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深圳特區30週年述評:回眸春天故事 譜寫發展新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8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深圳8月23日電(記者王傳真 韓潔)中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深圳經濟特區,8月26日將迎來30周歲生日。

    30年前,與香港山水相連的深圳還只是個貧窮落後的邊陲漁村,在地圖上難覓其蹤;30年後,這裡已崛起為繼上海、北京、廣州之後經濟總量全國第四的現代化大都市,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

    30載滄桑巨變,30年勇立潮頭。深圳特區的探索與實踐,是我國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的精彩縮影。

    在深南大道深南金田立交橋上設立的“熱烈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標語牌(8月23日攝)。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之際,深圳市在深南大道、濱河大道等主幹道上懸挂國旗、紅燈籠,設立慶祝標語,迎接深圳經濟特區30歲生日。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從邊陲小鎮到大都市 “深圳速度”創造世界城市化發展奇跡

    30年,彈指一揮間,但對深圳羅湖區羅芳村的村民而言,這是改變命運的年代。

    羅芳村與香港一衣帶水,深圳河在這裡形成了一道十米多寬的淺灣,一座小橋連接兩岸。橋那頭的香港新界也有個羅芳村。

    “之所以有兩個羅芳村,是因為香港那邊的村民幾乎都是改革開放前從深圳羅芳村逃過去的。”在羅芳村生活近30年的社區工作站站長鄒有志介紹説,從1950年到1969年,深圳羅芳村有600多人逃到香港。

    改革開放前深圳之所以逃港成風,是因為深圳和香港差距太大。以種水稻為主的深圳羅芳村村民年人均收入只有130多元,而對岸的香港村民每年能賺13000多元,相差100倍。而如今,羅芳村成了“戶戶小樓房”的致富村。

    羅芳村的變遷,只是深圳特區30年發展奇跡的一個縮影。

    1980年的深圳僅有3萬多人口、兩三條小街道;到2009年,人口超過1400萬的深圳GDP已達8201.23億元,GDP比1979年增長979倍,年均遞增25.8%。

    改革開放令壓抑已久的生産力得以解放,迅速爆發,深圳到處充滿了活力與激情。1984年,中國第一高樓——160米高的深圳國貿大廈封頂,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國貿大廈也因此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象徵”。

    30年來,深圳憑藉這種令世人驚嘆的“深圳速度”,利用毗鄰香港的獨特優勢,率先吸收利用外資,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大膽“走出去”利用全球市場和全球資源,闖出一條開放發展之路。

    作為深圳最早對外開放的口岸,連通香港、全長不足50米的“羅湖橋”,成為30年來深圳對外開放、走向世界舞臺的見證。

    1979年底,香港妙麗集團董事長劉天就搭著自行車過羅湖關,在深圳開建全國首家合資酒店。

    同一年,泰國農牧業大王謝國民率領正大集團進入深圳,取得了深圳市“001號”中外合資企業營業執照——深圳正大康地有限公司,成為深圳特區最早、最大的外商投資項目。

    1985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深圳分行在國貿大廈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獲准開業的第一家外資銀行分行就此敞開了大門。

    1996年,全球最大零售企業美國沃爾瑪登陸深圳,展開在東方古國新商路上的探險之旅。

    ………

深南大道路旁懸挂著紅燈籠(8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開放是深圳的發展之源。30年來,深圳市累計吸收外商直接投資456.2億美元,平均每年遞增27%,高於同期經濟增長速度。截至2009年底,世界500強中已累計有167家企業在深圳投資。

    改革開放前,每年通過深圳口岸入出境人員僅500人次,2009年已增至1.85億人次,深圳市的出口額從1979年的0.09億美元增長到去年的1619.79億美元,連續17年居全國城市第一。

    深圳在全國率先把“走出去”作為城市發展的重大戰略,對外直接投資遍佈世界105個國家和地區,迄今已累計核準建立境外企業740家。

    深圳從最初的“三來一補”加工製造業起家,不斷壯大經濟實力、推動産業升級,逐步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高新技術産業、多層次資本市場比較完善的金融産業、連通國際輻射內地的物流産業、與科技金融緊密結合的文化産業等四大支柱産業,涌現出了華為、中興等一大批全球知名的大企業,“設計之都”等各種頭銜彰顯其在世界舞臺的影響力。

