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震災區:重建完成之際謀劃未來生計
新華社四川什邡2月5日電(新華社記者劉欣欣、海明威、葉建平)大年初二,27歲的汶川地震極重災區什邡市馬祖村居民柳波的小飯店依然營業。他獨家秘制的“柳記灌湯鴨”香氣四溢,吸引來不少村民以及外來遊客光顧。
柳波的這個小店為小青瓦、人字頂、白粉墻,和這個村子其他的房屋一樣,都是典型的川西民居風格的建築,整個村落顯得整潔又漂亮。這個在地震中被震毀的小村已經完成了重建,800多戶居民都陸續搬進了新居。
而在不遠處的村文化廣場上,一場熱鬧的馬祖文化廟會正在舉行。人們在舞臺上自編自演歌舞、小品,在廣場周圍,家家戶戶開辦的“農家樂”正在烹飪佳肴,招待外來的遊客。
馬祖村所在的馬祖鎮是佛教禪宗八祖之一的馬道一的故鄉,在地震前,這個村子就因此而聞名。該村自從2009年9月農房重建基本完成、百姓開始陸續回遷之後,民間的馬祖文化風俗又開始在當地恢復傳承,遊客們也紛至沓來。
“重建完成後的馬祖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道路通暢,民居也十分漂亮,更加適合發展旅遊業了。”村支書楊福善對記者説。
實際上,地震之前,在馬祖土生土長的柳波本在外地打工,但是,看到馬祖重建後大力發展旅遊業的機遇,他就乾脆在家鄉開起小飯店。如今,小店生意紅火,家中5口因此全在小店幫忙,而他則計劃在未來開一家更大的飯店。
“拿起鋤頭當農民,放下鋤頭當商人,這就是我們在新年之際為村民謀劃的未來發展方式。”楊福善説。
他介紹説,馬祖村去年已經成功申請到了國家3A級景區,今年,他們要圍繞旅遊業這個主題,充分運用災後重建的完善基礎設施大幹一場。為此,該村還制訂了關於村民創業的獎勵政策。
楊福善説,去年該村的人均收入為9000多元,2009年為7000多元,而地震發生之年的2008年為5000多元,可見村民的收入在持續增加。該村奮鬥目標為5年後使得人均收入達到1.8萬元。
馬祖村為災區群眾謀劃未來生計的舉措只是四川地震災區目前發展狀態的一個縮影。在2010年末四川省宣佈災區重建基本完成之時,這個省已經在著手為災區人民未來的發展之路積極謀劃。
四川省在今年“兩會”上宣佈,2011年將“啟動實施汶川地震災區發展振興規劃”,以著力增強災區可持續發展能力。該省計劃因地制宜加快災區産業發展,突出抓好災區産業園區建設。
在什邡,“北京—什邡産業園”正在建設之中。對口援建的北京市支持建設的這個産業園規劃建設3.17平方公里,計劃吸引各方投資45億元,將集中發展裝備製造産業區、都市産業區、環保新能源産業區三大産業群。目前已有福田什邡專用車項目等大型項目入駐。這一産業園將成為未來什邡發展的亮點。
在極重災區北川縣,完成對口援建的山東省也建起了“北川-山東産業園”,通過積極承接東部産業轉移、促進項目向園區集中,山東在園區內引入山東五大優勢産業,包括電子信息、機械製造、食品藥品加工、新型建材和文化旅遊。園區正式運行後,工業總産值將達20億元,而且還能提供1萬多個就業崗位。
實際上,2010年四川省就已適時把災區重建工作重點轉向災區産業發展、就業促進、扶貧幫困和地質災害治理上來,以此為受災群眾就業、安居,乃至災區的可持續發展尋找解決之道。
目前,四川在災區已新批准設立5個省級開發區,災區現代農業聚集區和綠色經濟示範區也將加快建設。該省還將通過與對口支援省市的長效合作,加快災區産業合作園區建設,增強災區發展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