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4月13日電(記者王敏)13日,“2011’海峽兩岸工會論壇”在北京舉行。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豪在論壇上建議,兩岸工會要組織動員更多的工會幹部和職工參與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潮流中。
當日,來自海峽兩岸工會和勞動界的350多位代表,圍繞“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工會作用:組建工會和促進就業”這一主題,廣泛交流、深入研討,共商繼續推動兩岸工會及勞動界交流合作。
陳豪在論壇上介紹了大陸工會圍繞依法推動企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依法推動企業普遍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目標開展的各項工作。他説,近年來,大陸工會大力推動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小企業以及公有制企業建立工會,廣泛組織農民工、勞務派遣工加入工會,工會組織網絡不斷健全。工會始終把促進就業再就業問題擺在突出位置,積極開展各種技能培訓促就業活動。
“‘十二五’時期兩岸經濟合作領域將更加廣闊,工會組織應發揮自身優勢,繼續為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貢獻力量,繼續為加強兩岸職工技術技能交流提供服務,繼續為完善兩岸工會交流機制共同努力。”陳豪説。
中華兩岸勞動關係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姚江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經濟合作是兩岸面對全球化浪潮下必然的趨勢。兩岸企業與職工日益頻繁交流,兩岸工會必須要發揮更大的作用保障職工的權利並協助加速兩岸經貿發展的速度。”
“大陸工會在促進職工就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學習。”姚江臨説,兩岸經濟條件相互依存,加上文化背景相同,ECFA簽訂後可望促進兩岸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經濟資源順暢對等並加速流動。下一步要促進兩岸職工交流,建立兩岸跨領域的互助機制,攜手共進。
台灣海峽兩岸勞工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侯彩鳳在論壇上表示,工會作為勞工代言人,應該把握兩岸産業融合的契機,建立制度化的交流合作形式,進一步推動密切兩岸經濟合作,切實維護兩岸職工權益。
據悉,此次論壇得到台灣工會的積極響應,報名人數達到200多人。台灣主要的全島性工會、主要縣市和主要産(職)業工會都派代表參加。兩岸工會向論壇提交了57篇論文,逾21萬字。
記者了解到,在京期間,台灣工會和勞動界代表還將參觀宋慶齡紀念館和“孫中山文物展”;到國家博物館觀看“復興之路”展覽;到北京現代汽車集團進行交流。同時,青年代表還將參加“綠色工作、綠色生活——關愛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主題的兩岸青年工會幹部聯誼活動。論壇結束後,台灣代表們還將分三路分別前往武漢、南京和杭州、上海等地,參觀辛亥革命舊址、上海世博園等。
此前,全國總工會與台灣工會和勞動界于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共同舉辦了四屆“海峽兩岸工會論壇”。兩岸工會圍繞“和平、發展、工人權益”“三通與工會作用”“國際金融危機與工會作用”以及“兩岸經濟合作與工會作用”等主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和深入研討,使兩岸工會及勞動界之間的交流合作跨上了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