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田兆運 姜寧)北京時間21日14時50分,正在繞月飛行的嫦娥二號衛星首次遭遇月食,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根據計劃安排對衛星實施控制,約3個小時後,衛星順利走出陰影區,順利通過月食考驗。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周建亮介紹説,月食期間,嫦娥二號衛星主要面臨三大考驗:一是只能靠蓄電池提供能量長時間維持運行。由於地球把太陽光完全遮蔽,衛星無法得到太陽能,必須依靠蓄電池儲存的電能長時間為設備供電;二是衛星將長時間遭遇“極寒”。衛星在月食過程中處於陰影中,星上設備必須經受太空零下200余攝氏度的低溫環境考驗;三是受地球自轉、月食發生時刻的影響,衛星經歷月食的過程中,國內測控站不能全程跟蹤和控制衛星。衛星為經歷月食所做的許多工作狀態的設置和調整,均由北京中心按照預先設定的流程,將控制指令注入衛星,衛星要無差錯地自主執行每一條指令。
面對挑戰,北京中心提前縝密設計,制訂有效措施。11月30日開始對衛星進行相位調整,即通過調整軌道,每圈改變它的軌道週期約10秒鐘,經過20多天的累積,使12月21日月食發生時衛星處於最佳位置,確保其處於陰影區的時長最短。同時,為了降低衛星負載和功耗,節約衛星能源,對嫦娥二號衛星實施的另一大控制是逐步關閉衛星上的CCD相機等“非必需”設備,就像進入“冬眠”狀態,只保證核心設備運行,等衛星走出月食環境後再逐步打開星上設備。周建亮説,設備關閉是從20日22時開始的,到21日17時57分衛星走出有效陰影區後,陸續開啟設備。另外,北京中心還採取了調整衛星姿態的應對措施,使太陽帆板一直對著太陽,這樣就能確保在進入月食之前,衛星蓄電池保持充滿狀態,而一旦走出月食見到太陽後也能馬上進行充電。
周建亮介紹説,由於嫦娥二號衛星進入月食陰影前6小時並不在國內測控站跟蹤範圍之內,為填補這期間的測控空白,通過國際合作,由歐洲空間局測控站為嫦娥二號衛星提供測控支持,保證了衛星在月食前後均能獲得有效監測,確保了衛星安全度過月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