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誕生記”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徐蕊、王文帥)2010年12月18日,隨著一聲鑼響,新華社旗下中經社控股集團獨資成立的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正式開業,這也標誌著全球金融信息領域首創的交易所終於“破繭而出”。
國際金融危機中,中國經濟一枝奇葩,綜合國力穩步提升,但與此形成對照的是我國金融業發展相對滯後。在此背景下,2009年5月,新華社適時提出建設金融信息交易所的構想,金融信息交易所建設調研小組迅速成立,交易所的籌建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為掌握全球金融交易所的整體情況、發展趨勢,金融信息交易所建設調研小組走訪調研了全國範圍內具有代表性的産權交易所和證券交易所,廣泛徵求監管機構、金融市場的意見,不斷探索交易所經營範圍、交易方式、盈利模式等,論證完善交易所的建設方案,確立了“交易所的交易所”的發展模式。
2010年3月17日,新華社旗下的中經社控股代表新華社出資,註冊成立了北京新華金融信息交易所有限公司。該交易所從構想到成立只用了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這一舉措贏得了國內外金融界知名人士的廣泛認同和積極響應。由此,我國在增強國際資本市場的軟實力,提升中國金融信息安全的可控力方面邁出了快速而堅實的步伐。
在新華社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交易所建設團隊僅用了45天就完成了交易所內所有裝修建設工作,建成了全國首家採用雲計算、雲終端研發的交易發佈系統,支撐全球最大的LCD屏幕墻。
在2010年隨後的9月至11月,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順利進入試營業階段,在此期間,來自國家部委、金融機構、要素市場、大型企業、高等院校的負責人先後到交易所參觀訪問、洽談合作。
隨著交易所的業務逐漸步入正軌,可以預見,其將充分發揮新華社遍佈海內外的採集網絡和豐富的新聞信息資源優勢,最終建成國內最權威、全球有影響力的金融信息服務中心。
新聞背景:全球交易所整合步伐加快 公司制改革成潮流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記者王文帥、徐蕊)目前全世界約有200多家各類成規模的交易所,其中大部分擁有證券交易業務,部分擁有期貨交易業務、期權交易業務或貨幣交易業務。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是全球首家擁有金融信息交易業務的交易所。
交易所的組織形式一般分為兩種:會員制與公司制。會員制交易所是由會員自願出資、共同組成,最大特徵在於其組織的所有權、控制權與其産品或服務的使用權相聯絡,通常不以贏利為目的,實行會員“一人一票”制的集體決策。公司制交易所的治理結構完全按照公司形式展開,主要特徵是以贏利為目標,追求利潤最大化,實行“一股一票”制的集體決策;交易所的股東沒有任何限制,可以是市場參與者,也可以是完全與市場沒有任何聯絡的人或機構。新華社金融信息交易所採用的是公司制組織形式。
上世紀90年代開始的交易所公司制改革趨勢,已經使公司製成為當前全球交易所的主導治理模式。世界交易所聯合會(WFE)的所有會員中,完成公司化和上市化的交易所已經超過總數的50%。這種由會員制向公司制的體制轉變,促使交易所轉變成為具有競爭性的企業,從而更加重視收入的快速增長與未來的長久發展。公司制改革在全球交易所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與此同時,交易所交易産品和收入呈現多元化。近十年來,金融衍生品交易量劇增,各交易所除了橫向並購股票現貨交易的市場,還為拓展交易産品範圍向交易所間混業的方向發展。如中國香港聯合交易所、期貨交易所、中央結算所有限公司、聯合交易所期權結算所以及期貨交易結算公司合併成立了新的控股公司--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並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全球各類交易所整合步伐加快,國際知名交易所之間通過收購合併和建立戰略聯盟的方式進行新的整合,旨在擴大自身規模、提升競爭優勢、促進業務增長,正逐漸形成交易所的全球一體化。先行完成公司制改制國家的交易所在對本土交易所整合基本完成的基礎上,在國際利潤的驅動下紛紛進入了下一步的海外擴張階段,呈現出多元化、綜合化發展趨勢。
這種整合使交易所控制的資源更加集中,有的交易所跨時區經營已幾乎遍佈全球,加速了全球金融市場24小時不間斷交易模式的實現。預計未來全球交易所掀起的並購熱潮仍將持續,並將改變全球交易所行業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