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匯率之爭"看中國經濟應對 人民幣匯率面臨考驗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5日電(記者張旭東、安蓓、韓潔)2010年,國際金融危機後的全球經濟復蘇之路並不平坦。圍繞匯率問題,各國之間紛爭、摩擦不斷。一時間,有關“貨幣戰”的言論甚囂塵上,人民幣匯率其間也承受較大升值壓力。

    冷靜觀察,人民幣匯率問題的背後,其實潛藏著熱錢衝擊、資産泡沫、通脹預期、貿易保護主義等諸多困擾中國經濟的問題。中國經濟應如何應對?

    國際“貨幣戰”余波未了 人民幣匯率依然面臨考驗

    11月初,美聯儲又拋出總額達6000億美元的第二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政策甫出,美元大跌,市場擔心全球流動性過剩狀況進一步加劇。其實,今年9月、10月間美元匯率的持續走低,就已將多國貨幣捲入升值漩渦。

    面對美元貶值,日本政府通過干預匯率使本國貨幣貶值。為緩解經濟過熱、通脹及資産泡沫壓力,巴西、印度、韓國等新興經濟體和加拿大、瑞典等部分發達經濟體央行紛紛加息予以應對。

    “未來數年,這一挑戰會長期存在!過度氾濫的流動性衝向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造成匯率利率波動以及貿易摩擦升溫。”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説,這在原本不平衡的全球經濟結構中又增加了新的不平衡因素。

    明眼人十分清楚,“貨幣戰”紛爭背後,其實是一些發達國家出於本國經濟和政治的需要,持續將壓力向外轉嫁。有些國家話鋒直指中國,以迫使“人民幣匯率升值”。

    今年3月份,一些美國國會議員就宣稱,人民幣匯率被“低估”,從而加劇了美國對華貿易逆差,並威脅要對中國出口産品徵收懲罰性關稅。此後,“人民幣匯率低估”的言論不絕於耳。

    其實,造成世界和有關國家貿易不平衡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背景下國際産業分工調整形成的,人民幣匯率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而中國自2005年7月啟動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到2009年底,人民幣匯率就已上升了約21%。

    鋻於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朗夏爾表示,即便人民幣和其他亞洲主要貨幣升值20%,最多只能幫助美國出口實現相當於其國內生産總值1%的增長。

    儘管在中國央行6月19日宣佈重啟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但人民幣外部升值壓力絲毫沒有減輕。9月29日,美國眾議院以348票對79票的表決結果,通過了主要針對人民幣的《匯率改革促進公平貿易法案》。

    根據美國的立法程序,該法案在眾議院全院通過以後,還要通過參議院的審議。不過,近期市場仍在擔憂,美國曾宣佈于首爾G20峰會後推遲發佈的匯率報告是否會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

    匯率升值壓力不減 增大宏觀調控難度

    爆發兩年有餘的國際金融危機陰霾尚未散去,當前各國經濟復蘇進程不均衡,各主要經濟體間的摩擦與博弈有日漸升溫之勢。基於這一背景,人民幣匯率依然存在外部較大升值壓力,這無疑加大了國內宏觀調控的難度。

    匯率壓力的背後,是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動。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35%的反傾銷調查和71%的反補貼調查針對的都是中國出口産品。

    更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容易引發國內經濟風險。“主要發達國家持續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在人民幣升值預期持續增強的情況下,國際流動性持續流入國內,在加大物價和資産價格上漲壓力的同時,也增加了流動性管理的難度。”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胡曉煉如此表示。

    今年以來,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過於國內物價上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CPI同比上漲4.4%,漲幅創25個月來新高。其中,新漲價因素佔3.0個百分點。

    今年三季度開始,我國外匯佔款呈現出快速增加態勢。逐月激增的外匯佔款背後,藏匿著熱錢大量涌入的身影,並進一步加大國內基礎貨幣供應量,導致通脹壓力加劇。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顯示,截至10月末我國外匯佔款達218454億元,較上月增加5190億元,創出30個月來新高,僅次於2008年4月新增外匯佔款5251億元的歷史最高紀錄。