    今天的深圳,一棟棟嶄新的高樓大廈展示著這個年輕城市的朝氣與活力,在鱗次櫛比的高樓掩映中,曾經的地標建築國貿大廈已顯得有些陳舊,它的高度早已被地王大廈和正在建設的京基大廈相繼超越,但它所象徵的“深圳速度”卻仍激勵著深圳人在改革開放的征程上不斷超越,續寫奇跡。

深圳濱河大道兩旁的國旗迎風招展(8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曄華 攝

    披荊斬棘闖“雷區” 30年拓荒成就中國改革深圳樣本

    “深圳速度”創造了一個城市的奇跡,而它最大的貢獻是為中國提供了一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經濟發展模式,這一模式對中國的意義,不僅在於效率,更在於市場經濟樣本的發育成型,幫助中國越過了市場經濟的第一條河。

    深圳的拓荒是從蛇口開始的,那裏是中國第一個外向型經濟開發區。

    1979年7月2日,深圳開山填海,打通蛇口五灣、六灣間通道,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聲“開山炮”。早期的建設者們踩著過膝的荒草,在那片荒山禿嶺和灘塗地上開始了偉大的建設。

    特區成立初期,在許多人計劃經濟觀念還根深蒂固的情況下,蛇口工業區建設者大膽提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等創新理念。

    今天,走進蛇口工業區,當年點開山“第一炮”的地方格外醒目,這裡駐紮著全球最大的集裝箱生産商——中集集團。

    1979年,香港招商局和丹麥寶隆洋行合資組建中集公司,在荒涼的蛇口建起了中集的第一個車間,那是除港商之外,首次有歐洲投資者登陸深圳。

    “中集集團以蛇口為起點,30年來中集業務遍佈世界各地,集裝箱銷量佔全球市場50%多。”站在30年前開山建廠的黑白歷史照片前,中集集團總裁辦主任鄭源華感慨地説。

    俯瞰蛇口工業區,如今這裡已發展成一座功能完備的現代化小城鎮,30年改革開放,這裡不僅走出了中集集團,還有招商銀行、平安保險集團等一大批中國企業中的翹楚,成為中國經濟前行的領軍者。

    從特區建設一開始,中央就賦予深圳為經濟體制改革探索道路的任務。但國家只給政策不給錢,倒逼特區自己“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上世紀80年代初,當全國還在爭論計劃和市場關係時,深圳就提出了“四個為主”,即建設資金以引進外資為主,經濟成分以發展外資企業為主,經濟運行以市場調節為主,産品銷售以外銷為主。率先在全國建立起市場經濟的基本體系和運行機制。

    “摸著石頭過河”的深圳,正是憑著一種“拓荒牛”的精神衝破了舊體制藩籬,闖過一個個“雷區”,在全國率先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率先進行土地管理體制改革。1987年,深圳敲響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土地使用權公開拍賣的第一槌,拉開了土地利用市場化的序幕。

    ——率先實行招聘錄用、競爭上崗、合同用工,首開勞動力商品化的先河。

    ——率先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1985年在全國率先建立外匯調劑中心。1986年興辦了深圳發展銀行。1990年成立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新中國第一張股票,開我國發展資本市場之先河。

    ——最早推行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推進股權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結構。最先探索建立國有資産監管體制和運營機制,建立了國資委、資産經營公司、國有企業3個層次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

    ——在全國較早探索實行職能有機統一的大部門體制。按大行業、大系統綜合設置機構,形成了“大貿工、大交通、大文化、大城管、大農業”的管理格局,減少了協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

    ……

    廣東省社科院院長梁桂全認為,深圳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善於用好用活政策,在體制機制上尋求新突破。

    歷史告訴我們,在經濟特區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對經濟特區朝什麼方向走、怎樣走,曾出現姓“社”姓“資”的爭論,也出現過這樣那樣的干擾。但在這些是是非非面前,深圳不為所動,不被干擾,堅定信念和信心,堅持按既定目標走下去。

    正是有了這種執著,才會有深圳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成果。正是有了這份堅定,才使我國的改革開放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嚴峻挑戰,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輝煌成就。

    “而立之年”謀轉型 當好科學發展排頭兵

    今年7月1日起,深圳的城市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紀元——特區從原先的395平方公里擴大到全市範圍的1948平方公里,特區擴容使深圳實現了關內關外“一體化”的夙願。

