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努力攻克教育改革發展八大難題——訪教育部部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2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努力攻克教育改革發展八大難題
——訪教育部部長袁貴仁

    新華社北京2月24日電(記者 吳晶 劉奕湛)從“入園難”到“擇校熱”,從“學生減負”到“高考改革”,從“職業教育”到“創新人才”,從“師德建設”到“教育投入”……都是人民群眾非常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

    24日在京舉辦的熱點問題形勢報告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圍繞教育的八大熱點問題,一一闡述了“怎麼看”和“怎麼幹”。

    破解“入園難”抓住四關鍵

    記者:《教育規劃綱要》實施以來,中央和地方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關鍵環節是抓哪些方面?

    袁貴仁:首先是資源。按照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要以啟動實施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為抓手,通過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鼓勵社會力量多種形式辦園,增加城鎮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同時,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去年國家已投入5億元在中西部10個省區啟動“中西部農村學前教育推進工程”試點。

    二是教師。從來源上,要辦好中等幼兒師範學校和高等師範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設一批幼兒師範專科學校,探索初中畢業起點五年制學前教育專科學歷教師培養模式,將義務教育階段富餘教師經選拔培訓合格後轉為幼兒教師。在培訓方面,三年內要對1萬名幼兒園園長和骨幹教師進行國家級培訓,各地五年內對幼兒園園長和教師進行一輪全員專業培訓。在待遇方面,要完善落實幼兒園教職工工資保障辦法、專業技術職稱(職務)評聘機制和社會保障政策。

    三是投入。學前教育不是義務教育,需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會舉辦者投入和家庭合理負擔的投入機制。

    四是管理。要規範辦園,分類治理,督促整改,妥善解決目前存在的無證辦園問題,嚴防事故發生。今年將出臺《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工作規程》,制定學前教育收費管理辦法。

    減負要“旗幟鮮明”但不能概念化

    記者:最近在美國出版的《虎媽戰歌》一書引發了關於中西方學生負擔的熱議。中國孩子何時才能告別沉重書包?

    袁貴仁:各地各校做了很多努力,但減負仍是困擾基礎教育發展的頑疾。再難再複雜我們也要旗幟鮮明、持之以恒、下大力氣推進減負,尤其是小學生的減負工作。

    必須明確減負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各級政府及教育部門要把減負作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要調整教材內容,科學設計課程難度。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和學校進行排名。今年要研究制定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指導意見,發佈新修訂的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全面啟動義務教育階段教材修訂並計劃于2012年秋季使用。

    學校除了嚴格執行課程方案,不得增加課時和難度外,還要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減少作業量,嚴格控制考試次數,不得將各種等級考試和競賽成績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廣大家長也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共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

    但減負不能概念化,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要給學生留下更多了解社會、思考和動手的時間,去學習探討感興趣的東西。

    把差學校變好,縮小校際差距

    記者:我國義務教育已實現了“不花錢、有學上”,但一些大中城市的擇校和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上學問題還比較突出,怎麼辦?

    袁貴仁:“擇校熱”的解決之道是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也就是要加強薄弱學校建設,把差學校變好,縮小校際差距。

    今年將制定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指導意見,出臺督查、考核和評估辦法,教育部將與各省(區、市)以備忘錄形式,確定各自任務,督促各地落實均衡發展責任。要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積極推行縣域內教師合理交流。制定並執行把優質高中招生名額合理分配到初中的政策。通過學區化管理、集團化辦學、結對幫扶等模式,發揮優質學校的示範引領作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要建立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發展機制。一方面要根據城鎮化進程、新農村建設和人口流動狀況,合理規劃學校佈局,另一方面要在財政撥款、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繼續向農村傾斜。2010年,中央已投入83億元實施“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

    還要切實落實“以流入地政府管理為主和以公辦中小學為主”的政策,確保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鼓勵和支持各地研究制定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流入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同時,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建立健全農村留守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和動態監測機制。

    發展職業教育關鍵在提高吸引力

    記者:發展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在“十一五”時期的亮點,但目前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仍然不強,怎樣進一步推動?

    袁貴仁: “十一五”期間職業教育向社會輸送的4216萬畢業生廣受歡迎,這表明不斷提升的人才質量是職業教育吸引力的根本所在。今後要進一步加大投入,加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和頂崗實習,提高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完善就業準入制度。

    目前我國20%的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享受免學費政策,今後還要進一步擴大免學費範圍,完善相關資助政策。要擴大、暢通職業教育畢業生繼續深造的途徑和渠道,使學生深造有機會、發展有空間、進步有盼頭。還要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加大對技能型人才特別是有突出貢獻高技能人才的宣傳表彰力度,推動全社會形成行行出狀元的良好氛圍。

    高考改革要解決“考什麼、怎麼考”

    記者:關於高考改革的呼聲從未停歇,甚至有人提出高考是素質教育的絆腳石,應該廢止,高考要怎麼變?

