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海南海洋漁業發展速寫:海洋鋪就漁業經濟崛起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26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海口1月26日電(記者 夏冠男)海南省是全國海洋面積最大的省份,轄有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擁有著其他省市所不具備的海洋漁業自然資源。據不完全統計,海南島近海擁有魚類資源600多種,西、南、中沙海域魚類1000多種。 “十一五”期間,海南通過調整漁業産業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使得海南漁業經濟快速發展,漁民也走上了一條由海洋鋪就的“致富路”。

    速寫之一:“單打獨鬥”到“合縱連橫”

    海南省臨高縣坐落在海南島西北一角,海岸線長114.7公里,有11處港灣,坐擁金牌、新盈、調樓、黃龍等天然優良港口,淺海灘塗面積5333公頃,發展海水養殖條件優越,海洋捕撈業發達,是海南省重要的漁業生産縣。長期以來,傳統的漁業産業結構使得這裡的漁民習慣於單打獨鬥,既未致富,又浪費了大量的漁業資源。

    “十一五”開局以來,海南省將調整漁業産業結構放在了突出位置,漁業養殖業實現了由傳統養殖向縱深發展,通過加大投入,實行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引入一大批龍頭企業,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漁民”的模式,帶動了千家萬戶漁民參與合作養殖,貝類底播養殖、深海網箱養殖等優勢水産品養殖異軍突起,經濟效益凸顯。

    據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陳卓爾介紹,由於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産發展資金的投入,引導和帶動更多的漁業專業合作社和農戶積極參與經營深水網箱養魚,使傳統漁業走向現代漁業,實現了漁民增收增效。目前臨高縣深水抗風浪網箱養殖基地共有1172口網箱,受益的漁業合作社共有8家226位社員和56戶農戶,每戶年均純收入15.3萬元。據測算,通過合作社的形式運營深水網箱,深水網箱養殖合作社組織的成員收入比在灣內傳統網箱養殖的農戶收入高出20%左右。

    此外,“十一五”期間,海南還扶持成立了一批捕撈合作社。通過捕撈合作社的組織帶動,捕撈生産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外海捕撈能力大大加強;同時探索“民間遠洋”漁業,扶持三亞江海遠洋漁業有限公司與馬來西亞國家漁業財團開展民間遠洋合作,填補了海南遠洋漁業的空白。

    海南省海洋漁業廳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0年,海南漁民人均純收入從7006元提高到9530元,年均增長8%;漁民勞均純收入從13848元提高到20991元,年均增長11%。

    速寫之二:要規模更要效益

    漁民增收是海南海洋漁業做大做強的一個“縮影”。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趙中社表示,他更看重的是海洋漁業綜合經濟效益的提高,以及漁業産業結構的全面升級。

    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十一五”期間農業部規劃的一批省級中心漁港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陵水新村中心漁港已于2008年11月全面竣工;瓊海潭門、東方八所等中心漁港主體建設均取得明顯進展;2008年批復立項的儋州白馬井中心漁港也已動工建設,未來將形成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專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的港區。

    科技興漁取得明顯成效。“十一五”期間,海南省共投入漁業科技推廣示範經費5000萬元,實施捕撈、養殖及加工等漁業新技術項目120多個,有力推動了新技術的示範推廣作用。養殖方面,組織技術攻關,繁育優質對蝦、羅非魚、石斑魚等苗種,提高良種良苗覆蓋率;捕撈方面,積極推廣先進漁具、漁法,同時推廣應用現代通訊技術,建設漁業生産安全通訊保障體系,不斷提高捕撈業科技含量;加工運銷方面,推廣保活、保鮮等加工新技術,應用先進的冷凍、冷藏、運輸設備。

    另外,海南還不斷提高漁船裝備水平和組織化程度,實施“大船工程”,大量更新改造大中型漁船,使得目前具備外海生産能力的大中型漁船發展到近6000艘,給漁民闖深海,破巨浪創造了有利條件。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海南省漁業經濟總産值、增加值分別達到235億元和145億元,分別較2005年增長43%和48%,2006年至2010年平均增長9%和10%,漁業經濟總量進一步提高,已成為海南省農業經濟和海洋經濟的重要支柱。

    速寫之三:結構調整 讓海洋更“藍”

    展望“十二五”,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廳長趙中社説,海南省海洋漁業將繼續推進漁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在轉變發展方式上做文章,逐步實現從陸到海,從淺到深,從水面到水底,從第一産業為主到一、二、三産業協調發展的現代漁業格局。

    ——發展壯大外海、遠洋漁業,積極發展資源節約型作業方式。淘汰破舊漁船,清理“三無”和“三證不齊”漁船,壓縮近海捕撈業,恢復近海海洋生態;發展壯大外海、遠洋漁業生産,鼓勵漁民造大船、闖深海,開發外海捕撈;繼續進行“民間遠洋”的探索,支持企業“走出去”發展。

    ——全面提升水産養殖業,紮實推進現代漁業示範基地建設,全面推進生態健康養殖。突出抓好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和示範場建設,建成一批起點較高、集中連片、減排環保、優質高效的標準化健康養殖示範場(區);大力開展耕海牧漁,按照發展“藍色農業”的理念,積極發展外海養殖,全面推進現代漁業建設。

    ——積極發展精深加工和出口加工,促進加工技術和裝備現代化,加工生産規模化,不斷提高精深加工産品出口的比重,實現由資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的轉變。在海口、三亞、臨高新盈、儋州白馬井、東方八所、文昌清瀾、陵水新村等地建立冷凍加工基地;在海口和三亞建設水産品精加工産業園區。建立完善的水産品質量保證體系。

    ——積極探索和發展休閒漁業。在濱海、海島規劃建設海洋休閒漁業區和集觀光、遊釣、度假于一體的休閒漁業示範基地;積極穩妥開發建設西沙休閒漁業基地;開發海釣旅遊項目,打造世界一流的海釣基地;大力發展“漁家樂”、“魚趣”、“魚文化”、“美食魚”等休閒漁業項目,實現一産和三産的有機融合。

    趙中社説,海南國際旅遊島上升為國家戰略,消費結構升級帶來巨大需求,為海南海洋漁業發展帶來了重要機遇。海南將以“十二五”作為新的起點,轉變發展思路,謀求新的發展舉措,努力開創海洋與漁業科學發展的新局面,讓海洋更“藍”。

 
 
 相關鏈結
· 農業部漁業專家組深入海南受災地區開展技術服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