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再握手 世界共期待
——全球聚焦胡主席訪美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 這是一次對中美、對世界都産生重要影響的訪問,這是一個全球矚目的時刻。
正在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19日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會談,開啟中美關係的新篇章。
“無論是對中美,還是對世界,2011年的真正開啟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香港《經濟日報》如此評價此次訪問。
“當今世界的重要問題都需要中美達成共識,否則難以解決,”巴黎政治學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扎奇·萊迪如此定位中美關係的全球意義。
無論在大西洋沿岸還是非洲大陸,無論是政要學者還是普通民眾,世界各地的熱議,如起伏的太平洋海水,潮涌而來……
起航——世界熱評中美關係發展踏上新途
“我這次訪問美國,是為增進互信、加強友誼、深化合作、推動21世紀積極合作全面的中美關係繼續向前發展而來,”19日上午,白宮南草坪,胡錦濤主席這樣告訴奧巴馬總統,告訴美國人民。
此刻,一位耄耋老者正在華盛頓認真傾聽著胡主席的致辭,他就是長期致力於推動中美關係發展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胡主席訪美之際,他特地從常年居住的紐約寓所趕來,參加歡迎胡主席的系列活動。
在這位美國重量級的戰略家看來,開啟美中關係新時代正面臨一次極佳機遇。“美中之間的夥伴與合作關係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兩國應達成一種更為密切、持久的合作理念”,“美中合作將使全世界受益”,基辛格對中美深化互信合作發出肺腑之言。
中美夥伴合作應該基於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共迎挑戰以及人民廣泛參與,胡錦濤主席在講話中,高屋建瓴地指出新時期中美夥伴合作的重要基礎。
美國兩岸全美華商總會會長張莉莉通過電視直播聆聽胡主席的講話,立刻感到其含義深刻:“胡主席的講話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求同存異;只有互利共贏,才能增進互信、共同發展。這為建設新時期的中美關係指明了方向,使中美夥伴合作牢固而長遠。”
華盛頓裏根國家機場候機大廳內,很多人駐足注視電視挂屏上胡主席造訪白宮的新聞報道。對胡主席提出關於中美夥伴合作的重要主張,不少人深表讚許。
同樣持有這種看法的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系學生傑·斯萬森。他説,“美中合作的實現首先要強化互信”,他希望胡主席此訪能夠促成兩國在這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美國馬裏蘭州政府公務員布萊德·格林沃特認為,一年來,美中關係經歷了起伏,他也希望胡主席此訪能夠“推動美中關係更加健康發展”。
胡主席強調,中美夥伴合作應該基於相互尊重,兩國要尊重對方核心利益。
此時太平洋另一邊的寶島台灣,夜色已深。
一直關注中美領導人會談的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向新華社記者談了她的感受:“這些年大家都希望兩岸關係能夠越來越和平,我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反對台灣軍購。兩岸已經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更不應該把我們取得的‘和平紅利’消耗掉。”
客觀理性看待對方發展,堅持互利共贏,對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十分重要。對此,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倫表示:“中國的崛起並不意味著美國的衰落,恰恰相反,美國可以受益於中國的進步。”作為一位近距離了解中國的美國官員,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認為:“在美中關係日漸成熟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分歧,但共識遠遠超過分歧。今後美中的利益交匯點將越來越多。”而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則看到了中美互利共贏産生的深遠影響:“美中在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方面擁有共同利益,美中通過合作可以樹立一個國際榜樣,即在存在分歧的同時,仍能夠找到足夠的共同利益進行合作而不是衝突。”
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端,中美兩國,打造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在廣袤浩瀚的太平洋上揚起合作之帆,開始了又一段新的航程。
護航——世界期待中美共擔維護和平重任
中美領導人會談舉世矚目,因為其議題並非局限于兩國關係,還直接涉及國際熱點和焦點問題。
胡錦濤主席在訪美前夕接受美國《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聯合書面採訪時指出,前一段時間,朝鮮半島局勢高度緊張。在中方和有關各方共同努力下,半島局勢出現緩和跡象。中國希望有關各方儘快重啟對話協商進程,推動半島局勢進一步朝著積極方向發展。
“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可能不完全明白中美領導人會談的重要意義,但從報道中聽説這次會談有助於朝韓雙方不再互相炮擊,讓我們平平靜靜地生活,這就是我關心的。”胡主席的講話,增加了韓國婦女宋英玉對朝鮮半島局勢好轉的信心。她通過電視新聞節目了解中國領導人訪美的情況。
49歲的宋英玉在韓國延坪島經營著一家小旅館。她對記者説:“中美兩國領導人討論南北問題,會對朝鮮半島局勢産生影響,我們當然關心。”
