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吉林白城:"風、水、林"引領乾旱落後地區"三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2月15日電(記者雷中原、王曉明)風害變成財富,風力發電企業爭相涌入;“引嫩入白”工程開建,新增百萬畝水田擺脫靠天吃飯局面;植樹造林100萬畝,荒漠化勢頭將得到有效遏制……走在吉林省白城市的土地上,記者看到,這一昔日的乾旱落後地區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專家認為,白城市通過“風、水、林”三方面,正在實現從傳統能源向綠色新型能源轉變,從靠天吃飯向重要商品糧基地轉變,從“八百里瀚海”向北方生態屏障轉變。通過這些轉變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良性循環,發展綠色新興産業引領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為新時期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

    千萬千瓦風電基地 打造能源産業新支柱

    “隨著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日益短缺,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保障經濟高速增長的重要資源。”白城市副市長徐建軍説,白城作為國家區域經濟重點規劃的能源基地,不僅是東北電網的中部支柱,而且也是東北四省區的電力負荷中心。

    據了解,白城市地處吉林省西北部,科爾沁草原東部,屬大陸季風性氣候,是吉林省風電開發最早的地區,1999年通榆同發風電場3.06萬千瓦並網發電,成為繼新疆、內蒙古等地之後的又一風力發電新興省份。通榆縣能源開發建設局局長葉立兵説,從吉林省範圍看,通榆的風力資源最好,開發歷史最早,發展規模最大。他説:“到2009年底,通榆縣風電並網規模已達到49.5萬千瓦,不僅是吉林省最大的,在全國也是最大的集中連片開發地區之一。”

    日前記者前往通榆縣採訪路上,不時可以看到公路兩側的田野裏整齊地裝備著“大風車”一樣的風電機組。白城市能源産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張曉波説,2010年白城全力推進資源資本化、開發産業化、配套集成化,能源基地加快崛起,風電新增裝機65萬千瓦,新引進西班牙歌美颯、中材、華銳等6戶設備製造企業,形成了風電開發與設備製造産業集群、區域配套、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加大了油氣開發、光伏、生物質能項目推進力度,能源産業規模擴張、領域拓寬、效益初顯。

    張曉波介紹説,從2003年開始,白城將風電場建設列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大産業戰略,到2010年底,全市已有27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規模達到213萬千瓦,白城市已成為東北中部、吉林省西部的綠色能源中心,風電裝機規模位列全國八個百萬千瓦地級市之一。同時,風電設備製造業也從無到有,國內大型風電裝備製造企業紛紛落戶白城。目前全市已有三一風電、華儀風電等16戶風電設備製造企業在白城建廠。

    “下一步將啟動洮南、大安和鎮賚三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籌劃運作超高壓電網項目建設。”徐建軍説,“十二五”期間他們將建成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風、火、光伏、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400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規模達到1000萬千瓦,風電裝備製造16戶企業全部達産,風電産業産值超過兩百億元,風電産業將成為白城市能源産業的新支柱。

    百里提引嫩江水 增産糧食十億斤

    白城市從2005年開始動工建設“引嫩入白”工程,經過兩次提水,三次加壓,明渠、暗渠輸送總長度達數百公里,計劃每年從嫩江引水6.44億立方米,不僅可將100萬畝鹽鹼地改造成水田,每年增産10億斤優質稻米,同時還可恢復濕地生態,緩解人畜飲水、工業用水緊張局面,帶來一系列綜合效益。

    據了解,白城市由於連年乾旱,農業用水量大、廣打抗旱井,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1998年大水以來,白城西部地區地下水已下降5米以上,境內的主要河流霍林河和洮兒河已經斷流,生態環境日趨惡化,水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而嫩江每年220多億立方米水從境內白白流過。

    “引嫩入白工程的展開,使白城徹底擺脫了天不下雨種地難的窘境,新增百萬畝水田,成為吉林省糧食增産潛力最大的地區之一。”白城市引嫩入白管理局局長陳立羽説,引嫩入白工程總投資23.67億元,是一項具有農業灌溉、城市供水、濕地補水、人畜飲水等功能的綜合性水利工程,是吉林省增長百億斤商品糧食的骨幹工程。

