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上的奶酒,生活中的伴侶。”這句話是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農牧民對文化的形容。正是這樣的形容,讓縣民族歌舞團始終將滿足廣大農牧民的文化需求當作自己的唯一宗旨。在千里草原,在田間地頭,在牧民氈房,在建築工地,只要在基層,只要在農牧民的身旁,處處都展現著他們的舞姿,天天都回蕩著他們的歌聲。5年來,他們每年下基層演出300多場,將豐富精彩的節目送到全縣每個村鎮,足跡遍佈松江兩岸,被譽為“吉林的烏蘭牧騎”。
像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民族歌舞團這樣專門服務農民、服務基層的文藝團體、文化站、圖書館、農家書屋,如今已經在全國各地生根開花,讓億萬基層群眾,尤其是廣大農民可以隨時享受到藝術的陽光雨露,為他們的生活帶來了豐富的文化滋養。
面向基層的文化才是惠民文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文化事業也迎來了空前繁榮的局面,不但大中城市,而且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縣鎮鄉的文化設施也是日新月異,大劇院、音樂廳、影劇院、圖書館、文化館、檔案館的建設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國內外的文藝團體、來自世界的文化信息,不斷拓寬人們的視野。但是,我國的文化與經濟發展一樣,並不平衡,大量的基層群眾,尤其是許多欠發達地區的農民,享有的文化權利仍有很多欠缺,無論硬體還是軟體,與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相比,差距較大,這就需要有政策、人員、資金的有力支持,也需要有大量的文化骨幹、先進單位,不計名利、甘於奉獻,服務基層,服務農民。
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基層文化工作,先後制定下發了《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關於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若干意見》,對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等作出重要部署。各地各部門也加快建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和政策支持,讓基層文化服務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十一五”以來,我國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文化産品供給能力逐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設計、廣播電視“村村通”、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家書屋、文化館站的設施改善等,都為加強基層文化服務提供了切實有力的保障。
2003年、2005年、2008年和今年,中宣部、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和新聞出版總署在全國範圍內先後開展了4屆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的評比和表彰工作,僅今年就有260個受到嘉獎,顯示出越來越多的單位和個人正耕耘奉獻在一線,為農民服務為基層服務,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經常深入山區採集民歌的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趙季平對文化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深有感觸,他認為,面向基層的文化才是惠民文化,因為那裏比大城市和發達地區更需要文化的滋潤。
服務必須要有切實可行的措施
北京大學教授李國新在擔任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組副組長之後,對公共文化服務進行了多次調查,他認為,在國家政策、資金和制度支持之外,文化服務還需要各地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尤其對農民和基層的文化服務,這些措施更為重要。
天津靜海縣圖書館儘管坐落在縣城裏,但他們清楚地認識到,縣級圖書館的根在農村、在基層,在他們持之以恒的努力下,到今年6月全縣383個行政村全部建起了標準化的農村圖書室,擁有近70萬冊(件)藏書,實現了農村圖書館全覆蓋。他們還先後集中組織了8期村圖書管理員培訓班,共培訓鄉鎮村圖書管理員1200多人次,一大批熱愛圖書事業、又會管理的村級圖書管理員把農村圖書室辦得有聲有色。他們專門設立了為農村服務的科技輔導部,科技輔導部的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調查了解農民種植、養殖的需求,回館後查閱大量的網上農技信息,精選出適合農民需求的內容,編輯印發《農業科技資料》,每年印發36期1萬多份,被農民親切地稱為“明白紙”。為增強服務示範作用,在全縣7000多名農村實用人才中,他們篩選出100家農業科技示範戶和100名致富帶頭人重點扶植,為他們建立服務檔案,每半月上門一次,提供圖書信息資料。
