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1月3日電(記者張興軍)據黃河水利委員會發佈的2010《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黃河流域已累計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56萬平方千米,年均減少入黃泥沙3.5—4.5億噸。這也是黃河水利委員會首次發佈水土保持公報。
2010年,黃河水利委員會提出實施最嚴格的流域管理制度,其中之一是實施最嚴格的水土保持監督監測制度。該制度的核心內容是,在多沙粗沙區、粗泥沙集中來源區和生態極度脆弱區、生態敏感區嚴格限制開發建設活動;對於開發建設項目,嚴格督促實施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堅決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嚴格監測評價,定期發佈水土保持公報,客觀反映水土流失動態及水土保持建設進展。
據了解,《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主要內容包括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基本情況、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及成效、水土保持監督、水土保持發展思路與目標。
公報顯示,黃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積46.5萬平方千米,佔總流域面積的62%,其中強烈、極強烈、劇烈水力侵蝕面積分別佔全國相應等級水力侵蝕面積的39%、64%、89%,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
公報顯示,黃河流域已累計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2.56萬平方千米。其中,興修基本農田555萬公頃,營造水土保持林1192萬公頃,人工種草367萬公頃,封禁治理142萬公頃。建設淤地壩9.1萬座,興建各類小型水土保持工程184萬處。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初步改善了流域生態環境,治理區水土流失得到遏制。經綜合分析,年均減少入黃泥沙3.5—4.5億噸,累計增産糧食670多億公斤,解決了約1000萬人的基本口糧和飲水需求。
黃河水利委員會有關人員表示,公報全面反映了黃河流域水土流失現狀及水土流失防治進展情況,是實施最嚴格水土保持監督監測制度的重要內容之一。公報的發佈,旨在進一步推動黃河流域水土保持法規的貫徹落實,有效促進社會各界對水土保持工作的關注、重視與支持,為政府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為黃河治理開發與管理提供科學指導,並接受社會輿論的監督。
與《黃河流域水土保持公報》同時發佈的還有《黃河流域(片)大型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公報》《黃河流域(片)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公報》《晉陜蒙接壤地區水土保持監督執法公報》等3個公報,均為首次發佈。
黃土高原水土保持重點轉為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治理
新華社西安10月14日電(記者劉彤)記者13日在黃河水利委員會採訪時了解到,黃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重點將轉向粗泥沙集中來源區治理。
據相關資料,黃河流經的黃土高原總面積64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積達45.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生態環境最為脆弱的地區之一。 >>>詳細閱讀
黃河流域大型生産建設項目水保實施率明顯提升
新華社西安10月12日電(記者 陳鋼)記者從11日在西安召開的黃河流域大型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會議上了解到,近5年來,黃河流域大型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率、實施率明顯提升。
據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廖義偉介紹,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河地區是西部大開發的重點地區。5年來,這些地區生産建設項目急劇增長,西氣東輸、北煤南運、西電東送、南水北調、高速鐵路、主幹公路和大型水利樞紐等一批重點工程相繼開工建設,目前在建的大型生産建設項目達到611項,比2005年增加137%。與此相適應,大型生産建設項目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新的發展。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