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巴基斯坦特達10月3日電(記者 劉奕湛 姚洪華)“媽媽,你們為什麼要走,是不是不喜歡我們了?”14歲的巴基斯坦小女孩艾迪在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陳暉懷裏泣不成聲,陳暉也忍不住哽咽起來。
3日,赴巴中國國際救援隊圓滿完成救援任務,隊員們懷著對巴基斯坦人民的難捨之情,告別了這個他們奮戰了20天的地方。就在這20天裏,“爸爸”、“媽媽”、“兄弟”成為隊員們在巴基斯坦的新稱呼。
今年7月底以來,巴基斯坦連遭暴雨襲擊,許多地區洪水氾濫,數百萬人無家可歸。作為巴基斯坦最親密的夥伴和鄰國,中國國際救援隊肩負祖國和人民的重托,遠赴巴基斯執行救援任務。
3日一早,第二批救援隊醫療主管、武警總醫院醫療科長張開帶領幾名隊員對駐地營區進行最後的檢查。礦泉水瓶、碎紙片、廢舊塑料袋一一被他們細心撿起,全部打包帶走。這是一支訓練有素、具有很強戰鬥力的國際救援隊伍。
第二批中國國際救援隊領隊尹光輝説,在他們為期3周的人道主義救援中,隊員們通過自己的真心、愛心、誠心和細心,深化了兩國人民的感情和友誼。
連日來,他們不畏艱難困苦,戰高溫、抗疲勞,向災區提供了及時高效、真誠無私、不附加任何條件的人道主義救援,順利完成了中國政府和人民交給的救援任務。
第二批赴巴國際救援隊首席官、武警總醫院副院長梁立武説,中國救援隊實施救援的特達地區位於巴基斯坦信德省首府卡拉奇東北100多公里處,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中國救援隊是第一個抵達特達的國際救援隊。從8月26日首批隊員出征以來,救援隊共接診患者25664人次。
“多救一個患者,就可以為祖國多爭份榮譽,多一些辛勞,就能為中巴友誼多做一些貢獻。”懷著這種信念,隊員們冒著連日來的高溫酷暑,揮汗如雨,全力以赴救治患者。即使中暑、發燒、腹瀉、挂鹽水,仍然堅持工作……他們辛勞的身影讓深受水災之苦的巴基斯坦民眾深深感受到中國人民的關愛與溫暖。
“中國醫生救了我的孩子,我相信中國醫生。願真主保祐你們平安。”患兒胡賽因的母親古麗仙,給兒子起了個中國名字叫“北京好”。她説,等孩子長大了一定告訴他,是中國醫生救了他的命。
很快到了歡送的時刻。巴基斯坦海軍陸戰隊的官兵來了,當地警察來了,志願者來了,很多患者也自發地趕來了……他們對救援隊依依不捨,一些人還流下了眼淚。
微笑、流淚、握手、擁抱……此時,這裡不分膚色,不分國籍,只有友情和難捨。
“送給你,這是卡拉奇最好的阿吉拉(披肩)。”海軍陸戰隊的老兵迪瑪姆,送給救援隊隊員王藩一個大披肩。這是他專門花了3個多小時,從100多公里外的卡拉奇買回的。他説,中國醫生為我們做了那麼多事情,送個小禮物表達一下心意。
得知中國醫生要走,19歲的志願者薩達姆連夜繡制了一副鑲有中巴國旗的精美刺繡,送給和自己並肩作戰了20天的武警總醫院普外科醫生高宏凱。
汽車啟動的一剎那,很多隊員情不自禁地涌出熱淚。這是中巴友誼的歷史印記,中國醫生用真誠的愛心譜寫的中巴友誼之歌,會讓巴基斯坦人民永遠銘記。
中國國際救援隊抵達巴基斯坦重災區著手進行救援
8月27日,在巴基斯坦洪災重災區信德省特達市,來自武警總醫院的副院長張麗岩(中)帶領中國國際救援隊隊員在受災村莊查看災情。經過近兩天的輾轉奔波,由55名隊員組成的中國國際救援隊于當地時間27日晚6時40分抵達特達市,著手進行人道主義救援。新華社記者 袁滿 攝
新華社巴基斯坦特達8月27日電(記者 李忠發)經過近兩天的輾轉奔波,由55名隊員組成的中國國際救援隊于當地時間27日晚6時40分抵達巴基斯坦洪災重災區信德省特達市,著手進行人道主義救援。
在當地政府和警方的大力協助下,同時為了人員和物資安全,中國國際救援隊暫時在特達市警察局總部駐紮。救援隊隨後將在警察局院內著手搭建帳篷,建立臨時野戰醫院,重點為附近災民提供醫療救助。 >>>詳細閱讀
中國國際救援隊將盡全力為巴基斯坦災民提供救助
新華社巴基斯坦特達8月28日電(記者 李忠發)中國國際救援隊領隊黃建發28日在這裡表示,儘管在巴基斯坦洪水災區面臨重重困難,救援隊將盡全力為巴基斯坦災民提供救助。
中國國際救援隊當地時間27日晚抵達巴基斯坦洪災重災區特達市。28日上午,救援隊在警察局院內搭建起帳篷,建立流動醫院,為附近災民提供醫療救助。特達地區位於巴信德省首府卡拉奇東北100多公里處,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中國國際救援隊也是第一個抵達這個重災區的國際救援隊。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