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讓文化開掘出新價值--推進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27日   來源:人民日報

改革體制,讓文化開掘出新價值
——推進我國文化體制改革又好又快發展

    對中國電影産業來説,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電影開啟票房“百億時代”;對中國出版領域來説,2010年是突飛猛進的一年。我國新聞出版總産出達到13000億元,圖書出版品種和總印數、日報總發行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對於中國國有文藝院團來説,2011年同樣非凡而艱巨。截至第一季度,全國514家國有文藝院團完成或正在轉企改制,演藝市場一片繁榮。

    大發展來自大變革。無論是新聞出版、廣播影視還是國有文藝院團;無論是公益性的文化事業,還是經營性的文化産業;無論是跨地區合作、上市融資,還是集公共傳播、信息服務、文化娛樂於一體的“三網融合”多媒體平臺……我國文化建設正在經歷一場波瀾壯闊的深刻變革。

    這是文化體制改革帶來的新變化。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進,開創了文化發展繁榮又好又快的新局面。

    改革是體制進步的方式,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動力

    哪有改革,哪就有發展的新局面

    “轉企前大家對轉企改制的理解是抱有懷疑的,曾有過一些疑慮‘人往哪去,錢從哪來’。”4月19日,面對部分全國政協委員的集體考察,中國東方演藝集團中國歌舞團團長劉江坦率地説。

    帶著對未來發展的擔心、帶著對前途的迷茫,2009年,劉江和他的同事走入改革大潮。“這一年的轉企改制,讓我們走上了一條充滿前途和希望的道路,中國歌舞團的精神面貌與改企前完全不一樣了,2010年演出179場,觀眾達170萬,很多演員的年收入超過了20萬。員工的錢包鼓起來了,真正成了集團的主人。”劉江説。

    這樣的事例在全國不勝枚舉。“哪有改革,哪就有發展的新局面。”這是劉江和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全體員工的體會,也是多年來我國文化發展實踐的經驗總結。

    近年來,我國文化體制改革步伐明顯加快。從2009年8月南京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至2010年7月青島會議,我國文化體制改革進入加快推進、全面開展的新階段。

    哪有改革,哪就有新開拓。2010年,我國步入世界影視生産大國行列——電影産量已突破526部,位居世界第三,票房突破100億元,“十一五”年均增幅超過30%。電視劇産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影視動畫實現跨越式發展,2005年至2010年,電視動畫産量分別為4萬、8萬、10萬、13萬、17萬、22萬分鐘。

    哪有改革,哪就有新發展。全國目前已有514家國有文藝院團轉企改制,2003年到2008年僅有52個院團轉制,2009、2010兩年即達到409個,2011年第一季度即新增53家,近兩年轉制院團的數量為過去6年總和的9倍。在一般院團中,不僅市場基礎較好的歌舞團、雜技團進行了轉企改制,話劇、曲藝、地方戲曲等國有文藝院團也積極面向市場尋求發展。

    哪有改革,哪就有新局面。經過新聞出版體制改革,到目前,全國10多萬家國有印刷複製單位、3000多家國有新華書店全部轉企改制;581家圖書出版單位中,除軍隊系統出版單位和少數擬保留公益性的以外,中央各部門各單位、地方、高校出版社都已轉企改制;已有1251家非時政類報刊出版單位轉制和註冊為企業法人。在此基礎上組建了100多家報刊集團和出版傳媒企業集團。特別是組織實施了一系列惠民工程,其中農家書屋工程累計投入資金60多億元,建成農家書屋39萬家,惠及幾億群眾。

    衝破傳統體制,搶佔信息傳播陣地

    文化從“大”到“強”的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浙江磐安縣是一個中藥材集散地,偏僻山區尖山鎮的一位農民到鎮新華書店小連鎖店,想買一本中藥材鑒別方面的圖書。該店已有6000多個圖書品種,但沒有藥材鑒別類的書。於是這家連鎖店的經營者通過計算機平臺遠程查詢縣新華書店和省新華書店總部的庫存,檢索到《中藥材經驗鑒別手冊》,隨即添訂進貨。第三天,這位農民拿到了從總部庫房配送的圖書。

    這樣的事例每天都在浙江新華書店眾多農村小連鎖店發生。農村讀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與城市一樣的出版物資源,新華書店打開了發行通道,小連鎖用一間店面、一台計算機串起了一個農村出版物流通大市場,創造了一個多贏的農村出版物流通新格局。

