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糧食産量連續七年增長 近4年穩定在1萬億斤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2月09日   來源:人民日報

我國糧食産量連續七年增長 近4年穩定在1萬億斤

    “今年氣候反常,水稻種植晚了十幾天,沒想到還能有這樣的好收成,多虧了好政策,還有農技人員推廣的新技術和新品種。”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田陽縣百育鎮九合村農民黃克錄剛賣完糧食,盤算著一年的收成喜笑顏開。老黃家種了10畝田,由於採用了新技術和新品種,早稻畝産1300斤,比去年增産200斤,增産加提價,每畝增收近400元!

    今年小麥、玉米、水稻全面增産,我國糧食總産達到10928億斤,比上年增加312億斤,增長2.9%,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七年增産,糧食産量連續4年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糧食播種面積達到16.48億畝,比上年擴大1329萬畝,實現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七年增加;畝産達到331.5公斤,比上年提高6.9公斤,再創歷史新高。

    “往年擔心的是小麥旺長,今年卻是持續低溫,天冷得苗子起不了身!”説起今年的春寒低溫,山東省淄博市桓臺縣薛廟村農民張希禎仍然心有餘悸。去冬今春,罕見的低溫造成黃淮海小麥普遍較往年“少一片葉、少一個蘗、少一條根”。黃淮海地區只是一個縮影。今年自然災害多發頻發重發,農業生産形勢異常嚴峻,再加上農産品市場劇烈波動,糧食生産不利因素疊加。

    大災之年實現大豐收,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果斷決策,得益於各地區各部門的全力支持和合力推進。糧食“七連增”是政策支持、科技支撐、價格拉動、改革推動、抗災有力、各方合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今年惠農政策力度之大、針對性之強、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中央預算安排“三農”資金8183億元,增長12.8%,高於財政預算收入增幅2.8個百分點。在穩定完善加強“四補貼”的基礎上,根據突發嚴重的自然災害,及時出臺了小麥弱苗施肥、東北大棚育秧、西南地膜覆蓋、水稻促早熟施肥等補助政策,又對64個産糧大縣實施重點獎勵,新增財政補助資金超過100億元。這些政策,有力調動了農民務農種糧和地方政府重糧抓糧的積極性,有力支持了農業抗災救災,贏得了今年糧食豐收的主動權。

    農業部總經濟師陳萌山説,科學抗災、科技增産是實現抗災奪豐收的最大亮點。據初步測算,今年農業科技貢獻率超過52%,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2%。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加快推進,50萬名農業科技與推廣人員在生産一線開展巡迴技術指導和科技服務。尤其是高産創建實現了技術集成、要素整合、農機農藝全程結合、整鄉整縣整建制推進,覆蓋了全國所有農業縣,有力輻射帶動了大面積均衡增産。4380個糧食萬畝高産創建示範片平均畝産656公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20多公斤。

    全年糧食産量大頭在秋糧,秋糧産量關鍵在於東北等主産區。東北糧食豐收也在於防災減災,科學應對。吉林省克服一系列氣象災害給農業帶來的嚴重不利影響,大災之年奪豐收,糧食總産創歷史新高。吉林加大對糧食生産的投入,今年,增産百億斤商品糧工程總投資達80億元,相當於前兩年投入的總和。資金安排向高標準農田建設集聚,項目佈局向糧食主産區集聚。今年落實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9.3億多元,已改造中低産田94萬畝。在糧食主産縣建立了24個現代農業技術示範基地,推廣了120多項新技術,使農業科技貢獻率從開發初期的45%提高到51%。黑龍江省先後遭遇低溫、多雨、春澇災害侵襲,水稻扣棚育苗、旱田整地播種嚴重受阻,農時普遍拖後10—15天,不能適時耕種的大田超過1億畝。面對嚴峻挑戰,全省各地調動一切力量,落實指導服務、結構調整、品種調換、人工播種等關鍵措施,把災害影響減少到了最低程度。

    當前,正值冬季農業生産的重要時期。據農業部農情調度消息,由於政策扶持有力,市場價格拉動,今年農民秋冬種積極性較高,預計全國秋冬播農作物7.1億畝,比上年增加1000萬畝左右。其中,糧食、油料、蔬菜面積均不同程度增加。(記者 馮華 張毅)

人民日報評論員:來之不易的“七連增”

    “七連增”來之不易,“七連增”可喜可賀。

    今年是個大災之年,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洪澇、乾旱、颱風、泥石流交替襲來。年初西南5省區發生百年不遇特大乾旱,農作物受災面積超過1億畝。入汛後多數省份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長江上遊出現超1998年的特大洪水,111條河流發生超歷史的特大洪水。在春季農業生産的關鍵時期,遭遇了大範圍、長時間的低溫寡照。極端災害性天氣突發多發,給農業生産造成了異常嚴重的威脅,穩定糧食生産面臨異常嚴峻的考驗。

