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前不久公佈的統計顯示,2009年,全國共有3106.04萬人次普通高校學生獲得資助,總金額347.2億元,比上年增加53.5億元,增幅18.21%。
2010年新學期開學後,針對新生的國家助學金正在撥付到各個院校。那麼,獲得資助的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如何認定的?
民主評議結合學校評定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各項資助政策中所指“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是指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難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的學生。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實行民主評議和學校評定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各學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由學校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院(係)成立以分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的院(係)領導為組長、院(係)學生輔導員、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等擔任成員的認定工作組,負責認定的具體組織和審核工作。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每學年進行一次。高校在向新生寄送錄取通知書時,應同時寄送《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在每學年結束之前,應向在校學生發送《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需要申請認定家庭經濟困難的新生及在校學生要如實填寫《高等學校學生及家庭情況調查表》,並持該表到家庭所在地鄉、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加蓋公章,以證明其家庭經濟狀況。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財政部門參照本行政區域內各地(市、州)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確定各地(市、州)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標準。認定標準可設置一般困難、困難和特殊困難等2—3檔。
志願者回鄉摸底
張青月(化名),復旦大學2010級學生,來自四川省江油市。母親在他10歲時去世,父親已50多歲在家務農,患精神分裂症沒有根治,無法外出打工,家庭幾乎沒有收入來源。他家在汶川地震中房屋受損。今年暑假,復旦大學“綠色通道”及學校資助政策宣傳的志願者找到他,提供了來學校的路費。他還將獲得國家助學金3000元。
復旦大學等東部發達地區高校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國家獎助學金評審發放等方面探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今年,復旦大學在全校範圍內招募了30位“綠色通道”及學校資助政策宣傳的志願者。志願者在自己家鄉通過走訪母校、同學等方式,來尋找本年考入復旦大學的新生,電話了解新生家庭情況,並及時向學校反饋調查信息。
針對今年各地自然災害發生較多的情況,在新生報到前學校就通過輔導員了解新生的家庭受災情況。8月27日,新生報到後,學校又第一時間組織對受災家庭學生情況進行調查排摸。經統計,2010級新生,共有32名學生家庭今年遭受了自然災害影響,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9人。學校根據學生家庭的受災情況,通過學校幫困資金分別給予這些同學1000—2000元的應急補助。
截至10月14日,經學校認定的2010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共有355人,佔新生總數的近11.74%。
多道環節共同認定
黃輝(化名)是湖北職業技術學院2009級的學生,家境貧寒,又是孤兒。收到錄取通知書時,從一同發放的《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和學校相關的資助情況材料中了解到相關資助政策和情況,黃輝去有關部門開出了貧困證明並填寫了書面申請。通過“綠色通道”入校後,他又申請了國家助學金。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等中部地區的高職院校率先把資助和育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著力培養符合高職發展方向的高技能創造型人才。
在湖北職院,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認定工作不僅看是否有貧困證明,還要從另外三個環節共同認定:一是新生入校環節,觀察其行李、面容、親友陪送情況,初步判斷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二是食堂就餐環節,了解其就餐費用,確定其生活狀況;三是寢室訪談環節,觀察其生活日用品檔次,每月手機話費,確定其消費狀況。在此基礎上建立學生經濟檔案,作為貧困生認定工作的重要基礎。
為確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的公平,湖北職院還在各班級中設立了由7—9人組成的班級認定小組,由各小組認定國家獎助學金名單,再由院(係)、學校資助中心評審、審定,經過班級、院係、學校的三級公示,最後確定獲得資助的名單。經過一系列審定,黃輝最終獲得了國家助學金,並因為出色的學習、實踐表現,榮獲“國家勵志獎學金”。
【鏈 接】
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在校生總人數2285.15萬人,其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人數527萬人,佔全部在校生總人數的23.06%;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人數166.1萬人,佔全部在校生總人數的7.27%。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崔邦焱指出,從高校學生資助的資金構成看,2009年,中央財政支出106.21億元,比上年增長18.99%;地方財政支出比上年增長6.65%;金融機構國家助學貸款93.57億元,比上年增長41.86%;高校事業收入中提取的資助經費、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個人捐助也比上年增長13.58%。(記者 倪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