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台北8月15日電(記者傅雙琪 李凱)正在台灣訪問的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1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開放大陸游客赴臺“個人遊”目前並無時間表,各方面需要做好準備工作,以追求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讓兩岸民眾“皆大歡喜”。
邵琪偉説,“個人遊”和團隊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旅遊形式,目前接待團隊遊客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因此總體而言,兩岸的旅遊市場還比較健康,滿意率也比較高。“我們希望保持住這個品質,對業界和遊客都比較好。”
他説,如果遊客個人獲得旅行簽注,到了台灣島內完全自由行動,那麼相關部門需要研究如何進行管理和保證旅遊品質。“在此特殊背景下,我們要把這些工作做好了,先進行試點再來開放,效果會比較好。我們最後追求的不光是人數,而是綜合效益。”
他表示,開放“個人遊”符合旅遊業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大陸總體上持積極態度,但目前應本著務實態度推進。大陸方面下一階段將適時與臺旅會磋商,在條件成熟時選擇適當城市,實施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
在談到試點城市時,邵琪偉表示,試點城市需要符合幾個基本條件:首先,居民出遊率比較高,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都比較高;第二,當地交通條件比較好,遊客來往的交通運輸問題能解決;第三,旅遊市場比較規範。
自2008年7月正式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以來,大陸游客赴臺人數從2008年的日均300人次增加到今年上半年日均3440人次。今年大陸游客赴臺人數有望達到120萬人次。
邵琪偉表示,大陸的旅遊市場很大,大陸居民到台灣旅遊的願望也比較強烈,此外兩岸簽署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經貿合作有新的進展,在此背景下,預計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總數會持續增長。“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人數3年內很可能達到每年300萬人次,而且,達到這個數字以後並不意味著增速就會下降,再過若干年,這個數字可能更大。”
他認為,應對迅速增長的遊客人數,各方應儘早做好準備。旅遊業需要進一步研究新的旅遊産品和新增設施。目前大陸到台灣的遊客以觀光為主,將來會逐步發展為“深度遊”和“體驗遊”,特別是“度假休閒遊”會成為大陸相當一部分遊客選擇的産品。台灣緯度靠南,氣候溫暖,在海島資源和海洋旅遊方面有優勢,適宜提供這類旅遊服務。
此外,他建議,為遊客服務的其他部門和行業也需做好準備。假如每年300萬大陸游客赴臺,兩岸的民航交通運力就必須增加。同時,兩岸也在探討條件成熟的時候開放郵輪旅遊。
邵琪偉此次率領近1200人的大陸展團前來參加第五屆海峽兩岸台北旅展。大陸31個省市區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分別組團參加,共設366個展位。
邵琪偉説,開放大陸游客到台灣來,反而也促進台灣遊客到大陸去,這是一個新趨勢。大陸的旅遊市場發展很快,在鼓勵居民出國出境旅遊的同時,也繼續積極吸引海外包括港澳臺的遊客到大陸去。台灣民眾平均收入比大陸民眾高,出遊率也比較高,兩岸有歷史和語言相同相通的優勢,是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
他表示,借由雙向的旅遊交流,兩岸民眾能直接接觸,相互溝通和了解,對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意義十分重大。“百聞不如一見。現在很多人通過媒體了解一個社會,了解一個群體。儘管媒體資訊很快,但有時不夠深入,不夠全面。親身來了,看了,感受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