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廣西壯族自治區:興邊富民越十年 鋪開邊民致富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0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南寧12月6日電(記者王秋鳳)“昔日五祖十輩不溫飽,今朝三年兩載脫了貧”,這是記者在廣西邊境地區崇左市龍州縣採訪時無意中發現的挂在村民家門口的一副對聯。當地邊民告訴記者,這是近年來他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處祖國南大門,擁有長達1020公里的陸地邊境線。長期以來,由於歷史、自然條件等原因,廣西邊境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基礎設施落後,群眾生活困難。

    從2000年國家實施興邊富民行動開始,廣西的千里邊境線熱鬧起來。一組組數據顯示,這片土地煥發出了生機:

    ——2000年開始的“邊境建設大會戰”,投入20億元解決了24項邊境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問題,興建項目17900個,受惠邊民242萬人;

    ——2008—2010年,廣西再次對距邊境線0—3公里、3—20公里的邊境一線投入16.3億元,在50萬人居住的邊境前沿建設了61000個項目。

    大規模的投入使得邊境地區基礎設施落後的面貌得到改善,帶給邊民實實在在的實惠。在距離邊境僅20多公里的龍州縣逐卜鄉板曉屯庫區移民新村,二層磚瓦結構的小樓沿著村中水泥大道一一排開,村中心還建設了籃球場。村民陸海東告訴記者,以前村裏不通電不通車,現在不僅村裏通了電通了車,還在政府的幫助下翻蓋了新房。同時,村民們還可以在新村附近政府引進的農場裏打工,“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陸海東高興地説。

    在廣西基礎建設大會戰中建設的“興邊富民沿邊公路”,從東興市的竹山村開始,穿過莽莽大山和美麗的壯村苗寨,一直延伸到與雲南接壤的百色市那坡縣弄合村,全長725公里,被稱為是邊境地區發展的“經脈”。

    東興市江那村就位於這一公路沿線。自從公路修通後,江那村村民借助便利的交通,開荒山、種特産、跑運輸……而在這之前,隱藏在大山深處的江那村要去市區都得在界河裏乘船,碰到下雨天還需繞道鄰國,交通十分閉塞,“致富是想都不敢想的”,當地村民説。

    篳路藍縷十年,今日碩果初顯。目前,廣西邊境地區已經實現了大部分村通電通廣播電視,邊境農戶茅草房改造基本完成,邊境地區與外部相連接的公路網絡框架初步構建,一批批新建的學校、文化站、衛生院安靜地佇立在祖國南大門的藍天白雲之下。

    十年的努力,為240多萬廣西邊民鋪開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根據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設定的思路,“十二五”期間,廣西將從改善農村主要基礎設施條件、提升公共服務水平、促進貧困地區建立主導産業體系等方面入手,進一步加快推進邊境地區發展,在“十二五”中期全部解決邊境地區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難題決。而到“十二五”末,邊境經濟社會發展將達到甚至超過廣西平均水平,率先全面實現小康目標。

 
 
 相關鏈結
· 廣西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做好強冷空氣應對工作
· 廣西壯族自治區擬立法規範糖業市場促進糖業發展
· 李金早:下決心努力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
· 廣西開辦培訓班傳授“非遺”工藝
· 壯鄉天空今更藍
· 廣西開展冬春水利建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