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內蒙古自治區牧區整合畜牧資源提高抵禦白災能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0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2日電(記者 張麗娜)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北部牧區11月下旬經歷強降雪大風寒潮天氣,平均降雪約30厘米,雪災造成全旗9個蘇木鄉鎮4.76萬人口受災。記者在災區採訪發現,這場提前到來的強降雪天氣使得部分牧民生産生活受到了一定影響,但得益於近年來畜牧資源的整合,牧區群眾抗災能力大幅提高,在白災面前,牧民從容了許多。

    “最近幾年已經不那麼怕災了,以前家底薄,遇災就等於白幹。”科右前旗烏蘭毛都蘇木牧民朝魯説。朝魯家養了200只羊和10多頭牛,好年景一年可收入七八萬元。而他家的收入,漸漸不再依賴傳統畜牧業,2005年開始,他經營起了家庭旅遊點,每年可增加四五萬元的收入。隨著收入的增加,家裏的硬體投入也逐步增大,這幾年他家僅暖棚建設就花了30多萬元,大大增加了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

    科右前旗旗委書記張雙泉説,過去草原生態環境差,冬季枯草的高度低,牧民居住分散,過冬牲畜多,一到冬季就容易形成不同程度的白災,牲畜大批凍、餓死亡。一場白災可能讓牧民傾家蕩産,因而草原上有“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的説法。

    現在,隨著“圍封轉移”戰略的實施,各地嚴格執行草畜平衡措施,植被恢復較快,牲畜減少,棚圈條件改善,牧民從分散的嘎查集中到城鎮附近,救災壓力減小,抗災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牧民阿日木賀西格家原來養四五百隻羊,近年來他主動將羊群規模壓縮了一半,還積極響應政府保護草場改良牲畜品種的號召,購置一批優良品種牛羊,建起了暖棚。隨著牲畜數量減少,草場壓力也變小,而他家養的乳肉兼用的三河牛售價高,給他帶來了可觀的收益。

    阿日木賀西格説,過去牧民盼下雪,因為不下雪就是“黑災”,來年的草長不好。但是更怕下大雪,大雪常常把草場覆蓋,羊群無處吃草。他還清晰地記得2000年那場大雪,他家的牲畜死了一多半,連著幾年都沒緩過勁兒來,這兩年雪還在下,但牲畜基本沒什麼損失。

    近年來,國家鼓勵牧區大力發展棚圈建設、規劃飼草料基地,以提高抵抗雪災能力。內蒙古各地牧區也正是按照這樣的辦法科學養畜,發展避災畜牧業和生態畜牧業,通過轉變生産經營方式實現減少農牧業人口、減少草原載畜數量,增加畜牧業産值、增加農牧民收入,力求減少自然災害對畜牧業生産的影響。

 
 
 相關鏈結
· 內蒙古中東部連續暴雪 啟動二級應急響應應對雪災
· 內蒙古三年以來免收鮮活農産品通行費約3.6億元
· 內蒙古近日嚴厲查處城鎮污水處理廠違規運行行為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