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十屆八次全會近日審議通過北京“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了“兩個率先”的具體目標,即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率先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充分考慮首都加快發展的現實基礎,考慮首都建設國際城市的長遠需要,北京市決策層精心謀劃,以“兩個率先”引領首都在更高水平上科學發展。
“十一五”是北京發展最快的歷史時期之一。經濟保持年均11%以上的較快增速,總量超1.3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産總值過萬美元;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第三産業比重達75.5%;財政收入實現翻番,城鄉居民收入增長50%以上;節能減排走在前列,生態建設標準更高,沙塵漸遠,碧空長在。
發展進入新階段,深入分析“十二五”首都發展面臨的形勢,北京市委、市政府認為“我們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把“創新驅動”和“城鄉一體化”作為關鍵環節,譜寫首都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率先形成創新驅動的發展格局,科技資源最為富集的北京責無旁貸。近年來,首都推進“科技北京”行動計劃成果顯現,吸引了每年1/3以上國家科技項目;2009年3月,已形成了“一區十園”格局、科研力量覆蓋全市的中關村科技園區,躍升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未來五年,北京將舉全市之力,加快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集中力量打造中關村科學城、未來科技城和南北兩個高端産業聚集區,著力研發和轉化一批國際領先的科技成果,做大做強一批具有全球影響的創新型企業。
創新驅動,人才為本。“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全面打造國際人才聚集高地,搶佔科技創新制高點。長期目標是到2020年,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人才貢獻率60%。為此,北京啟動12項重點工程選賢用才,僅“科技北京”領軍人才培養工程,就計劃10年造就不少於100位“國際水準”科技領軍人才。在去年吸引超過1.2萬名“海歸”的中關村,富含先行先試政策的“人才特區”建設已經啟動。
率先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首都有條件更有責任。過去五年,日益暢通的交通網,讓城鄉距離越來越短,一系列惠民舉措,讓城鄉百姓共享溫暖。去年北京就開始實施了城鄉統一的居民養老保險和就業失業管理制度,還籌集80多億元支持農村完善基礎設施和改善生活環境的“5+3”工程建設,1700多個行政村的120萬農民受益。
未來五年,城鄉結合部被確定為推動城鄉一體化的先行示範區。北京計劃兩年改造50個重點村,城鄉結合部改造到2015年基本完成,社區管理全覆蓋,大批農民成為“有房屋、有資本、有社保、有工作”的新市民。同時,加快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大財政投入,逐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集體土地、農村金融等領域制度創新,激活農村發展要素;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溝域經濟”,五年內再建60多條“金山溝”。
未來五年,北京將加快建設“有業有城”的現代化國際新城,使其承擔起疏解中心城區功能、推動地區協調發展的重任。政府將加強規劃引導,新城土地重點發展符合區域功能定位的特色産業,各種公共服務資源加快配置,提升宜居宜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