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青海省軍區組成六支隊伍支援玉樹災後恢復重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0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西寧4月8日電(樊永強、魏春、黃振寧)4月8日一大早,玉樹縣結古鎮民兵應急連民兵扎西開上自家的農用小貨車來到同村村民仁青卓瑪家,開始裝載物資。今天,他要和其他4名民兵幫助仁青卓瑪一家從現在的臨時住地,搬遷到扎西科賽馬場的居民集中安置點。

    根據玉樹災後重建工作安排,結古鎮居民在4月底前要全部搬離地震破壞區。像扎西這樣在自己搬遷的同時,無償幫助孤寡老人和失去勞動力的村民搬遷的民兵隨處可見。

    玉樹抗震救災結束後,青海省軍區作為一支永不撤離災區的救援隊,立即轉入災後重建工作。根據重建階段任務特點,省軍區科學籌劃,把所屬各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統一編組為“宣講隊”“服務隊”“醫療隊”“轉運隊”“巡邏隊”和“保障隊”等6支隊伍,以有力行動打響災後重建持久戰。

    為給災後316個重建項目提供建築用地,受災群眾從2010年9月下旬開始陸續向扎西科、巴塘等新的規劃安置點搬遷。然而,不少居民因擔心宅基地劃分、財産損失統計等問題,遲遲不願搬遷。

    青海省軍區發揮藏族民兵與群眾感情相通的優勢,及時組織17支民兵宣講隊採取“一兵勸導一戶,一戶影響一片”的做法,既向住戶耐心解釋有關政策規定,又向施工單位詳細説明當地民風民俗,協調搬遷安置工作。玉樹、稱多、曲麻萊等縣人武部出動民兵3000余人次、車輛85臺次,連續奮戰半個月,在扎西科等安置點搭建帳篷400余頂、活動板房200余間,為受災群眾建起過渡時期“新家園”。

    突如其來的災難給群眾心理造成較大創傷,面對滿目瘡痍的家園,不少人對未來生活失去信心。青海省軍區從全區範圍內挑選出36名具有法律、心理專業背景的幹部和120名語言通、情況熟、善協調的藏族民兵,組成30多個服務小分隊,採取分片包乾的辦法,積極做好親人遇難、身體受傷、財産受損群眾的思想穩定工作,撫平他們的心靈創傷。

    63歲的藏族老阿媽文卓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兒子,無依無靠的她一度産生輕生念頭。服務隊得知後,每天輪流陪老阿媽聊天、散步,幫老人打掃衛生、挑水、撿牛糞,引導她要開心生活,逐漸使老人走出了心理陰霾。

    據統計,在災後一年時間裏,服務隊共走訪慰問了5000余名受災群眾,散發傳單2000余份,並送去了價值30多萬元的衣物、食品、取暖設備等生活必需品。

    應急救援任務結束後,大批外地醫療隊撤離災區。作為一支在省內有著良好口碑的搶險救災專業分隊,青海省某預備役旅醫療防疫分隊除了繼續在災區定期巡診外,還選派業務精、能力強的64名預備役官兵分8批前往災區開展醫療衛生扶貧工作。他們不僅給玉樹縣醫院贈送了心電圖機、手術器械等醫療設施,還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指導,並協調12名醫護人員免費到西寧學習進修。

    大半個冬天都在玉樹度過的預任軍官張冰告訴記者:“這裡雖然條件艱苦,但我深感使命光榮,我們有義務幫助災區的同行更好地為群眾的生命健康履職盡責。”

    玉樹位於青藏高原腹地,災後恢復重建物資運輸任務艱巨。青海省軍區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協調解放軍總後勤部青藏兵站部某汽車團和蘭州軍區聯勤某分部汽車團研究制定了《玉樹災後重建物資運輸後勤保障方案》,專門調配運輸車輛600臺隨時做好應急保障準備。截至目前,這支轉運隊伍已完成600余噸災區急需物資的運輸任務。

    治安聯防巡邏員、義務消防監督員、重要點位執勤員……在今天的玉樹,由1200多名民兵預備役人員組成的多支巡邏小分隊,已覆蓋災區所有安置場所,他們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秩序,晝夜守護救災物資和受災群眾的財産安全。

    通天河大橋是通往玉樹災區的必經之路。為了保護好這條“生命線”暢通,通天河守橋民兵班每天都會對橋體和過往車輛進行一絲不茍的檢查。

    站在淩空30多米高的大橋上執勤,守橋民兵們佇立在刺骨的寒風中,個個精神抖擻。藏族民兵尕吉坦言:“沒有這座橋,重建物資就不能及時送到災區。為了建設新玉樹,為了群眾早點過上好日子,我們苦點累點不算啥。”

    千里運輸線,千里保暢通。從西寧到玉樹,全長80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214國道沿線,分佈著青海省軍區所屬的花石峽、清水河等4座兵站。為了解決軍地運輸單位途中遇到的困難,青海省軍區指示各兵站全力做好過往車隊的食宿、衛勤、油料、停車等各項保障。據統計,自2010年以來,各兵站已累計接待了過往人員3萬多人次。

 
 
 相關鏈結
· 青海省要求全力做好今年玉樹災後重建啟動工作
· 青海省玉樹地震災後重建春季復工拉網式檢查推開
· 北京對口援建青海玉樹83個項目2011年將全部開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