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3月27日電(記者羅布次仁、尕瑪多吉)在西藏各地以各種形式隆重慶祝“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之際,西藏自治區主席白瑪赤林27日發表電視講話稱,“從歷史來看,西藏今天的繁榮發展來之不易,維護好西藏穩定發展的局面是西藏人民最根本的願望。”
1959年3月28日,國務院發佈命令,決定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行使西藏地方政府的職權,領導西藏各族人民一邊平叛一邊進行民主改革,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使百萬農奴和奴隸獲得了人身自由,分得了土地,享有法律所規定的政治權利,成為國家的主人和西藏的主人。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3月28日設為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以紀念西藏百萬農奴翻身獲得解放。
“西藏各族人民永遠銘記這一天!”白瑪赤林説,半個多世紀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無私援助下,西藏各族幹部群眾團結奮鬥、開拓進取,建設社會主義新西藏的偉大事業取得了輝煌成就。“十一五”時期,西藏始終堅持中央關於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和方針政策,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子,大力實施“一産上水平、二産抓重點、三産大發展”的經濟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抓發展,千方百計惠民生,旗幟鮮明反分裂,各項事業都取得了長足發展。
據統計顯示,西藏全區生産總值先後突破300億元、400億元、500億元大關,2010年達到507.5億元,年均增長12.4%;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累計達到1656億元,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突破。2010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318.7元,是2005年的近兩倍。各級政府部門深入實施農牧民安居工程,惠及27.5萬戶、143萬農牧民。截至2010年底,西藏總人口達到293萬人,是1959年的2.4倍;人口預期壽命由舊西藏的35.5歲,增長到現在的67歲,增加了近一倍。
與此同時,西藏城鄉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全國率先實現覆蓋城鄉的免費義務教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目標順利實現;率先實現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全覆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了城鄉全覆蓋。目前,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大保險和社會救助、救濟等為主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
白瑪赤林指出,西藏今天取得的這些成就來之不易。然而,長期叛逃的達賴集團,披著“民族、宗教、人權”的外衣,頑固堅持圖謀“西藏獨立”、分裂祖國的反動立場,數典忘祖,罔顧歷史,顛倒黑白,搗亂破壞,妄想推翻人民政權,復辟其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的黑暗統治,重新騎在西藏人民的頭上作威作福。他説:“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螳臂擋車,終將失敗!西藏的天永遠是西藏人民的天,鮮艷的五星紅旗將永遠飄揚在雪域高原!”
今年是“十二五”時期的開局之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白瑪赤林強調,西藏各級黨委、政府部門要緊緊抓住發展和穩定這兩件大事,積極推進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凝聚全區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開創新局面,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上邁出新的更加堅實的步伐。
促發展惠民生聚人心 西藏全力推進文化發展繁榮
今年的春節和藏曆新年期間,各種文藝演出基本覆蓋了西藏全區的每一個偏遠鄉村,讓雪域高原的人們飽享了一道道文化大餐。進入“十二五”開局之年,西藏自治區黨委、政府首次召開全區文化發展大會,專題研究部署文化發展大計,出臺首個《關於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定》。圍繞把西藏建設成重要的中華民族特色文化保護基地的目標,西藏全面啟動文化興區、文化強區、文化富區、文化穩區的戰略,推進西藏由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發展強區的跨越。 >>>詳細內容
特寫: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新年第一天
新華社西藏山南3月5日電(記者陳寂、文濤)5日是藏曆新年正月初一。地處西藏山南地區乃東縣的克松村,陽光普照,人群穿梭。村民身穿新衣,手捧“切瑪”盒(五穀豐收鬥),走親訪友,互致新年祝福。
“切瑪”是雕刻了五彩花紋的木盒,左右分別盛放炒麥粒和拌有酥油的糌粑,其上插著染成紅、黃、綠、青四色的青稞穗和麥穗,象徵吉祥與豐收。跑“切瑪”,是藏族群眾新年頭一天必須完成的習俗:一個人抱著五穀豐收鬥,另一人端著青稞酒壺,共同前去鄰居家串門,相互敬獻哈達,互敬“切瑪”,並唱歌跳舞。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