    小連鎖是渠,出版物發行是流,有了現代流通業作為基礎,有了政府的推動力,渠道拓寬了,流量加大了。從2004年全省不到10家的鄉鎮網點開始,2009年起小連鎖得到了迅速發展,數量、形態、規模都有了很大突破。到2010年,全省小連鎖已經發展到171家。小連鎖從鄉鎮小店向城鎮、社區、學校、超市、大型商場擴展,從二十幾平方米的單間小店到1500平方米的賣場,在架圖書品種從3000到20000種,呈現出網點眾多、形態多樣、規模各異、品種豐富的態勢。

    這僅僅是我國圖書出版發行體制改革的一個縮影。無論是農村廣播電視“全覆蓋”,還是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的“免費時代”;無論是國有新華書店系統的全面轉制,還是國有電影製片企業繼續向集團化、公司制的邁進;無論是電臺、電視臺制播分離改革加速,還是中國文化走出去的戰略轉型,我國文化事業走向繁榮、文化産業逐步壯大的過程,也正是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過程。實踐證明,衝破傳統體制機制制約,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必須以發展為主題,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改革目標明確了,我們的事業才會走向興旺。

    文化建設從“大”到“強”的目標,正在一項項具體的舉措中逐步體現。

    牢牢把握文化發展主動權,抓住機遇,開拓進取

    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不斷抒寫文化建設新篇章

    人們欣喜地看到,從沿海到內地,從東部到西部,各地牢牢把握文化發展主動權,不斷提高推動文化科學發展的能力,文化體制改革的熱潮正在向縱深挺進。

    ——從文化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是安徽省提出的安徽崛起“四大跨越”目標之一。2008年以後全省文化産業增加值迅速超過汽車工業,遠遠高於同期全省GDP增長速度,徽文化的品牌走出安徽,一戲兩山響徹華夏,合肥文化體制改革經驗全國矚目,入選“2009年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經驗100例”,安徽的新媒體、新業態,特別是動漫産業的發展後來居上,走出了一條具有安徽特色的跨越式發展道路。

    ——電影《唐山大地震》在全世界掀起觀影熱潮,僅國內票房收入就近7億元;電視劇《為了新中國前進》、《廣府太極傳奇》等不斷熱播;京劇《響九霄》榮獲“文華獎”特別獎……近一年多來,是河北30多年來文化精品創作最多、影響最大、回報最高的一年,而這正是文化體制改革帶來的“燕趙雄風”。

    ——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上,廣東一舉奪得11個“文華獎”,佔全國獲獎劇目的1/6,“硬實力”與“軟實力”的比翼雙飛,令人們對“今日嶺南”刮目相看。7年前,中央確定廣東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綜合試點省”,啟動了廣東建設“文化大省”的車輪。隨後,廣東文化建設風生水起,文化産業單位數、從業人員數、營業收入、總資産等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即使2009年遭遇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廣東文化産業依然逆勢飄紅,實現增加值2149億元,連續第七年名列全國榜首。

    ——這是一張傲人的成績單: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成為我國第一家資産、銷售雙超百億的出版傳媒集團;江蘇演藝集團成為我國第一家年經營收入超億元的演藝企業;江蘇廣電集團2010年創收61.1億元,躍居全國省級臺第一;江蘇廣電網絡公司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廣電網絡互聯互通、全程全網……這一切匯集到一處,就是江蘇省文化産業連續5年30%左右的高增速,江蘇已成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的領跑者。

    ——2009年,陜西省完成省級文化單位特別是經營性單位體制改制,涉及出版、發行、電影、文藝院團等14家文化單位;2010年,完成市級文化體制改革任務,截至年底,各市22家文藝院團、11家電影公司、12家電影院完成轉企改制,19家電臺、電視臺完成制播分離改革,11家黨報完成發行體制改革。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把握文化發展主動權已經成為各個行業、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的共識。作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作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文化,正在開掘著新的價值。

    今天,我國文化建設正迎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的一系列有利條件已經具備。站在“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的起跑線上,我們期待,改革先鋒們將抓住機遇,開拓進取,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造文化藝術建設的新輝煌。(記者 李舫)

 
 
 相關鏈結
· 外宣辦舉辦發佈會介紹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有關情況
· 文化體制改革在重點領域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和進展
· 黑龍江考察團赴內蒙古學習文化體制改革發展經驗
· 吉林省2010年全面完成中央部署文化體制改革任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