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十二五”期間將加強“富民興邊”交通建設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2日   來源:新華社

我國“十二五”將加強“富民興邊”交通建設
——來自怒江大峽谷交通調研的報道

    新華社北京2月22日電(記者 林紅梅)兩岸高山對峙,谷底水流湍急,出門溜滑索,種地像攀岩。春節剛過,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翁孟勇率調研組沿著綿延300多公里的怒江大峽谷,冒雨調研滇西南地區的交通狀況。以怒江交通建設為標誌,我國“十二五”農村公路建設將重點向中西部地區的老、少、邊、窮地區傾斜。翁孟勇在怒江表示,要通過修建邊境公路,為邊境地區富民興邊奠定騰飛的基礎。

    怒江人民的期盼

    汽車在怒江大峽谷半山腰的一條狹窄公路上行駛,車輪左側是萬丈深淵。時而可見,鐵索橫跨怒江兩岸,外出的百姓從索道上溜過。

    在瀘水縣稱桿鄉拉古瓦底村,當地百姓把翁孟勇一行圍了起來。一位傈僳族婦女對翁孟勇説:“希望政府能給我們修一座橋,我家就能買拖拉機,把甘蔗拉到山外賣,送孩子上學也方便。”

    在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當地醫生鄧前堆從江對岸滑過來,鄧前堆常年滑索道來往于江兩岸,給百姓看病。他對翁孟勇説:“希望政府能給修一條可以跑汽車的吊橋,最起碼,有一座能過人和馬的吊橋。”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州委書記段躍慶介紹,怒江大峽谷兩岸居住著傈僳、獨龍、怒、藏、普米等十多個少數民族共50多萬百姓。像這樣的溜索,在怒江上共有32對,是當地百姓過江的主要交通工具。

    溜索濃縮著當地交通的變遷。雲南省公路局局長呂雲鋒告訴記者:“解放前,溜索由竹子製成,容易斷掉;解放後,溜索由藤條製成,也不太安全;近年來,國家花錢把溜索全部改成了鋼鐵溜索,每條投資6萬元,定期檢查溜索和百姓手中索具的安全性能,百姓掉進江裏的事不再發生。”

    作為世界第三大峽谷,怒江數千年處於原始封閉的狀態,境內沒有一條公路,運輸靠人背馬馱。1954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成立後,黨和人民政府把改變閉塞落後的交通狀況作為邊疆建設和邊防鞏固的頭等大事來抓。段躍慶介紹,到“十一五”末,全州公路通車里程達4060公里。其中,進入怒江的碧江至貢山公路全長近156公里,是我國最艱巨的公路工程之一。施工者腰係安全帶,沿壁而下,似壁虎般貼在岩上,硬是從怒江大峽谷的半山腰掏出了一條路,修路過程中,死亡88人,傷殘135人。

    但是,與1.4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相比,這些公路不僅數量少,而且等級差。段躍慶介紹,全州有兩個車道的二級公路只有107公里,能夠錯開兩輛車的三級公路只有135公里,其餘都是無法錯開車的四級以下公路。全州至今沒有國道,沒有高速公路,沒有鐵路,沒有機場,沒有水路。進出怒江只有一條單一的公路省道228,80%為無法錯開車的4級以下路面。

    調研組一行的車隊,途中數次因兩車迎頭,無法錯開車而停滯。

    資料顯示,怒江已經發現各種礦藏28種,蘭坪鉛鋅礦探明儲量亞洲最大,怒江還擁有世界級的水電、生物和旅遊資源。

    在貢山縣木臘溜索處,一群當地婦女冒雨過江。翁孟勇仔細地幫一名婦女把編織袋挂好。婦女溜過江去,衣裙飄飄,雖是好看,翁孟勇卻感到一陣心酸。一名男青年指著對岸的家告訴他:“我們建房子用的水泥,牛,豬,都是用溜索溜過江的。小孩和老人過江,也是如此。”

    段躍慶説:“路的盡頭,就是運輸的盡頭。重重大山的阻隔,使怒江人守著‘金山’,望天興嘆,全州4個縣全部是國家級貧困縣。”

    向難啃的“硬骨頭”進軍

    “讓邊境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裕,是國家穩定和國家安全的基石。”翁孟勇在調研間隙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這次調研,就是具體研究邊境地區交通情況和對策。

