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豐收美景惹人醉--大災後東北秋糧産量有望創新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9月1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哈爾濱9月17日電(記者周寧)溫度低、光照寡、雪災重、洪澇多……今年上半年,我國東北三省自然災害頻發,伴著全球糧食減産、國際市場糧價大幅波動以及俄羅斯糧食出口禁令的一波波“風暴”,不少人預計,今年的秋糧收購將遇到困難。

    到底是“巨災減産”還是“豐收在望”?記者近來走訪“黑吉遼”三省的糧食主産區,親眼看到了大災之後喜獲豐收的情景。

    行走“北大荒”,馳騁“玉米帶”,眼前的豐收美景令人陶醉:廣袤田埂,果實纍纍,稻穀飄香。

    所到之處,記者問的第一個問題都是:“今年收成咋樣?”

    “我活這麼多年,從沒見過這麼好的光景。往年玉米是單穗,今年竟長出雙穗了,肯定大豐收。”80多歲的吉林省榆樹市農民樊茂林樂呵著回答。

    黑龍江友誼農場水稻種植大戶馬國強説:“跟去年相比,每畝增産最低也得100斤。按照每斤1.4元的收購價,每畝收益至少1200元,今年純收入估計比去年多20萬元。”

    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農場,承包4000多畝水稻的農民葛柏林更是用火車作比喻:“今年我的水稻産量肯定突破2400噸,如果每60噸裝一節車皮,我這一戶就能生産一個專列的糧食。”

    目前,黑龍江省秋糧已全面開鐮。黑龍江省農委主任王忠林説,截至9月15日,黑龍江省已收穫1850萬畝,佔應收面積的9%,糧食産量將創歷史新高。

    玉米産量約佔全國七分之一的吉林省,今年有望實現人均超噸糧;遼寧省今年預計玉米、大豆、馬鈴薯的總産、單産均將大幅增長。

    東北地區粳稻産量佔全國一半以上,更是我國玉米産量最多的地區。就目前情況看,東北秋糧豐收在望,這對維護全國糧價的基本穩定意義重大。然而,有人覺得蹊蹺:“為啥大災之後還能喜獲豐收?”

    --政策好。“除糧食直補、農機具補貼等國家補貼外,省裏還額外增加了‘玉米螟防治’等多項技術補貼。”遼寧省昌圖縣什家村村民宋玉生給記者算了筆賬,“扣除這些補貼,每畝種植成本也就百八十元,政府一收購我肯定幹賺不賠,這樣的買賣誰不願幹?”

    “保費補貼”又是一招。記者發現,三省的不少農戶都上了“巨災保險”,農作物一旦受災即可獲得可觀的賠償。這種“四兩撥千斤”式的減災金融手段不僅能減少農業種植風險,而且大大調動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人努力。黑龍江省富錦市農委主任焦長虹舉例説,為應對災害、保證糧食産量,僅該市二龍山鎮一地今年就撤了6個村子,復墾1800畝耕地,既增加了耕地面積、又便於推廣機械化作業、還推進了小城鎮建設,可謂一舉三得。

    科技創新更是抗災法寶。黑龍江一些農場與中科院信息研究中心合作,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實時監控農作物長勢和病蟲害情況;吉林省榆樹市農技推廣中心研究員唐季秋為減小早春災害損失,帶領村民推廣“測土配方”“壟側栽培”等新技術。土地更有“勁兒”了,出苗大大提前了,榆樹有望連續7年成為“全國第一産糧大縣”。

    像唐季秋這樣的人才在東北各大農場越來越多。黑龍江佳木斯市、吉林省梨樹縣等地實施“本科生、研究生分別享受副科級、副處級待遇……”的“人才引進計劃”,吸引著大批應屆畢業生,他們正成為各地防災減災的生力軍。

    --在關鍵時刻老天也幫了忙。黑龍江農墾總局植保站站長張力軍用“春天愁死人,秋天樂死人”形容今年天氣對糧食生産的影響:“開春東北遭遇歷史罕見的低溫多雨天氣,上種、插秧不發芽,真是急死人。沒想到五六月份雨熱同季,氣溫陡升、積溫高,我們積極搶種,大大彌補了前期不足,農作物成熟期不但沒推遲,反倒比往年提前了。”

    “吉林今年的洪澇災害大多發生在非糧食主産區,對糧食總産量的影響連‘輕傷’都算不上。”吉林省農委副主任于文波説,吉林歷來有“越旱越減産”的特點。“這次部分沿江區域發洪水,反而使大片土地水分充足,對豐收起到了‘退一進二’的作用,這就是所謂‘洪災一條線、豐收一大片’的道理。” 

 
 
 相關鏈結
· 陜西:當前全省秋糧形勢較好 豐收大勢基本確立
· 黑龍江省秋糧全面開鐮收穫 糧食總産將再創新高
· 河北:秋糧總産預超175億公斤 比上年增長5%以上
· 農業部:全國秋糧生産總形勢進一步轉化向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