    在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大量資金尋找投資方向,農副産品領域也成為炒作的對象。從“豆你玩”、“蒜你狠”,到天價“黑茶”,都有“遊資”瘋狂炒作的影子。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指出,發達國家通過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轉移危機,會抵消我國收緊銀根防止通脹的政策效應,並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風險。

    人民幣匯率改革取向不動搖 加快“轉方式”為根本之策

    一邊是國際上有關人民幣匯率的“貨幣戰”熱度不減,一邊是通脹壓力下中國經濟增長面臨更多挑戰,“十二五”即將開局之際,多重風險正考量轉型路上的中國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已及時作出應變。12月3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2011年我國將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由此前的“適度寬鬆”轉向“穩健”。

    “這一調整,是抑制流動性過剩和通脹預期壓力的有效舉措,可為經濟發展提供穩定的貨幣環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不過,單就人民幣匯率而言,不能一下子在短期內大幅度升值。”

    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繼續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仍是中國的一項重要任務。

    在這一宏觀背景下,人民幣不能在短期內大幅升值。正如溫家寶總理今年10月在布魯塞爾出席第六屆中歐工商峰會演講時所説:如果人民幣匯率升值20%-40%,中國出口企業將大量倒閉,工人將失業,農民工將返鄉,社會很難穩定。中國經濟出現危機對世界絕不是好事。

    “自2005年以來,中國匯率改革政策自始至終堅持了‘主動性、可控性、漸進性原則’,保持了獨立性,有力保證了中國經濟的平穩較快發展,這也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復蘇。這充分證明,中國匯率改革取向是正確的,也是成功的,這一取向也不能動搖。”張立群説。

    不過,要有效應對人民幣升值壓力、解決國際收支不平衡這一主要難題,在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同時,最終解決之道還是要靠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許多專家表示,人民幣持續存在升值壓力、國內貨幣長期存在被動投放問題的背後,是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投資和出口、國內要素市場改革滯後等一系列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充分反映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緊迫性。

    “受近期人民幣升值影響,國內橡膠輪胎出口製造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從事輪胎加工貿易的青島科昂集團董事長梁子強近日向記者深有感觸地説。

    挑戰當前,科昂集團毅然踏上轉型之路。梁子強決定,公司一方面及時調整進出口産品結構;另一方面著手組建國內輪胎零售連鎖店,進軍國內消費市場。“雖然轉型難免要經歷陣痛,卻讓我們在挑戰面前獲得新的發展機遇。”梁子強説。

    科昂集團的應變正是當前諸多企業轉型的一個生動寫照。“無論是對於國內企業,還是對中國經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才是有效的破解之道。”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劉煜輝認為。

周小川在財新峰會談人民幣匯率和美聯儲QE2影響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中午好。很高興參加財新峰會。今天,我主要談兩個問題。

    一是關於人民幣匯率問題。記者們説我前不久在華盛頓召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聯合年會上講過研究中國匯率問題有“中醫”和“西醫”之分,他們希望驗證一下他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怎麼樣。我發現,記者們的理解力很強。首先,我確實在那裏説過,西醫治病有一定的理論和實證基礎,所以認為某一味藥有效,而且服後很快見效。中醫則是開一副藥,可能一副藥裏有10味藥,是一個稍微慢的療法。可能很多人馬上理解成究竟是要快速治療,還是要漸進治療的問題。我覺得這個理解首先肯定是最直接的,也是對的。但是,實際上後面還有兩個含義。我想借這個機會略加解釋。 >>>詳細閱讀

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中國將繼續漸進的匯率改革

    新華社上海10月18日電(記者 姚玉潔、有之炘)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18日在上海表示,中國將繼續推進漸進的匯率改革,人民幣可以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易綱是在IMF“宏觀審慎政策:亞洲視角”研討會上作上述表示的。他説:“自今年6月中國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彈性有所增大,我們會朝著‘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的方向,繼續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但這個過程一定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從市場來看,完全可以保持人民幣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他認為,從中國目前順差逐步收斂以及市場外匯供求情況來看,人民幣匯率是在合理均衡水平保持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進行漸進改革。同時,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人民幣匯率彈性的增加,有利於貨幣政策的有效以及抑制通貨膨脹。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一個月以來新低
· 圖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小幅走升
· 圖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繼續走低
· 圖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延續上行走勢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