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8月22日電(記者何偉)記者21日從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了解到,目前,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防沙治沙項目已完成投資2000多萬元,22.43萬畝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有“中華水塔”之稱。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全球變暖、過度放牧、鼠蟲害肆虐等多重因素,三江源自然保護區70%左右的草地嚴重退化、沙化。
青海省三江源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李曉南説,近年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採取圍欄封育、設置沙障、造林種草等措施,強化沙漠化土地治理,使三江源土地沙漠化趨勢整體減緩,土地沙漠化擴大勢頭出現逆轉。
經遙感監測,防沙治沙、黑土灘治理等項目實施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植被覆蓋率由治理前的20%提高到目前的80%,平均畝産鮮草量比治理前增長了6倍。
記者前不久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綿沙嶺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灘治理區看到,沙生植被廣泛生長,植被蓋度明顯提高,遍地綠色盡染,滿目不再荒涼。
瑪多縣三江源辦公室主任趙文軍説:“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一系列生態工程實施近7年來,黃河源頭地區原來退化、沙化的草原得到了休養生息,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已初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