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
濃濃年味飄四海 中西薈萃鬧兔年——外國人的別樣春節
鑼鼓陣陣,爆竹聲聲。在華夏大地千家萬戶和海外華僑華人辭舊歲、共團圓,享受農曆新春的溫馨時刻,越來越多的外國人被春節的魅力所吸引,把這一寄託華夏子孫美好情懷的傳統佳節當做自己的節日來慶祝,共享春節的歡樂。
2月2日,外國留學生在山東周村的老街上貼對聯。當日是農曆除夕,50余名外國留學生來到山東周村,遊古城、體驗民俗、賞花燈、吃年夜飯,歡度中國年。新華社發(張紅霞 攝)
春節時段 歡樂相依相隨
為歡度中國的農曆新年,不僅海外華人聚居的城市和地區增添了春節的裝飾和氣氛,許多當地民眾也積極參與彩裝遊行、花燈會、文藝演出等新春慶祝活動。
大年三十晚上,美國紐約的地標建築帝國大廈頂端亮起紅、黃兩色燈光,大廈一層推出中國春節主題櫥窗展,喜慶的燈籠、絢爛的年畫、火紅的剪紙等中國民間工藝品陳列其中。紐約市民馬丁·科裏説:“我真不敢相信這是在帝國大廈,滿眼的紅色讓我覺得身在中國,處處感受到濃郁的節日氛圍。”
法國巴黎13區政府主打的春節彩裝遊行每年都吸引超過10萬人次觀看,已成為深受居民和遊客歡迎的一樁盛事。2月6日農曆正月初四這天,春節彩裝遊行將增加兩個新項目,一是“小學子賀春”,40名孔子課堂學生邊讀《弟子規》,邊變換隊形;二是108人戴上《水滸傳》一百單八將人物的臉譜表演大型集體舞,祈福保平安。
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清一色的當地中小學生用歌聲和舞蹈演繹了一回“吉式中國年”。中國特色的舞龍、繞口令、扇子舞、12生肖拜年、武術和孔雀舞等節目令孩子們興致盎然、如癡如醉。在濃濃的節日氣氛下,學生們沉醉在新春的歡聲笑語中。
紅燈籠、紅春聯、紅色衣衫成為春節的招牌,很容易構成喜慶的氛圍,中國的春節習俗、春節文化被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所熟知。在泰國工作的西班牙人加斯帕爾·魯伊斯·恰貝拉説:“我們對這種氣氛很習慣,因為在西班牙,紅色同樣是吉利的顏色。”
2月2日,參加彩粧遊行的西班牙華僑華人聚集在馬德里市中心的西班牙廣場。 當日,西班牙數千名華僑華人在馬德里市中心舉辦“歡樂春節”盛大彩粧遊行,慶祝中國農曆春節的到來。 新華社記者 陳海通 攝
感知春節 感受中華文化
對不少外國人來説,春節作為中國溝通世界的“特殊文化使者”,拉近了他們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距離。各式各樣的傳統民俗、東方色彩的藝術形式、風味獨特的春節美食,讓當地民眾零距離感受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政治係學生柯艾倫説:“我知道春節是中國人日曆上最重要的一天,春節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了解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好機會。”
在埃及開羅艾姿哈爾公園舉行的中國文化大廟會上,嗩吶演奏、皮影表演、香包刺繡、中醫問診深深吸引了埃及小夥子穆罕默德·阿塔夫,他説:“我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特別是對古代中國的事物特別好奇。”
年三十晚上,法國國家廣播電臺音樂頻道播出中國民樂特別節目,絲竹聲中迎春節成為不少法國民眾的真實寫照。不僅如此,春節前夕在巴黎舉辦的中國傳統音樂會幾乎場場爆滿,專程從比利時趕到巴黎欣賞中國民樂的羅蘭説:“太精彩了!我只能用這個詞形容。”
除了中國傳統民俗和藝術,春節也為眾多外國友人送上大快朵頤、品味中國美食的機會,對大部分中國人大年夜不可或缺的餃子,不少人也是興趣十足。從和面、剁餡、調味到捍麵皮、包餃子,今年70歲的加拿大漢學家王健樣樣拿得出手。在他眼中,“餃子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邊包邊聊的餃子製作過程也是很好的“社交工具”。
2月2日,外國留學生在山東周村學包餃子。新華社發(張紅霞 攝)
入鄉隨俗 春節別樣過法
相對於國內民眾放鞭炮、貼春聯、守年歲、拜年送紅包這些傳統的新春活動,洋人過春節在吸收中國文化的同時,也融入更多當地色彩和創新元素。
