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3月6日電(記者 于瑤)在寧夏中南部貧困地區,有很多人生活在乾旱缺水、交通不便的大山裏。為了徹底解決中南部地區的生産、生活、生態問題,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在原有移民工程的基礎上,今年啟動寧夏“十二五”最大的民生工程,舉全區之力實施35萬人生態移民工程,從根本上挖掉寧夏窮根奔小康。
生態移民開啟寧夏脫貧路
望著已經裂縫的土坯老屋,46歲的同心縣田老莊鄉梁家川村農民馬克明心裏有些不捨,因為過不了幾天他就要和村裏其他9戶人家一樣,從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搬到150公里外黃河岸邊富饒的城市青銅峽去了。
馬克明説:“我們這個地方幾乎十年十旱,每年外出打工賺的錢還得拿出很大一部分來拉水吃。對我來説,只要是能喝上自來水,種上水澆地,就心滿意足了。”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寧夏就先後組織實施了吊莊移民、“1236工程”移民、易地扶貧搬遷移民、中部乾旱帶縣內生態移民等,累計異地搬遷66萬人。越來越多的農民第一次走出大山,過上不再被缺水所困擾的生活。近30年的移民史,就是一部寧夏不斷探索從根本上實現中南部脫貧致富的歷史。
寧夏中南部的西海固地區,貧困面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歷史上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是全國農村貧困地區中的特困地區。由於自然條件差、資源匱乏、歷史欠賬多等原因,寧夏中南部地區目前還有100余萬扶貧對象,其中35萬人居住在山大溝深、交通不便、生活生産條件極差的不適宜居住、不適宜發展的地方。因此,自治區黨委、政府果斷決策,繼續探索和創新移民扶貧模式,全面啟動35萬貧困人口生態移民工程,幫助他們發展致富,確保與全國、全區人民同步進入小康。
為了科學統籌生態移民工作,今年2月份,寧夏還專門成立了自治區移民局,管理全區的移民事務,服務全區移民群眾。同時,全面負責全區歷次移民工程的後續管理和服務工作,解決歷史上移民遺留的問題。
移民要“搬得下,穩得住、能致富”
生態移民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關乎寧夏發展穩定的政治工程。寧夏的移民實踐證明:移民搬遷必須解決好移民住房、農田水利、勞務産業、特色産業、公共服務、生態建設等諸多問題。否則,即便是把農民從大山中搬出來,他們無法找到新的生産生活方式,一些人還是會跑回去,正在恢復的生態就會重新被破壞。
據自治區移民局介紹,生態移民工程將高度重視“三生”問題,讓移民富起來,讓村莊美起來,讓生態好起來。一是給移民配套耕地、大棚等生産設施,強化對移民現代農業生産技術和勞動技能培訓,幫助移民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二是給移民建房的同時,配套建設自來水、沼氣、學校、衛生室、農家店、科技服務站、文化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改善移民生活條件。三是對移民遷出地實施生態恢復工程,使貧困人口從中南部地區轉移出來,從而讓遷出地的生態得到徹底地“休養生息”。
寧夏紅寺堡區是全國最大的生態移民扶貧開發區,也是一個移民開發脫貧致富的成功典範。10年前的紅寺堡還是“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天上無飛鳥,地上石亂跑”的荒漠,現如今崛起成為寧夏中部乾旱帶上的明珠,一個個城鎮拔地而起,來自寧夏、陜西、甘肅等省區的20萬移民在這裡落地生根,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誰也無法想象,短短十年時間,紅寺堡竟然有了現代農業、新型工業,還成了一個生態城市。紅寺堡區黨委書記南武徵説,近年來,紅寺堡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産業、設施農業、經果林和規模養殖園區,使農民的人均收入從不足500元增至3500元。此外,紅寺堡還形成了以煤炭資源開發利用、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為主的新型工業經濟,實現了從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轉變。截至目前,紅寺堡已搬遷安置20萬移民,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2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近1000平方公里,林木、植被覆蓋率分別達39%和75%,生活環境得到根本改善。
紅寺堡移民的成功經驗,將在寧夏新的生態移民工程中得到推廣和創新。據自治區生態移民規劃,到2015年,全區移民完成搬遷安置任務,移民生産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初步形成以特色種養收入為基礎,勞務收入為主體的新格局。到2020年實現脫貧致富,移民人均收入和安置區公共服務能力接近或達到全區平均水平。
寧夏繪就35萬移民新藍圖
寧夏圍繞“水源、生態、開發、特色、轉移”五個重點,按照“人隨水走,水隨人流”的思路,採取整村搬遷、集中安置的方式,優先將居住在偏遠分散、生態失衡、乾旱缺水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到有水、靠路、近城的地方,實現“山內問題山外解決,山上問題山下解決,面上問題點上解決”,通過勞務輸出和異地教育的方式,實現異地安家、異地創業、異地致富、異地發展。
據了解,寧夏為35萬貧困人口生態移民工程繪製了宏偉藍圖:規劃建設移民住房7.9萬套407.5萬平方米;規劃開發農田25.5萬畝,改造農田32.6萬畝;採取勞務産業技能培訓等措施,促進移民到沿黃經濟區、重點城鎮、工業園區、産業基地務工就業;規劃發展設施農業4.6萬畝,養殖暖棚1.6萬座,特色種植業53.5萬畝,大力發展移民安置區設施農業、特色農業;在移民安置區統一配套建設水、電、路、氣、通訊、商貿等基礎設施和教育、文化、衛生、廣播電視等公共服務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