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0月18日電(記者張麗娜)秋收已接近尾聲,根據最新氣象資料、農情等數據綜合分析,作為我國主要糧食調出區之一的內蒙古自治區,今年糧食生産再創歷史新高。
在農業生産經歷了春播低溫、夏季持續高溫乾旱等不利影響下,內蒙古糧食生産實現“三增兩超”。今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達到8388.9萬畝,糧食總産預計達到215億公斤左右,糧食播種面積、單産和總産分別較上年增加253萬畝、17公斤/畝和17億公斤,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産均超過歷史最高水平。
糧食增産來之不易,這要得益於中央和自治區惠農惠牧政策。據了解,今年內蒙古對小麥、玉米、水稻、大豆和棉花良種補貼實行了全覆蓋,已落實農資綜合補貼、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補貼等各類補貼資金51.5億元,增長23%,並通過“一卡通”的形式發放給了農牧民,極大地調動了農牧民生産積極性,為農牧業生産豐收創造了條件。
此外,內蒙古糧食豐收與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的增強也息息相關。內蒙古各級農牧業技術推廣機構大力推廣了模式化栽培、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保護性耕作,促使農業科技含量不斷提高,今年全區優質、高産、高效農作物種植比重增加2個百分點,達到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