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全國綠化委員會發佈2010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3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2010年中國國土綠化狀況公報
(2011年3月12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發佈)

    2010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國土綠化部門及社會各界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全國綠化委員會第二十八次全體會議精神,努力克服乾旱、低溫、洪澇等災害影響,採取有力措施,紮實推進造林綠化,取得顯著成績。

    一、全民義務植樹蓬勃開展

    領導示範帶動不斷加強。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日,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北京市義務植樹活動。胡錦濤總書記指示:“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對於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生態文明、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科學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持之以恒地把這項活動開展下去,動員全社會為建設祖國秀美山川作出不懈努力,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優美宜居的生活環境。”植樹節前後,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共和國部長、百名將軍相繼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地方各級黨委、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帶頭參加義務植樹。

    宣傳發動不斷深入。4月1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召開第28次全體會議,部署全民義務植樹和國土綠化工作。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河南省人民政府成功舉辦第二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充分展示和宣傳國土綠化取得的新成就,激發了人們參與生態建設的熱情。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國務院三峽辦、全國政協人資環委、重慶市人民政府、中國綠化基金會共同發起“綠化長江、重慶行動”,廣泛發動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綠化長江、保護三峽。各地相繼召開動員會,明確目標,發出號召,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義務植樹活動。江蘇提出“綠色江蘇”的建設目標,遼寧發出“大幹四年,綠化遼寧”,黑龍江發出“用三五年的時間綠化龍江大地”的號召;福建開展了以“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海西”為主題的“四綠”工程建設;廣西開展了“綠滿八桂”春季植樹大行動;山東開展“打造綠色黃河,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主題義務植樹活動;浙江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千校萬人同栽千萬棵樹”活動;甘肅各級綠委組織植樹節大型主題宣傳諮詢活動,出動宣傳車,設立諮詢點,懸挂義務植樹橫幅,發放綠化科普讀物。

    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各地高度重視建章立制,改進、加強義務植樹管理。截至2010年底,全國已有天津、內蒙古、新疆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頒布了義務植樹條例或管理辦法。北京市制定實施了《義務植樹責任區和基地管理辦法》、《義務植樹登記考核管理辦法》和《義務植樹驗收管理辦法》,有力推動了首都義務植樹向形式創新、內容豐富、管理規範邁進。湖南省財政廳制定印發《義務植樹綠化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鞏固完善義務植樹以資代勞制度。浙江各地相繼出臺林木綠地認建認養辦法。陜西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古樹名木保護條例》。湖北省政府制定頒布《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河北、河南、四川建立健全義務植樹登記考核制度,西藏堅持義務植樹檢查驗收制度。甘肅、貴州、青海推行義務植樹目標責任制,山西簽訂古樹名木保護責任書。內蒙古建立“義務植樹周”制度。黑龍江實行義務植樹“包栽、包活、包管護”責任制。山西省大力推行“一礦一企綠化一山一溝”、“挖一噸煤栽一棵樹”等以煤(礦)補林做法,積極引導和組織資源型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以出資或承包荒山的方式參與造林綠化。

    實現形式不斷創新。江西、廣東等省一些地方將盡責形式拓展到義務從事綠化宣傳教育活動、單位節日擺花、屋頂綠化、購買碳匯、捐贈綠化資金、門前“三包”、社區綠地管護、古樹認養,以及修林道、打防火隔離帶、造林整地、育苗、林木撫育和管護等方面,實現形式更加豐富,地點、時間更加靈活,方便了廣大適齡公民參加義務植樹。上海市開展了“共建綠色家園、同慶世博盛會”、“綠化你我陽臺、扮靚幸福家園”等義務植樹主題活動,使綠化“進社區、進校區、進營區、進園區、進村宅、進樓宇”。吉林、安徽、山東等地將義務植樹與部門綠化、重點生態工程、城鄉綠化,以及植紀念樹造紀念林、共青團保護母親河行動、婦聯三八綠色工程建設等相結合,加強義務植樹基地建設和管理,拓展義務植樹載體。

    據統計,2010年全國共有5.90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26.03億株。截至2010年底,累計有127億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植樹589億株。

    二、林業重點工程造林成效顯著

    各級林業部門緊緊圍繞林業“雙增”目標,以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為龍頭,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動力,以機制創新為重點,以興林富民為目標,積極組織,週密部署,上下聯動,整體推進。大力開展荒山造林、四旁植樹,以及特色經濟林、碳匯林、能源林基地建設,加強優質鄉土和珍貴樹種培育,全年完成造林面積592.25萬公頃。

