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貨幣信貸回歸常態對2011年我國銀行業影響幾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27日電(記者王宇 蘇雪燕 吳雨)在過去三個多月時間裏,中國人民銀行實施四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兩次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頻繁動作,格外引人關注。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貨幣信貸環境向常態的進一步回歸,2011年我國信貸市場較過去兩年將發生深遠變化,中國銀行業也將面臨與以往不同的機遇與挑戰。

    全年銀行信貸投放增速將小幅回落

    在穩健貨幣政策環境下,2011年我國銀行業將迎來貸款投放增速回落的新局面。

    從目前記者掌握的資料來看,儘管1月份我國銀行貸款投放出現放量增長現象,但其規模料不會超過2009年和2010年同期。專家預期,在常態的貨幣信貸環境下,今年銀行信貸增量將較過去兩年出現小幅回落。

    “2011年貨幣條件回歸穩健和常態,表現在信貸市場上,貸款投放將出現偏緊的趨勢。”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説。

    交通銀行的一份報告認為,2011年受貨幣政策回歸穩健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貸款增速將出現明顯回落。預計2011年全年新增貸款規模在7萬億元左右,貸款餘額增速將維持在14%至15%區間。

    “一是2011年監管層對銀行放貸要求更趨嚴格,這將導致新增貸款規模下降;二是考慮到年內準備金率還將多次上調,其累積效應將對銀行貸款産生顯著的抑製作用;三是房地産市場調控還將加碼,樓市調控下個人按揭和房地産開發貸款難以快速增長。”報告認為。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今年有可能繼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將給銀行的放貸能力帶來明顯制約,“特別是從今年起,央行開啟了差別存款準備金動態調整制度,誰超標誰挨罰,全年銀行信貸增速必將有所回落。”

    專家的觀點已經得到驗證。一位國有商業銀行信貸部門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已接到監管部門的電話,要求對信貸投放速度加以控制。“今年信貸的騰挪空間不大,全年信貸供給應該比較緊張。”此外,2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銀行對二套房貸首付提高到六成,樓市信貸調控進一步趨嚴。

    利差擴大將帶動銀行利潤平緩增長

    一般來説,利息收入是我國銀行最主要的盈利來源,其收入主要來自銀行貸款規模的擴大和存貸款利差的提高。在可預見的未來,當信貸投放規模被一定程度的抑制後,利差的擴大就成為銀行利潤的重要保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我國2011年進入加息週期,銀行存貸款利差將有所擴大,銀行利潤將平緩增長。

    “目前來看,就算今年信貸規模減少1萬億元,但由於存貸款利差的增大,銀行利潤仍能相應增加。”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加息後活期存款利率一般不會有變化,而活期存款佔銀行存款的比例又相當高,這樣當連續加息後,銀行存貸款利差自然會有所擴大,利潤也隨之增長。

    數據顯示,在2010年年初,我國銀行業利差平均達到2.3至2.4的水平,但到了2010年末,隨著央行的兩次加息,銀行利差開始放大,目前已達到2.4至2.5的水平。

    此外,信貸緊縮意味著銀行資金變得相對稀缺,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銀行對用資企業的談判能力,貸款利率上浮的可能性增強,進而也有利於利潤的增加。

    記者了解到,受信貸額度緊張等因素的影響,當前部分銀行出現了主動上調貸款利率的現象。“當信貸投放從寬鬆向常態回歸時,銀行在信貸投放中的議價能力也在不斷升高。”郭田勇解釋説。

    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值得關注

    從去年起,地方融資平臺貸款開始進入監管層視野,經過一定整頓之後,業內普遍認為其債務風險不太可能給銀行業帶來系統性風險。不過分析人士也警示説,隨著加息通道的開啟,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利息也將隨之增加,其中風險值得我國銀行業高度關注。

    “以當前7萬億元地方融資平臺貸款為計,央行基準利率每提升0.5個百分點,意味著地方政府負債就會增加三四百億元。如果連續加息,平臺對銀行的債務也會持續增加。”郭田勇説。

    郭田勇進一步指出,很多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是地方政府以未來的預期收入為擔保而進行的,在未來預期收入中,地價收入佔有相當的比重,如果持續加息帶來房價特別是土地價格的大幅下挫,地方政府償債能力將面臨嚴峻挑戰。

    專家還指出,就全球而言房地産貸款是給銀行構成系統性風險的貸款品種,目前我國房地産行業與銀行業已是高度關聯,在這一背景下,我國銀行機構應警惕因連續加息可能導致的銀行信用鏈條斷裂的風險。

    此外,在信貸回歸常態和監管標準提升等因素影響下,一些銀行面臨資金緊張問題,銀行業融資壓力凸顯,這從新年首月銀行再融資風潮中可見一斑。

    中小企業貸款或將成為銀行放貸“新寵”

    2011年將是銀行業形勢相當複雜的一年,同時也是銀行業尋找新機遇的一年。分析人士認為,在信貸規模受到抑制之時,商業銀行可以把目光投向議價能力較弱的中小企業,通過提高貸款利率,實現以價補量的發展。

    魯政委認為,穩健貨幣政策將有利於銀行信貸資源的優化配置,可以預見,銀行與中小企業間的信貸合作將較以往更頻繁。

    “當貸款利率比較低時,大企業願意使用銀行貸款,這時中小企業往往得不到貸款資源;而連續加息之後貸款成本會有所上升,此時大企業就會選擇發債、增發股票等成本較低的融資渠道尋找資金,商業銀行這時可以把注意力投向中小企業。”魯政委説。

    “前段時間我調研時發現,在貸款利率提高之後,一些央企為降低融資成本,開始尋找境外發債的融資模式,而商業銀行也傾向於轉身去給一些議價能力差的中小企業發放貸款,以期通過高利率獲得高收益。”郭田勇説。

    “今年在嚴格的信貸規模監控下,金融機構不可能像過去那樣‘跑馬圈地’了,這可以説既是挑戰更是機遇,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必須從注重規模轉向注重效益,用好每一分信貸,節省每一分資本。”魯政委説。 

 
 
 相關鏈結
· 人民銀行:加強流動性管理 引導貨幣信貸回歸常態
· 央行報告: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
· 新聞分析:從1月份貸款增長看未來貨幣信貸走勢
· 人民銀行公佈09年10月份數據:貨幣信貸平穩增長
· 央行落實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引導貨幣信貸適度增長
· 圖表:上半年貨幣信貸迅速增長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