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太原3月21日電(記者 劉雲伶)剛剛過去的寒冬,太原市第63中學的學生們沒像往年那樣受凍。因為他們已從取暖設備年久失修、走風漏氣的舊教室,搬進了配有地暖的新校舍。
過去的校舍存在很多安全隱患,教學樓內欄杆鬆動、樓道狹窄,教室裏墻皮脫落、墻縫遍佈,“新校舍消除了我的心腹大患。”校長史建如説。
和史建如一樣,因為新校舍而感到安心的教職工、學生和家長還有很多。2008年7月以來,山西在全國率先啟動並完成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兩年改造中小學校9729所,改造面積2224.5萬平方米。
一些基層教育界人士欣喜地發現,校舍安全工程的綜合效應也在逐步顯現,大量高質量新校捨得投入使用,使優質教育資源得以擴大,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教育均衡發展。
前所未有的“三最”工程
“校舍不僅關係教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更關乎師生的生命安全。”山西省教育廳廳長李東福説,因為地震多發、校舍危房數量大,校舍安全工程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山西在中小學校建設方面資金投入最多、建設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的“三最”工程。
“要將學校建成最安全、學生家長最放心的地方。”山西省省長王君承諾。2008年7月,山西啟動校舍安全工程,經排查鑒定,全省16988所中小學校、4256余萬平方米建築物中,危房面積多達2000多萬平方米。
根據預算,完成改造任務共需投入171億元,全省共規劃改造學校9483所,校舍面積2068多萬平方米,一半以上校舍被列入改造範圍。
此時正逢金融危機和山西産業結構大調整,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山西省通過政府投入、社會和企業捐資、撤並的中小學校舍處置所得資金等多渠道籌資70余億元,並向國家開發銀行貸款100億元用於工程實施。
如何籌措配套資金,成為擺在各地政府面前的突出難題。
大同市廣靈縣縣委書記劉振國説,作為年財政收入不到8000萬元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廣靈兩年來通過壓縮公用經費及各種會議開支、減免工程相關費用等方式籌措資金1億多元。
如今,廣靈縣不但完成了所有中小學校舍改造、修建,還新建4所高標準寄宿制學校。
每棟建築物都有“專屬”技術路線
忻州市第六中學原教學實驗樓被鑒定為D級危房,忻州市投資335萬元對其重建。學校總務主任郝潤根説,新校區的建築設計、結構形式和安全防護構造措施等,都按“專屬”技術路線進行施工,尤其是在抗震加固方面提高了構件抗震承載力,增強了結構的變形能力。
“每所學校、每棟建築物都有量身定做的技術路線。”李東福説,山西省採取制定技術細則、專家全程“把脈”等舉措,以技術保質量。
山西省專門制訂了《山西省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新建改擴建維修與加固技術導則》,明確有關技術標準和規範,為各地工程實施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在此基礎上,山西各地以建設、地震、國土、水利、消防等專業部門為技術主導,並請專家全程介入,為每所學校和每棟建築物分別制定加固改造方案,設計和實施低成本高質量的相應技術“路線”,保證項目選址、勘探、設計、施工的高質量。
為保校舍質量“生命線”,各地從技術入手,妙招迭出。
太原市成立校舍安全工程專家諮詢委員會,聘請原省建設廳總工程師謝敏生等9位太原建築領域經驗豐富的老專家擔當委員,為工程技術“把脈”。
運城市鹽湖區聘請多位資深專家,根據不同個體工程的實際情況,研究確定抗震加固工程的具體可行性方案,內容涵蓋大到墻體加固,小到預製板下角鋼、疊合層處理等。
忻州市召開校舍加固工程研討會,組織專家解答施工技術問題,開展技術培訓,提高了工程建設專業化水平。
新校舍初現大效應
高平市昔日的北詩鎮中學被當地人謔稱為“野中”:地處荒野,沒有圍墻,只有幾排平房。而今,佔地31畝的新校園裏,教學樓佔地4000平方米,宿舍樓和綜合樓均為2000平方米。學校的老師們説:“學校現今是全鎮最好的建築。”
這是校舍安全工程成果的一個縮影。隨著大批硬體“過硬”的新校舍陸續投入使用,工程的綜合效應初顯。
“沒有後顧之憂,我就可以把精力都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地處城鄉接合部的太原綜合高中副校長翟海錄説,以前校舍全是磚混結構,頂層是預製板,他時常為維護校舍而頭疼。加固後,僅外墻就比原來厚了幾十厘米,再也不用為校舍裂縫等問題大傷腦筋。
山西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任月忠認為,隨著新校捨得逐步投入使用,優質教育資源得以放大,為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硬體改善,讓薄弱學校向好學校邁進了一大步。”太原市教育局長馬兆興説,太原市39中因教學條件落後,近年來生源少而差,改造後學校容量由400人提升至1200人。
馬兆興説,教育不均衡主要表現為佈局不合理,城鄉學校、優勢學校與薄弱學校、企業回歸學校與其他學校之間的辦學條件差距過大,初中和職業教育水平較低。“校舍安全工程使這些問題有望得到初步解決。”
太原市安全工程項目學校中,縣區學校佔88%、薄弱學校佔78%、企業學校佔14%。馬兆興告訴記者,校舍安全工程使這些學校的辦學條件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