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傳染病防治
——我國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成果顯著
新華社北京3月29日電(記者 黃小希)這是一場向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結核病等重大傳染病的宣戰。
這是一次與“偷襲”人類的新發突發傳染病的較量。
“十一五”期間,投入總經費約34億元的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凝聚起一支近萬人的科研隊伍,圍繞“艾滋病、病毒性肝炎和結核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等目標,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形成了一批産品——
DNA/複製型痘苗病毒疫苗已完成1b期臨床試驗,正在籌備Ⅱ期臨床試驗,在臨床試驗人群中,兒童艾滋病病死率由2003年的38.8/100人年降低到目前的0.71/100人年;
成人艾滋病一線治療方案付諸實施,副作用顯著降低,費用僅為進口藥物方案的十二分之一;
60微克的高劑量乙肝疫苗研製成功,一針注射的效果可達80%以上,可用於流動人口乙肝的控制,有望大幅降低乙肝的新發感染率;
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治療性疫苗“乙克”已在2010年底完成符合國際規範的Ⅲ期臨床試驗;
成功研製出系列結核病診斷産品,顯著提高了結核菌檢出率,並縮短了檢測時間,使結核病缺乏有效診斷的局面得到初步改觀……
一方面,國家佈下了防控艾滋病等傳染病的“天羅地網”;另一方面,科技的突飛猛進,為有效降低一些重大傳染病的發病率和病死率提供了重要支撐。
數據表明,在各相關部門的相互配合下,我國累計治療的艾滋病病人突破10萬人,病死率從2008年的16.1/100人年下降到2009年的13.5/100人年。
中國性病艾滋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專家邵一鳴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艾滋病上升的迅猛勢頭得到了充分遏制,2010年底前將感染者控制在150萬人的目標已經實現。
在結核病防治方面,根據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傳染性肺結核患病率為66/10萬,較2000年的169/10萬下降60%以上。
與此同時,通過專題研究、建立實驗室網絡、公用技術平臺、産學研用聯盟、傳染病防治綜合示範區等形式,我國形成了多方聯動的網絡化技術保障體系,初步建立了重大傳染病防控科技支撐體系。
據科技部重大專項辦介紹,傳染病監測技術平臺有效促進了監測與檢測技術由國家向地方的轉移,實現監測能力由點到面的提升。綜合防治示範區初步實現了各類資源的區域性集中,部署了5個綜合示範區和10個單病種現場研究課題,基礎條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在約2000萬人口的區域內重點開展了基線調查、電子檔案建立等基礎性工作,加大了綜合防控措施的實驗力度。
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防治重大專項帶來的不僅是應對“傳統”傳染病的水平進一步提高,還推動了新發突發傳染病應急能力的顯著增強。
回眸過去5年,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蜱咬病”“超級細菌”……這些過去不為人知或者鮮為人知的名詞相繼闖入大眾視野。中國疾控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得益於傳染病檢測技術平臺項目,我國形成了由14個牽頭實驗室、77個合作實驗室和240個哨點醫院組成、跨區域、跨部門的傳染病監測網絡實驗室,這使我國在遭遇新發突發傳染病時,不再打“無準備之戰”。
人們清楚地記得,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突然來襲,正是72小時成功研製出診斷試劑使我國迅速具備了應對疫情的“武器”。隨即成為在世界上第一個成功研製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國家,為我國控制大流感疫情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鋻於我國在流感監測和檢測等方面能力的提升,以及對我國在流感大流行中應對能力的肯定,世界衛生組織將我國國家流感中心任命為全球第5家、發展中國家首家全球流感參比和研究合作中心。
在“十二五”開局之年的春天,好消息又一次傳來。我國首次在世界上證實“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的病原為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這一發現,確定了在我國部分地區所發生“蜱咬病”的元兇。
“新布尼亞病毒的發現,是繼SARS冠狀病毒發現以來全球在病原學研究領域中的又一個重大突破,得到了國際科學界的重視和認同,表明我國病原學及新發傳染病的研究達到一個更高水平。”中國疾控中心主任王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