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神農架大九湖恢復濕地風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武漢11月1日電(記者皮曙初、魏夢佳)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水源地之一的神農架大九湖,一度被圍湖造田侵蝕殆盡,經過近幾年來的生態修復,已經基本恢復了罕見的亞高山濕地原有風貌。

    據悉,目前大九湖國家濕地公園一期修復工程已經基本完工,核心區內濕地面貌已基本恢復,形成了雨季5000畝、枯水季節1500畝水面的濕地原生態風貌。

    大九湖深藏于有著“華中屋脊”之稱的神農架原始叢林之中,四週群山環繞,擁有亞高山草甸、泥炭蘚沼澤、睡菜沼澤、苔草沼澤等多種濕地類型,在中國濕地生態系統中具有獨樹一幟的代表性、典型性。據專家考察,大九湖濕地的泥炭層最大厚度達3.5米,泥炭形成歷史達3萬年之久。包括38種珍稀及瀕危動植物在內的69種陸生脊椎動物和984種植物生長繁衍在此。

    過去,這裡一直以荒遠著稱。據當地群眾介紹,上世紀40年代,這裡首次被考察發現時,還是一片“濃林如墨、鳥飛難通”的景象。但是,經過幾次大規模的無序開發、圍湖造田,大九湖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高山草甸不見草,湖泊消失,沼澤銳減,泥炭資源乾涸,濕地功能退化,野生動物被迫遷徙,部分珍稀植物消亡。

    為保護好大九湖這顆“高山明珠”和眾多野生動植物,2006年9月經國家林業局批准,成立國家級自然濕地保護區,通過生態移民改善環境、興修工程恢復濕地功能、加強科研監測等措施,使大九湖濕地生態功能得到明顯提升,綜合效益得到明顯發揮,當地居民生産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提高。

    為有效保護濕地,當地對居住在大九湖核心區內的300多村民實施“生態移民”。目前,已建起4處移民安置點,新建移民安置用房近2萬平方米,兌付給移民的各類移民專項資金達580多萬元。

 
 
 相關鏈結
· 蔣旭光赴河南調研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幹線徵遷工作
· 鄂竟平調研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建設 見山東省長
· 南水北調首個設計單元工程通過國家完工驗收
· 南水北調工程投資計劃進展情況公佈(2010年9月)
· 南水北調辦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 南水北調辦召開會議傳達貫徹李克強重要講話精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