    日前記者在前往白沙灘泵站採訪途中看到,工程的輸水總幹渠下窄上寬,底部最窄的地方也有25米左右,據介紹,夏天提水送水的時候,就相當於一條人造河,水量大的時候能達到三四米深。來到白沙灘泵站,記者看到6個大功率的提水泵機組,還有全程微機控制的操作室,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泵站的主要功能是把嫩江裏的水提取上來,然後再通過輸水渠送走。

    到2010年末,引嫩入白主體工程已基本完工,大安灌區部分投入運行,大安和鎮賚項目區整理土地81萬畝。陳立羽介紹説,工程全部完工後,還可恢復濕地42.9萬畝,使葦田和養魚水面各增加10萬畝;直接解決鎮賚城區10.76萬人飲水問題,為沿線農村7.59萬人提供符合標準的飲用水水源;從根本上解決工業園區、白城電廠、鎮賚電廠及城區發展用水問題,每年可提供城市用水量9000萬立方米,為工業發展提供水資源保障;使受益區農民人均增收2700元,使20萬人告別貧困。

    三年造林百萬畝 有效遏制荒漠化

    “土地瘠薄人不飽,大風刮著毛驢跑,誰家需根燒火棍,十里八村不好找。”這是過去對白城市的真實寫照。由於林木稀少,加上濫墾濫牧,天然植被不斷遭受破壞,致使白城市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嚴重,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稱。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1978年國家實施“三北”防護林建設以來,白城市抗風沙、治鹽鹼、植樹造林,局面開始有所改變,但生態環境整體惡化的趨勢並未得到扭轉。白城市林業局局長邱明義説,白城森林覆蓋率低於全國20.36%平均水平8.76個百分點,且分佈不均;據衛星遙感測定,土地荒漠化面積佔全市總面積40%以上,佔全省荒漠化面積76%;荒漠化蔓延每年以1公里速度向中東部發展,嚴重威脅糧食主産區耕地質量,直接危及省城長春市,成為東北地區主要風沙源之一,給我國北方地區和周邊鄰國的生態安全造成一定隱患。

    2009年9月,白城市提出“舉市三年大造林、加快治理荒漠化”,利用2010年至2012年三年時間,植樹造林100萬畝,使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2個百分點,基本消滅荒漠化、鎖住風沙、保持水土、庇護農田,建設吉林西部綠色生態屏障和重要的生態産業基地,基本建成城市園林化、農田林網化、村屯林圍化、庭院林果化、道路林蔭化、濕地景觀化的綠色新白城。

    “2010年全市投入資金3.4億元,到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40萬畝,規模之大、標準之高前所未有。”邱明義説,到目前,白城有林地面積已達485.8萬畝,營造生態草400萬畝,森林覆蓋率11.6%,初步形成了帶、片、網,喬、灌、草相結合的防護林體系框架,基本結束了過去“三刮四種,沙進人退”的歷史,自然環境面貌得以明顯改觀,對農牧業生産和人們生活發揮了重要的生態屏障作用。

    “新思路帶來新變化,新轉變迎來新發展,白城的面貌正在發生巨大轉變。”白城市市委書記姜志瑩説,2010年白城市實現GDP430億元,同比增長19%,全口徑財政收入31億元,同比增長34%,主要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新高。專家認為,逆境突破謀發展,白城市充分結合自身特點大力調整産業結構,以綠色新興産業崛起引領發展方式轉變,逐步形成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良性循環發展,對新時期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發展具有積極借鑒意義。

 
 
 相關鏈結
· 受持續乾旱影響 山東經濟林受旱面積達1100萬畝
· 華北、黃淮等地降水趨於結束 氣象乾旱有所緩和
· 我國中東部地區再迎雨雪 乾旱區大部又逢"甘露"
· 兩部門召開華北、黃淮氣象乾旱對農業影響會商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