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寧11月26日電(記者駱曉飛、呂雪莉、謝希語)玉樹地震後7個月來,隨著《玉樹城鎮體系規劃》《結古鎮城鎮總體規劃》和其他5個縣城、19個鄉鎮、126個村莊規劃以及結古鎮兩河城市景觀規劃、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景觀規劃等200余項規劃的完成和部分項目的開工落地,未來新玉樹的藍圖變得越來越清晰。
“通過恢復重建,玉樹新寨嘉那嘛呢石堆一是要申遺,二是要將其打造成世界級的文化旅遊景點。”負責援建結古鎮市政設施和新寨村重建的北京市對口支援和經濟協作領導小組青海玉樹指揮部副指揮金焱説。
擁有200多年曆史的玉樹縣結古鎮新寨村嘉那嘛呢石堆,經過歷代刻經匠人的不斷雕刻和附近居民、朝聖者的不斷累積,目前有30多億塊嘛呢石,是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經城和玉樹地區著名的旅遊景點。玉樹“4·14”地震,使新寨嘛呢石堆受到了嚴重的損壞:石經墻部分坍塌,8座吉祥白塔中有3座完全損毀。
“嘛呢石堆及其周邊環境的形成是一個歷史文化的傳承過程,申遺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必須是建立在儘量不破壞其原有的肌理、不破壞其原有歷史風貌的基礎之上。”具體負責新寨嘛呢石經城景觀帶規劃的北京中聯環建文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宋兵説,無論從申遺的角度來講,還是從打造世界級旅遊勝地的目標來講,新寨嘛呢石經城及其周邊民居的恢復重建都將充分尊重其歷史格局和居民的意願,儘量保持其原有的風貌。
宋兵介紹,目前初步確定的新寨村規劃主要分三大塊,核心區即嘛呢石經城將由文物部門對其進行修繕,以專業修復為主;北京援建單位則主要負責配套商業、旅遊服務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至於居住區,將在現有格局和風貌的基礎上進行恢復重建。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不光是新寨的重建規劃體現“充分尊重歷史格局”這樣一個原則,在整個玉樹的重建規劃中,“最小干預原則”始終是指導玉樹災後重建規劃工作一個標尺。
“在保證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的基礎上,以最小的干預、最小的衝擊來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的社會結構,延續歷史,從而著力打造三江源生態文化中心旅遊城市和商貿城市,這是玉樹災後重建的一個總原則。”玉樹災後重建規劃委員會技術工作組副組長、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所所長鄧東説,同時,一些“新元素”的融入將使玉樹群眾的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在科技部門與援建單位共同打造的科技重建示範村——結古鎮代格村,全村136戶民居全部採用了既節能又保溫的新型CL墻體材料,同時,根據規劃,這個村子的每一戶人家都將使用上太陽能和沼氣新能源。
“我們牧民世世代代都是燒牛糞取暖、做飯,能住上有地暖、燒沼氣的新房子,以前從來不敢想。”代格村村民旦巴説。
負責援建代格村的中國鐵建玉樹災後重建指揮部副指揮長達文斌説,新能源、新材料的使用不僅會給未來的玉樹提供一種新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將引導這個地區走上一條低碳發展之路。
金焱告訴記者,按照目前制定的市政重建規劃,除了部分電力線路之外,玉樹州州府結古鎮的給排水、燃氣、電力、通訊等管線將全部走地下,整個結古鎮的建設也將遵循“先地下、後地上”原則展開,而在城市交通上,7主17次24條城市道路、一個地下過街通道將構建完備的交通網絡體系,則為市民出行提供極大的方便。
“一個城鎮要實現跨越發展,市政設施是基礎。”金焱説,新結古鎮在市政工程上規劃設計了完備的城市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和自來水廠等基礎服務設施,而且考慮到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現實要求,在市政基礎設施設計上採用了先進的現代城市發展理念,配備了最先進的設備,這將為這個地區實現“綠色”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青海省城鄉住房建設廳副廳長許國成説:“按照目前的規劃思路走下去,三年後的玉樹結古鎮將不僅僅是集民族特色、地域風貌和時代特色于一體現代化的三江源中心城市,而且也將是青川藏三省(區)交接部的康巴藏區‘香格里拉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