    “十一五”是我國農村公路發展史上發展成效最大的時期。中央五年對農村公路建設投入資金達1978億元,全社會共投資農村公路9500億元。

    但我國邊境地區,不少地方集老、少、邊、窮于一體,交通如同怒江的狀況。資料顯示,到去年底,全國仍有1200個鄉鎮、12萬個建制村不通瀝青(水泥)路,其中,90%集中在西部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

    翁孟勇指出,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等一系列會議對“十二五”期間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十二五”農村公路仍將得到大發展。交通運輸部已經確定,將堅持工作力度不減、資金支持力度不減。

    與“十一五”不同的是,“十二五”期間農村公路建設的重點更明晰。翁孟勇説:“我國多數邊境地區因地方財力有限,無力依靠自有力量建起公路。怒江州就是這樣的典型例子。進出怒江大峽谷的唯一公路省道228,沿中緬邊境線北上,佔中緬邊境線的20%。這條路繼續向北延伸,是第二條進藏大通道。”

    內蒙古、新疆、西藏、黑龍江、吉林等邊境地區,都存在這樣的典型問題。這些地區的公路,既是富民興邊的戰略大通道,也多數地形險峻,修路困難,是交通建設最難啃的“硬骨頭”。

    我國今後五年的交通建設,將向這些“硬骨頭”發起衝擊,將公路修進大山深處,大漠腹地。

    把好事辦好

    怒江州對於發展交通要求迫切。段躍慶説,“十二五”全州把突破交通“瓶頸”作為主攻方向,計劃建設一縱一橫兩條幹線公路,四條環線公路,一座大橋,一個機場,索道全部改建成橋梁,全州29個鄉鎮全部通柏油路。

    但是,錢從哪來?段躍慶説:“怒江地方財力弱,貸款難,還貸難,希望國家對以上建設項目給予支持。”

    除怒江的32對溜索外,怒江州內的瀾滄江、獨龍江上還有10對溜索橋。段躍慶希望:“1至2年內把42對溜索全部改建成橋。”

    雲南省副省長劉平指出:“我們有必要歷史性地結束怒江百姓溜索過江的歷史。其中,福貢縣石月亮鄉拉馬底村溜索改建橋可先建,雲南省會盡力籌措一部分資金。”

    “站在溜索邊,我感到了一種責任。”翁孟勇説,“要把溜索改橋作為‘十二五’開局怒江交通建設的重中之重。建議馬上啟動拉馬底村的索改橋項目,在害扎自然村建人馬吊橋,在拉馬底行政村建設汽車吊橋,以此作為三江上溜索改橋的示範工程。”

    調研組裏的專家測算,修一座汽車吊橋約需500萬元投資,修一座人馬吊橋需近200萬元投資。

    翁孟勇分析指出:“調研組發現村落很散,多數自然村只有兩三百人。建議當地政府對索改橋進行統籌規劃,與農村新家園建設結合起來,不是一條索道就新改一座橋。比如,可否把分散的自然村組集中起來,建設一個新的行政村,然後修建一座橋?”

    翁孟勇強調,索改橋必須統籌規劃,量力而行,不能一哄而上。既不能過重增加財政負擔,更不能向農民攤派,切忌搞任何形象工程。

    劉平要求雲南省馬上組織工作組,一個月後拿出拉馬底索改橋的方案,報給交通運輸部,爭取儘快開工。以此為示範,摸索出統籌解決怒江群眾過江交通的良策。

    對於怒江州內“一縱一橫”兩條主幹線,翁孟勇表示,進藏的省道228要進行升級改造,改成有兩條車道的二級公路。其中,最窄處的福貢至貢山27公里無法錯開車的卡脖子路段,儘快進行加寬改善,加上護欄,避免車輛掉進江裏。

    州長侯新華是當地的一名少數民族幹部。他激動地説:“作為一名怒江人,我感到振奮。”

 
 
 相關鏈結
· 畫出邊境民族地區的絢爛彩虹——興邊富民十年記
· 廣西開展邊境3-20公里興邊富民行動建設大會戰
· 廣西啟動邊境3-20公里興邊富民行動基建大會戰
· “興邊富民”行動發展西藏邊境地區的特色經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