    深圳30年發展打下了雄厚物質基礎,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但同時面臨諸多“成長的煩惱”:土地、人口、資源、環境約束進一步趨緊,社會利益多元化造成的社會矛盾在加劇,制約科學發展的深層次體制障礙亟待消除……

    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央確立了深圳新的戰略定位——“國家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全國經濟中心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和“國際化城市”,賦予深圳新的歷史使命。

    為保障上述目標的實現,深圳正在加快調整發展路徑、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著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力求以更小的投入、更低的消耗,創造更大的效益,率先進入更高的發展境界。

    改革創新是深圳的立市之本,也被稱為這座城市的“靈魂”。廣東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王榮提出,深圳要在科學發展的道路上領跑全國,必須繼續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以改革創新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根本轉變。

    “守攤子沒有前途,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王榮提出,深圳必須重新煥發特區“拓荒牛”的激情和膽魄,勇立潮頭、再創新業,以“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在新的起點上再走出一條新路來!

    昔日的“速度深圳”開始向“效益深圳”“和諧深圳”進發。2009年深圳第三産業首次超過第二産業,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GDP的綠色成分不斷提高,萬元GDP能耗、水耗持續下降,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累計降幅提前完成“十一五”目標。

    2009年,深圳出臺《深圳總體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吹響了深圳進一步深化改革的號角。這一年,深圳還出臺了互聯網、新能源和生物三大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規劃。深圳計劃到2015年實現6500億元的新興産業規模,相當於再造一個深圳高新技術産業。

    “深圳未來的發展動力機制將由體制改革為主導向創新驅動為主導轉變,原始創新、集成創新、核心技術創新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動力。”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吳優説。

    站在新的起點上,整裝待發的深圳正以更寬廣的視野著眼未來。

    春風又喚南海潮。深圳新一輪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偉大征程即將開啟,深圳正肩負著在科學發展道路上再當開路先鋒的使命,繼往開來,再創輝煌。 

開創經濟特區的美好明天—溫家寶在深圳考察紀實

    8月21日,溫家寶來到深圳灣口岸的口岸監控中心,了解口岸通關情況,看望口岸監管人員。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30週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于8月20日至21日深入深圳的企業、科研院所、口岸和社區,就發展戰略性新型産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行調研。新華社記者 劉衛兵 攝

    新華社深圳8月21日電(記者 李斌)“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年來,一條基本經驗,就是堅持改革開放,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8月20日下午,在考察深圳市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後,面對一張張朝氣蓬勃的臉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語重心長地説。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30年間,深圳從一個人口不足3萬的邊陲小鎮,快速崛起為一座人口超過1400萬,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社會和諧、適宜人居的現代化大都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發展史上的奇跡,猶如一顆明珠鑲嵌在南海之濱。 >>>詳細閱讀

經濟特區30週年:深圳特區的GDP新視角與新內涵

    新華社深圳8月19日電(記者車曉蕙、王傳真)經濟特區深圳曾以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享譽世界,GDP增速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居前列。但時至今日,深圳人對GDP的追求正在發生新變化,單位面積GDP産出、單位GDP能耗水耗、GDP的産業構成,都成為更受深圳人重視的GDP新內涵。

    過去三十年,深圳GDP增速年均高達25.8%,這為深圳打下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但與此同時,連年高速增長也使深圳的開發程度幾近飽和。以土地為例,深圳市已開發國土面積佔可開發用地的86.3%,剩餘的土地如按過去每年幾十平方公里的速度開發,幾年後就將無地可用。 >>>詳細閱讀

深圳將推10項民生工程及活動紀念特區成立30週年

    深圳將向每位市民免費發放100元的紀念電話卡,向社會供應不少於1萬套保障性住房,拓展戶籍政策、推行評分入戶等。在深圳經濟特區成立30週年前夕,深圳市民將陸續收到一個個大禮包,與特區共同慶生。

    19日下午,深圳市召開“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專題”新聞發佈會,市委常委、秘書長王毅透露,深圳將推出10項民生工程以及12項重大慶祝活動。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大型展覽在深圳開幕
· 慶祝深圳特區30週年“心連心”藝術團慰問演出舉行
· 人民銀行發行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金銀紀念幣
· 深圳啟動三網融合試點 2012年産業規模達3千億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