    2010年長江流域防護林工程完成造林11.60萬公頃,工程區水土保持、水源涵養,減少滑坡、泥石流等生態防護功能逐步提高。沿海防護林工程完成造林23.15萬公頃,對颱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防護能力將不斷增強。珠江流域防護林工程完成造林6.75萬公頃,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步伐進一步加快。太行山綠化工程完成造林3.39萬公頃,加快了土石山區植被恢復。“三北”防護林建設工程完成造林85.79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現在的12.4%。天然林保護工程營造公益林85.3萬公頃,森林資源呈現恢復性增長。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造林43.70萬公頃,工程區植被蓋度明顯增加。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完成造林16.87萬公頃,治理區域生態狀況得到初步改善。退耕還林工程造林78.33萬公頃,退耕地造林保存率達99%。速生豐産用材林基地建設工程初步形成我國南方、中東部和東北地區三大用材林産業帶。平原綠化工程促進了農村生活和農業生産條件改善以及糧食等農作物穩産高産。

    三、城市綠化穩步推進

    各地認真編制綠地系統規劃、城市森林建設規劃,強化綠線管制,深入開展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城市森林和園林綠化建設,積極開展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區、縣、鎮)創建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城市綠化發展,人居環境改善。全國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面積已達149.45萬公頃、綠地面積133.81萬公頃、公園綠地面積40.16萬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8.22%、綠地率34.1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0.66平方米。同時,各地根據地域特色,建設了一大批高質量的公園綠地、城市片林和林蔭大道,加強了城市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截至2010年底,共設立了63個國家重點公園和41個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各地、各部門積極開展綠化先進創建工作,助推城鄉生態文明建設。2010年表彰了335個全國綠化模範單位(城市21個、縣89個、單位225個)。截至2010年,命名了180個國家園林城市、7個國家園林城區、61個國家園林縣城、15個國家園林城鎮,以及22個國家森林城市。

    四、部門綠化紮實開展

    中央直屬機關、中央國家機關綠化委員會積極組織各直屬機關開展義務植樹和庭院綠化美化活動。中直機關全年新建綠地12萬餘平方米,改建綠地20萬餘平方米。中央國家機關通過城鄉手拉手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積極支援首都郊區綠化和新農村建設。

    交通運輸系統通過加強領導、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創新機制、加強管護,2010年新增公路綠化里程17.04萬公里。累計實現我國公路綠化194.33萬公里,其中,國道綠化12.99萬公里,公路宜綠化路段綠化率91.2%;省道綠化23.08萬公里,綠化率86.4%;農村公路(縣、鄉、村道)綠化155.13萬公里,綠化率53.9%;各類專用公路綠化3.1萬公里,綠化率56.7%。高速公路已基本實現綠化。

    鐵道系統以加強管護、鞏固成果為重點,深入開展鐵路沿線植樹造林,鞏固提高造林綠化水平,改善沿線生態環境。2010年在全國鐵路沿線共栽植喬木647.5萬株,灌木8626.2萬株。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創新高。目前,已實現綠化達標的宜林線路3.43萬公里,佔宜林線路的74.40%。

    水利系統全面加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林建設,2010年完成湖泊、水庫周邊綠化3900公頃,累計綠化湖泊、水庫周邊1.03萬公頃;江河沿岸綠化長度5300公里,累計綠化江河沿岸長度5.07萬公里。

    全國綠化委員會與教育部門共同發起了“弘揚生態文明,共建綠色校園”活動,組織開展了“我為氣候變化植棵樹”和“生態文明從我做起”的徵文比賽活動,組織開展了綠色文明校園創建活動,掀起了綠化美化校園的高潮。各級各類學校將國土綠化、森林防火、生態文明教育等內容滲透到教學過程,開展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植綠護綠、保護生態主題實踐活動。

    農墾系統實行農場領導幹部任期綠化目標責任制,分解落實造林綠化任務,充分利用農場閒置土地資源,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據統計,全年新建農田林網5.68萬公頃。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裝警察部隊狠抓綠化宣傳、監督指導、配套建設,營區綠化、“三荒”造林同步推進。2010年創建全軍綠色營區、生態營區120多個,完成“三荒”造林2.67萬公頃。義務出動兵力、車輛、機械、工具,積極支援駐地生態建設。北京軍區在內蒙古商都義務植樹、成都軍區組織“百萬民兵綠化長江”、貴州軍區助推貴畢公路沿線綠化等,受到當地人民群眾好評。

