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2月27日電(記者章苒、岳德亮)四通八達的公交客車每15分鐘一班,刷公交IC卡全程只需1元——過去只有城市才有的公共交通,現在已經通到了浙江嘉興的行政村。
據了解,嘉興城鄉公交過去的票價,從3元到6元不等。農民進城往返一趟,無論是乘車還是騎摩托車,都要花上至少十元路費,出行成本很高。
“城市公交站與站之間平均距離是個位數,而城鄉公交平均20公里,總距離也更遠。”嘉興市公路運管處處長陳連根説:“為了體現公交的公益性,實現城市和農村一體化,必須要讓農村公交和城市公交一個價,而這項民生工程,就由政府統一進行財政補貼。”
據了解,浙江省交通部門平均每年投入50億元用於農村公路建設,目前,全省班車建制村通達率達到91%,城鄉客運一體化率達到45.7%,全省已經有1800余萬農民享受到與城裏人接近的出行方式。
事實上,浙江省已經連續五年確保財政支出增量的2/3以上用於包括農村公路和農村公交在內的民生工程建設。五年間,浙江省財政用於民生的支出累計達7595億元,年均增長21.1%。
“連續五年如此,表明浙江真正實現了向‘民生財政’的實質性轉變,公共財政盡最大努力惠及浙江百姓。” 浙江省財政廳廳長錢巨炎説。
打造“民生財政”,是該省在“十一五”之初就定下的目標。2006年,該省新增財力用於民生的比例達到72%。
民生投入沒有因為經濟形勢和發展壓力而動搖,2008年,儘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這一比例依然達到72.2%。
據統計,2010年浙江省財政總收入、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2005年的2.3倍、2.4倍。其中,稅收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94.5%,地方財政收入佔財政總收入的比重達到53.3%。由於財政收入繼續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6.3%,新增財力用於民生的比例也提高到75%。
錢巨炎説,五年來,浙江省不斷完善保障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制定了實施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低收入群眾增收行動計劃,把為民辦實事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解決就業、就醫、就學、社保、住房、交通、公共安全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
據了解,“十一五”期間,浙江省社會保障支出累計超過1583億元,年均增長16.5%;省財政對欠發達和海島等市縣轉移支付1135億元,年均增長28.6%;全省財政共投入新農村建設資金3202億元,年均增長24.8%。
五年來,浙江財政用於城鄉促進就業支出達47億元,完成686萬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在全國率先實行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和課本費,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免除借讀費,年人均收入4000元以下家庭子女就讀中等職業學校學費免除。
此外,城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人均20元以上。新農合人均籌資達到185元以上,其中各級財政補助129元以上;率先實現城鄉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全省所有低保、五保和“三無”對象等特殊困難救助對象實行零起點按比例醫療救助。
據了解,目前在全省4800多萬人口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已從制度上覆蓋3300萬農村居民,包括外來務工人員在內的城鎮職工也有了醫療保障。同時推進的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則覆蓋了餘下的數百萬名無任何勞動關係的城鎮“社會人”、老人與未成年人。全省醫保已從制度上覆蓋到每一個角落。
據了解,浙江省計劃到2011年,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提高到95%以上,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力爭達到70%。
在養老保險方面,浙江已經開始從“子女養老”向“政府養老”轉變。從2010年1月開始,全省590萬60周歲以上城鄉居民,都可以領到由財政支付的每月不低於60元的基礎養老金。據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提供的數字,全省每年用於社保體系建設的財政資金達到300億元,這項支出自2002年以來年均增長22.2%。
浙江省計劃到2012年,基本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這個省近年來根據流動人口為數眾多、人口老齡化等特點,研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進勞動保障制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