被上百名網民關注,有網民評價説,這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武警戰士,他們向大災中的人們伸出了援助之手,卻不肯拿群眾的一針一線,只要有他們,再大的災難我們也能挺過去。

    《官兵手刨輕挖保遺體完整 稱保護死者最後尊嚴》的消息被60多家網站轉載:蘭州軍區某摩步旅在一處廢墟上發現一名遇難者遺體,為了保護死者最後的尊嚴,官兵們用手刨出了遺體,一些戰士的手指甲都被磨掉了。不少網民説,這樣的救援舉動非常人性化,讓因災難而離去的人享有最後的尊嚴。

    《舟曲泥石流災區8歲女孩背泉水為路人解渴》是近期網站上點擊率較高的消息之一。8歲的小姑娘王永霞幾乎是舟曲災區最小的志願者,她和自己的三個姐妹,每天一次次來回為救援人員和受災群眾送水。瘦弱的王永霞每次背著十多公斤的泉水,一趟來回就得40分鐘,3天時間背了20多趟。網民紛紛被王永霞的行為所感動,稱讚她是災區最美麗的小姑娘。

    不少網民認為,受災群眾和救援人員的互相幫助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個參與救災的人都是高尚的人,在他們身上閃現著人性的光輝。他們的事跡也激勵著更多的人們關心災區,並將人間的關愛傳遞下去。網民“太陽”説,有了人們之間這種無私的情誼,沒有什麼災難是戰勝不了的。

 
 
 相關鏈結
· 新聞辦介紹解放軍武警舟曲救援工作情況
· 直播回放:新聞辦介紹解放軍武警舟曲救援工作情況
· 新聞辦介紹解放軍武警參加舟曲救援工作情況
· 舟曲救援一線公安民警連線報道:為了災區的平安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