通過互聯網,韓國慶南大學遠東問題研究所博士、朝鮮問題專家梁茂進關注著中美領導人會談。他對胡主席在朝韓問題上的表態表示滿意。“在朝鮮半島緊張局勢激化的時候,人們期待中國與美國發揮積極作用。”他認為,作為六方會談的兩個重要方面,中美兩國的作用“十分關鍵”。
在半島北方,朝鮮同樣也在密切關注。《朝鮮新報》此前表示,中美領導人會談一個重要議題是半島問題,為不使半島走向戰爭邊緣,包括中國在內的有關各方進行了頻繁的外交活動,從而形成了朝韓對話及朝鮮與各國外交互動的局面。
此次,中美雙方討論的議題還涉及伊朗核問題。“伊朗期望中美領導人會談取得積極成果”,這是德黑蘭大學教授、北美與歐洲研究所研究員穆罕默德·馬蘭迪對此次會談的第一反應。他説,伊核問題是會談重要議題之一,如果美國能夠表明它確實在尋求伊核問題的解決之道,伊朗與有關六國的談判就可以成為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中國有句古話,叫“寧靜以致遠”。從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大局出發,不為各種雜音所擾,從全球發展與繁榮的目標出發,不為各類干擾所困,雙方才能切實履行肩負的重要責任,共同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護航。
引航——熱望中美協力推進世界和諧發展
“中美建交32年來,兩國關係已經成長為具有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的雙邊關係。”胡主席在白宮歡迎儀式上的這一表態,通過衛星轉播、網絡傳播、報章評論,傳向世界各地,引發廣議熱評。
在遠隔大西洋的一個普通書齋裏,巴黎政治學院歐洲研究中心主任扎奇·萊迪通過電視新聞報道了解胡主席訪美。他的書桌上,擺放著很多英文、法文的中美關係論著和媒體評論,他還與復旦大學的中國同行用電子郵件就相關問題進行交流。“我非常關心胡錦濤主席對美國的訪問,利用各種媒介研究此次重要訪問。”
“當今世界的重要問題都需要中美達成共識,否則難以解決,”這位法國的歐洲問題專家直截了當地解釋他專注中美關係研究的原因。
胡錦濤主席在奧巴馬總統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上説:“中美兩國應該就國際事務加強溝通和協調,合作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這不僅引起在場美國各界人士強烈共鳴,也在世界其他地方引發積極反響。
“在我們許多人內心深處,美蘇‘冷戰’的記憶還尚未消退。因此,老實説,我們曾有一點擔心:中美兩個大國是否能夠維持良好關係,進行協調合作?”在巴黎第四大學校園裏,在企業管理系教書的讓-馬克·勒加爾説。從網絡新聞中了解到胡主席的講話,他感到非常寬心,衷心希望中美兩個世界大國能夠一直坦誠溝通,努力化解分歧。
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國,40年來中美交往大事的那些親歷者和見證者,對胡主席關於中美關係全球影響的評價無疑有著更深的體會和認識。對於胡主席關於中美兩國合作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的主張,他們深表贊同。
“那些40年前並不存在的環保、防擴散、氣候變化等全球性議題,如今需要中國和美國以全新的理念來共同應對,”曾經參與打開中美交往之門的基辛格撫今追昔,不勝感慨。研究中國問題30多年的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蘭普頓表示,在改善生態環境、穩定全球經濟、維護世界和平和防治流行疾病等方面,兩國彼此需要對方……
波托馬克河畔,中美領導人共繪合作藍圖;五洲寰宇之內,世界的目光充滿熱切期待。
期待之一——維護地區和平穩定,需要中美密切配合。在椰風送爽的雅加達,關注著中美領導人會談的東盟秘書長素林説,中美關係對於維持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如果中美能求同存異,妥善處理分歧,“整個東亞地區就能從中美間的緊密合作中受益”。在戰火紛飛的阿富汗,關注胡主席訪美的國際關係專家、喀布爾大學教授法伊祖拉·賈拉爾説,中美是兩個大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關係提升將促進全球、尤其是亞洲的穩定與和平;
期待之二——應對各類跨國挑戰,需要中美風雨同舟。聯合國前裁軍事務首席政務官林國炯説,在防擴散和裁軍問題上,中美擁有共同利益。從胡主席此次訪美來看,他深信雙方將會繼續合作下去;
期待之三——促進全球持久繁榮,需要兩國齊心協力。在華盛頓切近感受胡主席訪問盛況的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高級副行長林毅夫説,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中美強勁而有活力的增長對彼此增長和全球增長都有貢獻。這在當前形勢下尤其重要。“中美兩國的經濟合作不僅有益於中國,有益於美國,也有益於世界。”在南非,近日來不斷蒐集胡主席此次訪美訊息的比勒陀利亞大學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馬丁·戴維斯認為,在全球經濟重心從發達國家轉向新興市場國家的過程中,“一個合作的中美關係對於解決這一過程中出現的摩擦至關重要”;
期待之四——塑造新型大國關係,需要中美超越歷史。俄羅斯世界經濟與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瓦裏西·米赫耶夫這樣評價胡錦濤主席與奧巴馬總統的會晤:“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雙方向世界表明,兩國關係中的合作已開始超越傳統的舊式競爭。”而巴黎政治學院的萊迪則指出,中美之間正在形成一種新型大國關係,大國關係的變化對國際體系演變非常重要,“胡主席對美國的訪問標誌著一種新的國際體系的演變過程”。
此時此刻,海角天涯,世界目光,聚焦重要歷史一幕。
這是一個再度出發的時刻,經過曲折發展,日漸成熟的中美關係在新十年伊始揚帆啟程。
這是一個深化合作的時刻,直面重大問題,共商兩國關係發展大計。
這是一個播撒希望的時刻,中美擁有的共同利益在全球化、多極化的大勢中不斷擴大,雙方攜手合作,將進一步推動世界的和平和諧大潮。(執筆:齊紫劍、蔣國鵬、陳俊俠、楊晴川 採訪:新華社駐海外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