    各級共青團開展形式多樣的綠化活動,倡導青少年愛綠植綠護綠。全國綠化委員會、共青團中央繼續開展保護母親河系列活動,各地積極響應。遼寧省共青團組織開展青少年“綠化遼西北荒山”植樹行動;黑龍江共青團在植樹月組織全省青少年造林1333.33公頃;江蘇開展“共建青奧林,綠滿新江蘇”主題活動,200余萬青少年參與植樹。

    各級婦聯組織圍繞綠色主題,精心設計具有鮮明特點的活動,調動廣大婦女綠化美化的積極性。陜西省婦聯先後組織婦女開展建設“三八綠色工程”、“山川秀美巾幗工程”、“十萬農家女創建婦字號林果業示範基地”、“媽媽環保示範林”等。截至2010年底,全省累計有近百萬人次參加,植樹1200萬株,庭院綠化12.25萬公頃。

    石油、石化、冶金、煤炭等行業把綠化美化、節能減排、生態建設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企業整體形象的一項重要工作,堅持把造林綠化完成情況作為考核各單位領導業績的重要內容。在積極組織單位職工參加義務植樹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廠區、礦區、生活區綠化和礦山復墾造林力度,不斷提高綠化種植、養護和管理水平,一些企業成為當地綠化的排頭兵。

    五、草原建設效果明顯

    實施草原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西南岩溶地區草地治理和遊牧民定居等草原保護建設工程項目。工程區草原植被呈現良性恢復勢頭,植被蓋度、高度、産草量明顯提高,草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國累計種草保留面積2266.67萬公頃,草原圍欄面積7333.33萬公頃,禁牧休牧輪牧草原面積1.07億公頃。與非工程區相比,草原保護建設項目工程區草原植被蓋度平均提高12個百分點,高度平均提高41.8%,鮮草産量平均提高50.5%,可食鮮草産量平均提高56.6%。

    六、自然保護區和濕地建設取得新成績

    進一步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截至2010年底,全國林業自然保護區(包括森林生態系統、濕地生態系統、荒漠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類型保護區)2035處、面積1.24億公頃,佔國土面積的12.87%。這些自然保護區有效保護了我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對維護生物多樣性發揮了重要作用。

    野生動物拯救保護領域進一步拓展。對8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實施野外巡護和生境優化,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外種群穩中有升。繼續強化大熊貓、朱鹮、金絲猴、鶴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人工繁育,250多種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種群持續擴大,又有一批麋鹿、野馬放歸自然。野生動物馴養繁殖監管進一步強化。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受到重視和加強,蘇鐵、蘭科植物等瀕危野生植物的野外回歸試驗項目繼續推進。

    荒漠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治理紮實推進。編制完成相關規劃,積極推進國家級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建設和區域性防沙治沙工作。完成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監測。有效應對重大沙塵暴災害,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損失。制定出臺《關於進一步加快發展沙産業的意見》,科學指導和規範沙産業健康發展。以履行《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為平臺,積極開展合作與交流。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全國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37.28萬公頃。

    濕地生態系統保護恢復取得進展。實施《中國濕地保護工程實施規劃(2005—2010年)》,建立中央財政濕地保護補助專項資金,大力建設濕地公園,加強規範化管理,廣泛開展濕地保護宣傳教育,認真履行《濕地公約》,不斷完善濕地保護體系建設,有效改善生態脆弱和退化濕地的生態狀況。2010年全國新增國家濕地公園45處。目前,全國已建立國家濕地公園145處,國際重要濕地37處,1820萬公頃、50.3%的自然濕地受到有效保護。

    七、森林、草原保護得到加強

    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取得新進展。進一步落實了重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地方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雙線”責任制,加強責任兌現檢查。開展聯合檢疫執法行動,形成聯防聯控有效機制,建立了突發林業有害生物週報制度,測報準確率達85%以上。重點加強了松材線蟲、美國白蛾、鼠兔害和薇甘菊等重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松材線蟲病首次呈現縣級疫點數量減少趨勢,擴散蔓延得到初步遏制。積極推進新型草原鼠蟲害防治生態治理技術,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殺蟲劑,大力推廣人工招引粉紅椋鳥、牧雞牧鴨、招鷹養狐等鼠蟲害天敵控制技術。2010年全國主要林業有害生物發生面積1198.93萬公頃,防治面積829.67萬公頃,其中無公害防治654.80萬公頃。防治草原鼠害666.67萬公頃,防治草原蟲災400萬公頃,治蟲滅鼠減少直接經濟損失約16億元。

    森林、草原防火能力得到提升。面對極端天氣造成的嚴峻形勢,各地認真落實森林防火責任制,完善應急預案,強化工作督導,深化部門合作,全面加強森林防火、撲火能力建設。森林火災次數、受害森林面積、人員傷亡,與2009年同比分別下降13%、1%和2%。全年新建草原防火指揮中心3個、草原防火物資儲備庫(站)26個。年均建設邊境草原防火隔離帶3000公里。