    這樣的大災之年奪得大豐收,全年糧食實現連續7年增産,確實了不起,真是來之不易。手裏有糧,心裏就不慌。糧食再獲豐收,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為管理好通脹預期、保持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提供了基礎支撐,為擴大國內需求、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贏得了主動,為圓滿完成“十一五”的發展目標和實現“十二五”良好開局奠定了基礎。

    “七連增”來自於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來自於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來自於各地區各部門的艱苦努力。面對自然災害的挑戰,黨中央、國務院科學判斷、果斷決策,各地各部門堅定信心、狠抓落實,確保糧食生産不滑坡、農民收入不徘徊、農村發展好勢頭不逆轉,全社會支持糧食和農業生産形成合力。今年支持農業生産政策出臺之密集、力度之大、針對性之強、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中央連續第七年出臺一號文件,中央財政在年初預算安排“三農”支出8183億元的基礎上,追加支農資金投入81.8億元。在農業生産的關鍵季節、關鍵時期,國務院8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農業抗災救災和糧食生産工作,先後出臺了冬小麥弱苗施肥、西南旱區覆膜種植、東北水稻大棚育秧補助、南方雙季晚稻和東北粳稻增施肥促早熟防病蟲補助等政策措施,有力保護和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種糧積極性。

    七連增來自於億萬農民的辛勤勞動,來自於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災害面前,廣大農村幹部群眾奮起抗災救災,救在第一時間,抗在關鍵時點,積極開展生産自救,實現了重災區少減産、輕災區不減産、其他地區多增産,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確保了全國糧食連續7年增産。加快農業生産方式轉變,科技興糧,牢牢掌握了農業生産的主動權。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紮實推進,農業機械化水平大幅提高,糧棉油高産創建大規模鋪開,科技入戶深入推進,農業專家與農民手拉手,“大學堂”建到了田間地頭,新品種、新技術在廣袤的田野開花結果,增産路徑不斷創新,高産紀錄不斷刷新,農業生産水平和抗災減災能力不斷提高。

    無農不穩,無糧不安。部分農産品價格大幅波動、通脹預期加劇等一系列現象表明,越是工業化、城鎮化加速發展時期,越是要“手中有糧”;越是在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越是要加強農業基礎。“七連增”來之不易,保持糧食和農業發展的好勢頭更加不易。與工業化、城鎮化和國家現代化的要求相比,我國農業發展仍然滯後,農業基礎仍然薄弱。夯實農業基礎,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七連增”是一個輝煌的成就,也是一個新臺階、新起點。我們絕不能麻痹,絕不能懈怠,堅定糧食和農業生産穩定發展的目標毫不動搖,不斷完善強農惠農政策,進一步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不斷開創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局面。

農業部:我國糧食"七連增" 行政推動發揮大作用

    今年的糧食生産經受了春季西南地區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北方地區多年少有的持續低溫,以及夏季局部地區嚴重洪澇災害等極端天氣的嚴峻考驗。可以説是“險象環生”。糧食“七連增”成績的取得,行政推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為此,記者專訪了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葉貞琴。

    記者: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連年增産,今年在遭遇極端天氣等不利條件下再獲豐收,這是帶有偶然性的,還是全國上下重農抓糧的必然結果?  >>>詳細閱讀

我國“糧豐工程”近5年來共增産糧食逾4000萬噸

圖表:我國“糧豐工程”近5年增産糧食逾4000萬噸 新華社發

    新華社南昌10月9日電(記者 胡錦武)記者9日從科技部會同農業部、財政部和國家糧食局在江西南昌召開的“糧食豐産科技工程現場觀摩會”上獲悉,“十一五”以來,科技部通過實施“糧食豐産科技工程”,在項目的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累計建設工程面積達6.83億畝,共計增産糧食4008.68萬噸。 >>>詳細閱讀

"中國式從容"——我國成功應對國際糧食市場波動

    新華社南昌10月3日電(記者林艷興)10月1日,美國芝加哥農産品期價全線暴跌,玉米市場創下今年4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小麥市場當周5個交易日持續下行,大豆市場創下8月份以來最大單周下跌。

    資本市場上的利空,或許是現實世界的利好。業內人士分析,6月份以來的國際糧價暴漲可能已告一段落,進入調整,世界再次度過了一輪糧價上漲的威脅。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農業部:千方百計保持糧食産量穩定在1萬億斤以上
· 2010年寧夏糧食産量超過356萬噸再創歷史新高
· 山西前三季度糧食産量達113.6億公斤 創歷史新高
· 河南:抓好"三秋"生産確保全年糧食産量超千億斤
· 馬建堂在豫調研:及時查準核實糧食産量責任重大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