    袁貴仁:確立全國統一高考制度,特別是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通過高考為國家選拔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經過多年探索,我國高考制度不斷得到完善。目前,大家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就是高考制度可能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最可行的制度,因此必須堅持。而且,高考與素質教育並不矛盾。推進素質教育不是要不要考的問題,而是要解決考什麼、怎麼考的問題。我們要通過改革,探索考試內容、考試形式與素質教育要求有機結合。

    今年將成立國家教育考試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考試招生改革方案,指導改革有序推進。具體步驟是:一要完善多渠道升學途徑,探索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逐步改變“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二要完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為高校招生選拔錄取提供依據。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取自主錄取、推薦錄取、定向錄取、破格錄取等多種錄取方式。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試的辦法,克服“一考定終身”的弊端。三要深化考試內容和形式改革,完善國家考試科目試題庫。逐步實施普通高校和高職院校分類考試,以不同標準選拔不同人才,解決高考與素質教育的銜接問題。

    還要完善高校招生名額分配方式,進一步清理規範升學加分政策,建立健全考試招生信息公開制度和誠信體系,促進高等教育入學機會公平,程序公正,過程公開。

    鼓勵各類高校各安其位、各盡其能、各得其所

    記者:我國高校“千校一面”,人才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飽受質疑,當前高等教育最迫切的改革任務是什麼?

    袁貴仁:最迫切的任務是提高質量。我們將修訂發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設置管理辦法,統籌各類人才培養。要對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高校予以重視支持,鼓勵支持各類高校各安其位、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辦出水平、辦出特色。要建立合理的評估指標體系,在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的同時,還要強化政府對高校的評估評價。要加強教學基本數據信息庫建設,發佈教育教學質量報告。把教學作為教師考核的首要內容。

    必須指出,創新人才培養並非一朝一夕,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多的財力、更多的精力深入研究、開展試點、紮實推進。著力構建高校與高校、高校與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行業以及國內高校與國外高校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目前,有關部門、機構和高校已開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綜合改革試點等工作。今年還要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開展創新人才培養綜合試驗。

    實施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註冊試點

    記者:我國有1500多萬教師,如何管理好這支龐大的隊伍,使他們達到“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素養和標準?

    袁貴仁:今後要實施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註冊試點,建立“國標、省考、縣聘、校用”的中小學教師職業準入和管理制度。要加強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建立健全師德考評和獎懲制度,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績效考核、職務聘任和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

    要繼續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和免費師範生教育試點工作,緩解農村教師短缺問題。大力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建設高素質的高校教師隊伍。深入實施“中小學教師國家級培訓計劃”,以農村教師為重點,對全國1000多萬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

    對長期在農村基層和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教師,要在工資、職務(職稱)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去年,中央財政已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開展中西部農村學校教師週轉宿舍建設試點。今後還要開展農村教師特殊崗位津貼改革試點。

    今年還將出臺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嚴肅查處學術不端行為的實施方案。

    把教育經費籌好管好用好

    記者:到2012年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産總值比例4%的目標關係著億萬學生的“讀書錢”,這個目標能如期實現嗎?

    袁貴仁:為實現4%的目標,國務院有關部委已密集出臺關於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制度、進一步加大地方財政性教育經費投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撥款水平等7項政策措施。現在關鍵是各級政府要切實把這些政策落到實處。近年來,我國教育的社會投入絕對數不斷增加,但佔教育總投入的比重卻有所下降,我們還要充分調動全社會辦學積極性,擴大社會資源進入教育的途徑。

    籌錢的同時還要把錢用好,要補短板,把財政投入和政策關注優先指向發展水平相對滯後的區域,要促公平,投向促進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的領域,要提質量,在教學投入、人才培養和教師隊伍建設等方面加大投入。

    我們還要完善制度,加強監管,注重提高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如設立高等教育撥款諮詢委員會,建立預算管理機制;推行高校總會計師制度,促進財務管理專業化;成立國家教育經費監管中心,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嚴肅查處腐敗行為。

 
 
 相關鏈結
· 人口計生委與世界銀行合作完成中國兒童教育報告
· 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地採取措施促進學前教育的發展
· 全國新聞戰線專項教育活動:讓虛假新聞無處遁形
· 教育部:加強校企合作推動中國工程教育長期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