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邵一鳴:我國艾滋病研究水平提升 引起國際關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我們正和時間賽跑”
——訪中國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邵一鳴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記者廖翊)“國際艾滋病”日到來前夕,新華社記者在位於北京昌平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專訪了中心艾滋病首席專家、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與免疫研究室主任、我國HIV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開創者邵一鳴。

    53歲的邵一鳴儒雅而幹練。其頸部一側,隱約可見一豎道創口,這是他2001年罹患甲狀腺癌施行手術後留下的痕跡。

    “我們在和時間賽跑。”邵一鳴這樣説。他在與自身病魔競逐的同時,與同伴一起與艾滋病賽跑。從1990年完成世界衛生組織總部全球艾滋病規劃顧問工作回國,20多年來,他始終奔跑在艾滋病防治和科研一線,留下一串串閃光的足印。

    中國艾滋病研究:研究水平提升,引起國際關注

    記者:邵一鳴教授,您所領導的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病毒與病免研究室與美國杜克大學合作開展的“艾滋病疫苗研發相關的廣譜抗體疫苗免疫檢測的聯合協作研究項目”實驗室今年通過了國際鑒定。它的通過有何意義?

    邵一鳴:這個項目即“艾滋病疫苗發現研究計劃”,由比爾·蓋茨基金會資助,美國杜克大學牽頭,全球9個國家的30多個實驗室共同承擔了這個項目。項目的意義是在全球建立艾滋病疫苗科學評價的技術平臺。參與項目的實驗室要通過鑒定,必須達到國際認可的GCLP標準。作為中國艾滋病研究機構,我們很高興能參與這個項目,並在兩三年時間內達到了國際最高水準。我們起到的是一個地區實驗室的作用。這個證書的獲得,不僅對中國的艾滋病疫苗的臨床評價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為中國周邊國家的艾滋病疫苗評價也可以提供支持,意義重大。近幾年中國科學家在艾滋病疫苗研究領域水平有了明顯提高,國際上也越來越關注中國的研究計劃和中國研究的進度。這也是蓋茨基金同意中國科學家加入這個項目的重要前提。

    中國艾滋病疫苗:採取創新技術,一期臨床成功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大家十分關心的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情況?

    邵一鳴: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第一個參與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的,早在1993年就參與了這一項工作。我們自己的艾滋病疫苗研製是從2005年左右開始的,採取的是具有自己創新的技術路線。首先,我們使用中國的天花疫苗——“天壇株”作為艾滋病疫苗的載體,把老一輩科學家沈榮顯院士30年前研製出世界第一個慢病毒疫苗(EIAV)的原理用到艾滋病疫苗的抗原改造上。選擇天花疫苗作為艾滋病疫苗的載體,是因為天花疫苗在人類使用的時間最長,使用的範圍最廣,數據最可靠,時間最久,安全性有把握。試驗的另一個特質是使用活的病毒載體,活的病毒載體免疫原性更好。按照這樣創新的技術路線,我們研製的艾滋病的疫苗在三年前啟動了臨床試驗。剛剛結束的第一期臨床試驗充分證明,這個疫苗是非常安全的,接種者沒有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

    記者:現在中國艾滋病疫苗臨床試驗到了哪個階段?

    邵一鳴:傳染病的疫苗的臨床試驗一般要經過三期:第一期叫安全性評價,選擇完全健康、沒有任何危險性感染的人進行臨床試驗;二期,用於有危險性感染的人群,重點評價其免疫原性,檢測設計的免疫指標、對抗病毒等是否可以實現;第三期是在更大的高危人群中直接測試這個疫苗,檢測其能否保護接種人群不被細菌和病毒感染……需要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今,一期臨床試驗已經結束了,完全實現了設計目標,既能夠引起體液免疫反應,産生抗體,也可以誘導細胞免疫反應産生針對病毒的特異性的T細胞反應,並證明了疫苗的安全。二期疫苗已經生産出來了,得到了國家藥監部門的技術審批,現正報送我們二期的臨床試驗的方案。

    中國艾滋病防治:流行形勢嚴峻,呼喚標本兼治

    記者:當前,我國艾滋病傳播情況如何?防治的難點在哪?

