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重建任務基本完成--四川災區重建兩週年成果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0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10月25日電(記者楊三軍)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正式啟動兩年來,按照中央“三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要求,四川省在各方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始終把災後恢復重建作為全省工作的中心任務,重建工作現已取得決定性勝利——災區面貌發生巨變,民生得到根本改善和提升,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明顯增強。

    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重的地震災害。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及時作出“舉全國之力”和“一省幫一重災縣”的支援決策,並於2008年9月19日出臺《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全面啟動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重建兩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在各援建省市的傾力支持下,四川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統籌兼顧、科學重建,災區幹部群眾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共同開創了一項新中國成立以來動員範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的重整山河、重建家園的偉大事業。

    來自四川省政府的信息,截至9月28日,納入國家重建規劃的29700個重建項目已開工99.3%,完工85.2%,概算總投資8613億元已完成7365.9億元,佔85.6%,圓滿完成9月底前完成投資和項目85%以上的總體目標。

    “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化的是醫院,最滿意的是群眾”,這是一名普通網友對四川災區恢復重建的評價。記者近日在四川災區看到,曾經山河破碎、滿目瘡痍的災區大地,如今已舊貌換新顏,展示出從廢墟上站立、在災難中重生、在重建中跨越的生動圖景。

    ——受災群眾住房條件極大改善。在曾經的地震廢墟上,一棟棟、一排排各具特色的新居矗立在青山綠水之間,構築起一道道靚麗的風景。四川把受災群眾早日住進永久性住房作為恢復重建的第一目標。震後一年半,148.5萬戶農房重建全部完成;震後兩年,25.9萬套城鎮居民住房基本竣工。

    ——重建城鎮初展新姿。一座座現代與傳統完美融合的新型城鎮讓人耳目一新。38個重建城鎮中,30個已形成主體功能,其餘8個重建工作進展順利。其中,映秀鎮新城經受住了今年8月的特大山洪泥石流考驗,正加快建設旅遊溫情小鎮和防災減災示範區。

    ——農村重建有序推進。村莊佈局、村落規劃結束了散亂無序的狀況,一個個基礎設施配套、設計風格各異、特色産業發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如粒粒珍珠鑲嵌在巴山蜀水間。其中,農業重建項目已完工71.5%,完成投資82.2%。

    ——公共服務設施功能明顯提升。設計現代、質量一流的學校、醫院、福利院等設施,讓災區幹部群眾感嘆,比震前超越了20至50年。其中,規劃重建的3002所學校完工91.2%,今年春季開學時,災區學生已全部告別板房教室。

    ——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在四川地震災區的崇山峻嶺間,一條條高速公路穿梭,一條條盤山公路蜿蜒。一批關係長遠的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重大項目相繼完工或正在建設。其中,交通恢復重建項目完工87%,投資完成90%。

    ——産業在重建中優化升級。安縣的遼(寧)安工業園、江油的河南工業園、綿竹的江蘇工業園……一個個受援雙方聯建的産業園,成為災區承接産業轉移、增加“造血”功能的載體。其中,需要重建的2400戶規模以上受損工業企業已全部恢復生産,旅遊業去年底已恢復到震前水平。

    ——防災減災能力增強。全省共排查地質災害隱患11384處,新發現隱患點5033處,納入國家總體規劃的2334處重大地質災害治理項目全部開工,其中完工47.9%;28674戶農戶地質災害搬遷避讓任務完成23374戶,地震災區地質災害防治能力顯著增強。

    ——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堅持自然修復與人工治理相結合,在岷江、嘉陵江、涪江上遊地區實施生態修復工程,全省林業災後重建項目開工98.6%;完成林草植被恢復350萬畝,佔規劃任務的76.1%。

    ——文化得到保護和弘揚。四川高度重視加強民族文化和地震遺址保護,76個文化項目開工49個,佔65%。都江堰兩館、綿竹年畫村、安縣文化中心、江油李白紀念館和建川地震博物館等項目陸續竣工,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館主體工程已經完工。

    在這場史無前例的災後重建大會戰中,對口支援四川的18個省市作出了巨大貢獻。來自各援建省市的近10萬援建大軍視災區為家鄉,視災區群眾為親人,堅持“輸血”與“造血”並舉,硬體援建與智力援建、産業援建相結合,用無疆大愛在災區鑄起一座座豐碑。

    據統計,截至9月28日,18個對口支援省市在四川災區確定的3860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成3430個,佔88.9%;完成投資692.9億元,佔90%。各對口支援省市與災區攜手合作,規劃建設了24個特色産業園區和農業示範園區,落實産業合作項目438個,資金178億元。

    另外,中央沒有安排對口支援的省(區、市)、國家有關部委和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以及社會各界,也紛紛向四川災區提供資金、項目和智力援助。海南省、內蒙古自治區主動援建四川兩個重災縣,分別到位資金1.5億元和2億元。軍隊和武警部隊援建的災區8所學校和1所康復中心已竣工並投入使用。

    香港、澳門特區政府和港澳同胞主動援助四川恢復重建,援助資金主要用於18個對口支援縣外的重災縣和12個省定重災縣,確定的201個援建項目已開工132個,其中完工6個。

    中央安排給四川的特殊黨費已下撥資金78.5億元,重點用於援助城鄉住房、學校、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等項目建設。

    國際社會和國際友人也對四川省恢復重建給予了極大關心支持。

    記者了解到,在災後恢復重建中,四川災區及各援建方以對人民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堅持進度服從質量的原則,切實加強監管,確保重建質量安全、資金安全和施工安全。重建項目地基基礎和主體結構安全牢固,工程質量總體較好,重建資金管理使用情況良好,基本做到了款物專用、公開透明、規範有序,沒有發現大的問題。

    四川省省長蔣巨峰説,隨著民生項目的陸續完工,災後重建將逐步轉向以提升災區發展能力為重點的新階段。在“後援建時期”,全省將著力提升産業發展水平,努力擴大災區群眾就業,全力推進扶貧開發,加強生態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推動對口支援向長期合作轉變,努力實現災區群眾既“住上好房子”又“過上好日子”。 

 
 
 相關鏈結
· 兩年來四川災區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得到巨大改善
· 四萬名四川災區的孤兒獲贈少兒重大疾病公益保險
· 李盛霖在四川災區檢查指導交通運輸抗洪救災工作
· 成都軍區部隊官兵連日來奮力在四川災區搶險救援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