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2日電(記者丁銘 鄧華)眼看就要春耕了,可內蒙古自治區西遼河流域的許多農家仍然存了很多玉米。難道是這裡的農民惜售嗎?不是,是他們把過去集中冬春兩季賣糧改為全年賣糧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內蒙古通遼市農業局副局長張連宇為記者揭曉了答案。原來,通遼市近年來依託豐富的玉米資源,加快了畜牧養殖和玉米加工業發展,使農民所産玉米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因此農民們不再急於售糧,而是加工企業什麼時候需要他們就什麼時候賣。
位於西遼河流域的通遼市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近年來玉米種植面積在1500萬畝左右,是國家重要的玉米商品糧基地。2010年,全市玉米播種面積1582萬畝,佔糧食播種面積的83%,糧食産量75.5億公斤,位於內蒙古第一位,佔自治區糧食總産量四分之一以上。
過去,由於玉米産量高,“賣糧難”一直困擾著當地農民。為了破解這一難題,近年來,通遼市從抓農業就是單純抓糧食生産的傳統思維中解放出來,用抓工業的理念抓農業,用産業化經營思想重新為農業定位,將“黃金玉米帶”做強成“第一産業帶”,完成了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型,一些經濟界人士將其命名為“玉米樹型經濟”。
何為“玉米樹型經濟”?通遼人對其解釋通俗而形象:根深葉茂的“玉米經濟樹”,根深深紮在通遼市的“鐵桿莊稼”玉米上,通過加工環節,長出一個個枝幹,每個枝幹上再長出枝杈,每個枝杈上再長出葉片,伴隨著玉米化工産業鏈的拉長,整個産業就如同一棵鬱鬱蔥蔥的“經濟樹”。
談起“玉米樹型經濟”,張連宇禁不住神采飛揚。他説:“玉米是通遼最豐富的資源,發展畜牧養殖和玉米化工産業的條件得天獨厚。現在,全市以玉米和秸稈為原料,發展起牛羊、禽類飼養業,生産出近百種玉米加工産品。”
如今,通遼市以玉米為根的“經濟樹”集聚了玉米加工轉化企業170多家,形成了年生産98萬噸澱粉、25萬噸味精、36萬噸酒精、6萬噸谷氨酸、1萬噸玉米溶劑的能力,年可加工轉化玉米330萬噸。
與此同時,全市依託豐富的玉米資源,年加工飼料120萬噸,轉化玉米84萬噸,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口糧”。據統計,全市2010年牧業年牲畜存欄達1541萬頭只,禽類飼養量達5000萬隻,全市規模化養殖場已達6000多處。
“可以説,通遼市將‘黃金玉米帶’做強成‘第一産業帶’,既拉長了第一産業的産業鏈,又實現了農民的種糧效益,保證了他們的種糧積極性。而産業鏈越長,産品越精,分支越多,‘玉米經濟樹’就越茂盛,全市第一産業的實力也就越強大。”張連宇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