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近年來在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的同時,結合實際情況,探索了“科學規劃、建管並重、契約服務、合同管理”的運行新模式,建立了後續維護長效機制,完善了“村村通”服務體系。他們的服務措施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構建四級服務體系,縣級抽調技術骨幹組建“村村通”管理服務中心,鄉(鎮)整合文廣站資源成立“村村通”契約服務站,在每個“村村通”項目行政村就地培養一至兩名維修服務“二傳手”,在每個項目村民組聘請一名“信息員”,準確反饋廣播電視“村村通”運行情況,形成服務中心、服務站、維修員和信息員聯動式的服務鏈條。二是實行契約化管理,由縣“村村通”管理服務中心按市場運作的方式與用戶簽訂協議書,用協議明確雙方的責、權、利,保證了服務到每一個農戶。三是公開服務承諾體系,在簽訂協議的同時,向用戶發放《用戶手冊》和《使用證》,公佈維修服務電話,規定和承諾故障排除時限。
如天津靜海和貴州遵義這樣的服務措施,在全國各地非常普遍,文化管理部門、圖書館、文化館,大都可以依據地方的情形自己制定出各種相關措施,保證了文化服務的落實到位。
有“死角”的服務不算真正的服務
“在基層,特別是在廣大農村,因為很多地方地處偏僻,人口分散,所以,文化服務常常會出現‘死角’,而在地域廣闊的我國,一個個‘死角’往往就可以組合成一個驚人的數字,讓文化出現大塊空白。”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馮雙白經常率領藝術家奔赴草原、山區,慰問地處偏遠的農牧民,他對文化“死角”的認識特別清晰。
為了消滅這些文化“死角”,各地的文化工作者多年來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值得歌頌的文化服務奇跡。
西藏阿裏地區噶爾縣昆莎鄉位於西藏高原最西部,昆莎電影站是一個特殊的電影站。説它特殊,一是因為海拔達到4700米以上,空氣稀薄、環境惡劣;二是因為建站23年來全站只有一名電影放映員遵珠。遵珠多年如一日,承擔了13個放映點的全部工作。因為這裡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發電機、放映機、幻燈機、留聲機、影片、銀幕等三四百斤重的放映設備,只能靠馬匹背、牦牛馱、人肩扛。遵珠多少次要趟過刺骨的河水,翻越險峻的高山,走過泥濘的沼澤,放一場電影經常要走幾十公里的崎嶇小路,一早出門,第二天淩晨兩三點才能回到電影站。為了讓農牧民群眾及時看上電影,遵珠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籌錢買了一輛舊吉普車作為電影放映車,並將微薄的工資收入作為車輛的油料費,平均每月要支出1000多塊錢。20多年來,遵珠累計放映電影2470場次,其中數字電影240場次。由於常年在高寒缺氧、氣候多變的環境下工作,身體落下了許多毛病。有人勸遵珠別幹了,但回答是:“不可能啊。我的工作雖然像鹽巴一樣普通,但酥油茶只有添加了鹽巴才會更加香濃。每當看到鄉親們在寒冷的夜晚圍坐在銀幕前觀看電影,看到他們的笑容,聽到他們的笑聲,我就感到特別的驕傲和自豪。”
所謂“死角”,既有地域上的,也有認識上的。身在異鄉打工的農民工曾經長期被文化服務忽略,但近些年,全國各地已經將面向農民工的文化服務作為文化工作的重頭戲。
上海市青浦區徐涇鎮毗鄰上海虹橋交通樞紐港,有各類企業300多家,農民工超過10萬。鎮財政在每年文化事業投入經費超過500萬元的基礎上,2008年又投資5000萬元,新建了佔地面積13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近9000平方米的徐涇鎮文化活動中心。文化中心高標準的圖書館以及琴房、練聲房、健身房、排練室、舞蹈室等文化活動場所都免費對農民工開放。遍及全鎮各村、居委會的9家村級“農家書屋”,藏書都達到1500冊以上,也全部對農民工開放。他們還針對農民工開展多種多樣的服務,吸引農民工走進文化中心。每星期二的戲曲沙龍,每星期四的群文協會活動,都配有專業老師為農民工提供輔導。成立30多年的文體中心藝術團每年都要為農民工送去超過100場的文藝演出,觀眾達到10萬人次,先後有超過1000人次農民工接受各類培訓。來自江西景德鎮的姚遠18歲來到徐涇,經過培訓,5年後的今天,她不僅在這裡成了家,還經常活躍在徐涇的文藝舞臺上,自身的價值得到了體現。用徐涇文體服務中心主任李品龍的話來説就是:本地人、外地人都是一家人,我們要讓他們有“家”的感覺。據統計,每年文體服務中心接待的農民工近5萬人次。
前不久,《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以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如今,各地各部門正積極籌劃“十二五”服務農民、服務基層的宏偉藍圖,準備基本實現數字文化服務覆蓋全國所有鄉鎮、城市社區和行政村;2015年,出版物發行網點將覆蓋全部鄉鎮,基本實現“市市有書城、縣縣有書店、鄉鄉有網點、村村有書屋”;全面實現20戶以下已通電自然村村村通廣播電視,力爭基本實現“戶戶通”……(記者 陳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