    林地資源保護制度進一步完善。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2010-2020年)》、《長江上遊、黃河上中游地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實施方案》、《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二期實施方案》,為保護和拓展林業發展空間奠定了堅實基礎。森林採伐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全國森林採伐限額制度執行情況繼續好轉。頒布實施《草原徵佔用審核審批管理辦法》。

    保護森林、草原執法有力。開展“春季行動”、“冬季行動”、“嚴打整治行動”等專項行動,掛牌督辦重大案件。全年共受理破壞森林和野生動物案件19.8萬起,打擊處理違法人員36萬人次,維護了森林資源安全和林區社會穩定。認真貫徹實施草原法,不斷加大草原執法監督力度,加強對草原徵佔用、藥材採挖、礦産開採等管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活動對草原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破壞。2010年全國各類草原違法案件發案2.05萬起,立案1.95萬起,結案1.91萬起,結案率98.2%。

    八、造林綠化政策機制不斷完善

    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效顯著。據統計,全國有1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完成了集體林地明晰産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截至2010年底,確權集體林地1.62億公頃,佔總面積的88.6%,其中已發林權證面積1.34億公頃,7260多萬農戶拿到了林權證,3億多農民直接受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使農民成為山林主人,廣大農民育林護林積極性空前高漲。

    造林綠化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加大。啟動造林、林木良種補貼試點,安排資金5.15億元,加強良種繁育、荒山造林和跡地人工更新。擴大了森林撫育補貼試點範圍,中央財政補貼資金從5億元增加到20億元。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中央財政對屬於集體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標準由每畝每年5元提高到10元,當年撥付補償資金75.8億元,比2009年增長44%。啟動實施了濕地保護財政補助,加大了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補助力度。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穩步推進,公益林保費補貼比例提高到50%,與中國人保財險公司簽訂了《共同推進森林保險框架協議》。林權抵押貸款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涉林貸款規模超過1000億元。

    各地對造林綠化的投入顯著增長。遼寧省投入造林綠化資金165.8億元,比2009年增加1.4倍。重慶市投入133億元,其中社會投入42億元,佔全市造林綠化總投入的36.7%。河南省政府明確規定,從2008年起五年內省級財政安排的林業生態建設資金不低於年度一般預算支出總額的2%,2010年全省完成投資96.42億元。江蘇省工程造林每畝投入基準水平達到3000元以上。湖南省採取多種方式增加造林綠化資金投入,僅“三邊”(城邊、水邊、路邊)造林綠化資金就達到18億多元。陜西各地從本級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於造林綠化,廠礦企業也列出專款開展周邊環境綠化,千方百計加大投入。雲南省加大森林撫育和低産林改造力度,全年地方各級財政投入資金1.32億元。海南省等地在國家每畝造林補助200元基礎上,省、市(縣)財政增加配套資金每畝100-200元。

    2010年國土綠化雖然成績顯著,但與建設生態文明和改善人居環境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面臨著諸多問題和困難。我國現有宜林地4400多萬公頃,自然條件大都比較差,造林綠化難度大。同時,國土綠化體制機制障礙仍未消除,資金投入嚴重不足,企業和群眾開展造林綠化的內在驅動力不夠。新造林地後期撫育管護亟待加強,造林綠化基礎設施薄弱。我國仍然是一個缺林少綠的國家。生態問題依然是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最突出的問題,生態差距仍然是我國與發達國家最為顯著的差距,生態建設仍將是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最為緊迫的任務。

    2011年是我國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30週年,做好全年國土綠化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深入貫徹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2020年比2005年森林面積增加4000萬公頃、森林蓄積增加13億立方米的奮鬥目標,按照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依靠人民群眾、依靠科學技術、依靠深化改革,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和部門綠化,統籌推進城鄉綠化,紮實推進林業重點生態工程建設,著力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切實加強自然災害防控,不斷強化森林草原保護,全面完成國土綠化建設任務,以優異的成績紀念全民義務植樹運動開展三十週年,向中國共産黨成立九十週年獻禮!

    備註:公報中涉及的全國性統計數據,均未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

 
 
 相關鏈結
· 晉各地圍繞五項重點構架省級造林綠化工程新佈局
· 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加快國土綠化 護衛生態安全
· 首都綠化美化總結表彰暨動員會召開 建宜居之都
· 遼寧省林業廳公佈今年秋冬季造林綠化工作情況
· 黑龍江省全年造林綠化477萬餘畝 超額完成計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