    邵一鳴:針對艾滋病在我國迅猛上升的勢頭,中國政府在本世紀初啟動預防與控制艾滋病中長期規劃,經過十年努力,使我國艾滋病上升的迅猛勢頭得到了充分遏制,2010年底前將感染者控制在150萬人的目標已經實現。去年底,我國攜帶艾滋病毒和在艾滋病階段的有70多萬人。

    記者:我國艾滋病防控的難點在哪?

    邵一鳴:我們面臨的挑戰非常巨大,主要是艾滋病流行形勢已經發生了轉變,從2007年開始,性傳播造成的艾滋病已經超過其他途徑的傳播的總和。現在,不僅在所謂的傳統的高危人群,在工人、農民、離退休職工、青年學生等普通人群中,有越來越多的艾滋病的發現。西方國家、發展中國家的流行情形,在中國兼有。在這種情勢面前,過去的一些防治策略必須要跟著改變,應該要有新機制、新策略、新措施,保障我們的防控工作到位。

    記者:您認為,應該採取什麼新的策略和措施?

    邵一鳴:我國疾病控制隊伍目前才20萬人,全國醫療隊伍有700萬人。首先應該設法把20萬人為主的防病工作推廣到700萬人參與,進而推廣到13億人參與。防病工作一定要全社會參與,建國初期的很多公共衛生經驗、衛生防病工作的經驗值得借鑒。

    另外,應該進行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地區、不同的流行狀況、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採取不同的策略。最近,我們與四川涼山州政府開展合作,當地政府把政府扶貧基金、支持少數民族發展的基金與艾滋病防治、公共衛生建設、醫改的資金融合在一起,為艾滋病患者建立一個農工貿聯合體或經濟農場的模式,防止他們因無法實現就業、重返社會而重蹈覆轍。經調查,當地80%的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者都願意加入到政府組織的這种經濟體裏勞動、工作、防治艾滋病。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分類指導、標本兼治的模式,在未來十年左右時間使新患感染者降到極限。

    中國防艾努力:加強國際合作,加快疫苗進展

    記者:過去的5年,在您的科研生涯中,有什麼樣的意義?

    邵一鳴:過去五年,大的科研環境有了顯著改善。非典之後,政府高度重視公共衛生在國家經濟發展、社會安定中的重要作用,國家啟動了“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科技重大專項”等大的計劃,用於傳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直接與13億人健康緊密相關的重大疾病的防治,把發病率和死亡率全部降下來,這使我們感到責任非常重大。與此同時,國家對公共衛生資金投入有了很大提高,我們的工作條件大大改善,更好地推動了我們在傳染病控制領域的國際合作。我們工作的一些主要進展都是在過去的五年發生的。

    記者:未來5年,您和團隊有什麼具體目標?

    邵一鳴:我們最想實現的就是把已經完成的一期臨床實驗的疫苗馬上推入二期,讓它能較早進入三期。我們希望能産生一個初步能看到一定效果,或是能展示未來發展方向的臨床試驗結果。

    我是中國艾滋病疫苗聯盟的主席,希望通過與國內20多所大學、研究機構的聯合,在國際上發揮中國國家團隊的影響,使得未來研究的有效艾滋病疫苗中有我們中國科學家的貢獻。中國是亞太艾滋病疫苗網絡的秘書處,我們的工作理應在亞太國家起到推動作用。我特別希望我們中國的科學能夠跟國際的科學進一步融合,做更有效、更有益的合作項目,使我們不只是一個科學家的大國,而且能變成一個科學強國,實現我們國家創新型國家建設的總體戰略目標。

    記者:您的甲狀腺癌手術做完以後,現在身體狀況如何?

    邵一鳴:恢復還行。但這對我來説,是個警號。我們正和時間賽跑。

 
 
 相關鏈結
· 世界艾滋病日:我國已建立較完善的艾滋病監測網絡
· 邢臺:"蚊蟲叮咬會否傳播艾滋病"問倒四成大學生
· 湖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破萬例 一半以上為性傳播
· 雲南"禁毒防艾進工地"加大農民工防治艾滋病宣傳
· 上海艾滋病呈上升態勢 超七成新感染者為性傳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