澳大利亞悉尼貝爾莫爾公園的農曆新年慶典極具西方風味。踩高蹺表演不是八仙過海等傳統形象,而是身著奇裝異服的“兔八哥”先生;烘托節日氣氛的中國民樂被當地毛利人的土著音樂取代;而更讓人叫絕的是“紅包樹”,一個個紅色信封係在枝頭,似乎受到西方裝飾聖誕樹的啟發。
在美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的賽場上,賽事組織者同樣亮出春節賣點。大年初七在新澤西籃網隊主場上演的球賽將貫穿中國元素的演出。比賽間隙,舞龍舞獅等表演將取代動感十足的美女拉拉隊,相信各國球迷也一定對這道春節籃球大餐感到驚奇。
巴西聖保羅的狂歡節聞名全球,而今年超過5萬名巴西民眾涌到聖保羅的東方區廣場和周邊,上演了一齣中國式的“街頭狂歡”。中國功夫、國畫書法、民樂演奏吸引了無數當地民眾的眼球,廣場上人山人海、歡聲笑語,巴西人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彰顯無疑。
不論種族、不論膚色,春節為世界各地的民眾送上了闔家歡樂、美滿幸福、健康平安的美好祝願,更開啟了一扇扇中西方情感交流、文化交融的窗口,承載數千年中華文明的春節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各國民眾參與其中,共享歡樂。(記者江珍妮、榮嬌嬌、馬丹、朱麗、傅雲威、畢玉明、馮康、張丹妮,報道員胡萌、李斐然)
2月2日,西班牙華僑華人在馬德里市中心的西班牙廣場表演節目。 新華社記者 陳海通 攝
時評:春節,世界文化中的獨特符號
新華社北京2月3日電(記者 丁宜)寅虎歸去卯兔來,四海五湖喜迎春。春節,這一原本屬於中國和東方的節日,伴隨世界文明交融的擴大,以及中國等亞洲國家國際地位、文化影響力的日益增強,正步步走向世界,成為世界文化熔爐中的獨特符號。
春節,日益成為世界與中國拉近距離、共話友誼、深化發展的良機。各國政要們在向中國人民致新春問候時,還表達了鞏固同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共促發展的美好願望。英國首相卡梅倫發自唐寧街10號的春節賀辭中,談到“共同增長的夥伴關係”;遠在埃塞俄比亞訪問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拜年”之際,“期待與中國人民一起,繼續為全球和平與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春節,源自東方,但也給世界其他國家的政治家帶來靈感。克羅地亞總統約西波維奇以兔子作比喻,希望中國兔年能給克羅地亞帶來好運,讓他的國家“以兔子一樣的速度”完成加入歐盟的最後階段談判。
春節,讓世界各地的人們感知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與中國人共享迎春氣氛。在紐約帝國大廈的春節主題櫥窗展前,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中國樂曲聲中,在悉尼市中心高懸的大紅燈籠下,在聖保羅自由區廣場熱鬧非凡的舞獅表演旁,在達累斯薩拉姆的廟會上……濃濃的“年味”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無論地處南半球,還是北半球,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場與春天的“約會”。
2月1日,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的外交官及家屬在春節招待會上表演。中國駐加拿大大使館當晚舉行春節招待會,慶祝中國農曆春節的到來。 新華社發(克裏斯托弗·派克攝)
春節,也見證了華人社會對所在國發展作出的貢獻。無論是澳大利亞總理吉拉德,還是日本首相菅直人、加拿大總理哈珀……都在各自的春節賀辭中高度評價華人對當地社會發展作出的貢獻,以及他們對加強各國同中國友好關係所發揮的特殊作用。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家日益強盛,海外華僑華人貢獻越來越大,各國了解中國、與中國加強合作的願望也越來越強,春節正逐漸走向世界。
春節文化所蘊涵的和諧與喜慶,團聚與親情,如春風般吹拂,為世界文明增添了一道亮色,不僅讓世人感知中華文化的魅力,更推動了文化間溝通與交流,為世界送來和諧、友誼、共進的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