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長春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民心工程提升文明指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0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5月3日電(記者 張穎)從清澈明朗的天空,到潔凈整齊的街路;從暢通民意的渠道,到文明和諧的社區;從市民素質的提升,到文明習慣的養成……16年來,長春市以其民心工程、城市精神、都市風韻、淳樸民風,使得城市的文明指數正在不斷提升。

    立足長遠,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一項“民心工程”

    一座座高樓大廈挺立起城市的自信和豪邁,一條條大街小巷講述著城市的滄桑和巨變。早在1995年,長春市就開展了文明城市創建活動。16年來,長春市把創建文明城市當作一場接力賽,歷屆黨政主要領導都堅持“創城為百姓,百姓共創城”的創建理念。“我們不僅僅是為了‘文明城市’這塊牌子,更主要的是通過創建過程,來改善人民生活、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市民素質,引領社會風尚。”省委常委、長春市委書記高廣濱説。

    從2007年起,長春市每年通過發佈一部《民生行動計劃》,實施百件左右的民生實事,並把每年新增財力的70%用於民生發展,著力改善整個社會的民生狀況,讓全體市民更好地享受到社會發展帶來的成果。

    “新生兒落地就參保”,是長春市在全國首創的一項新農合救助政策。2009年,長春市將新生兒醫藥費納入補償範圍後,及時緩解了農村困難家庭的經濟負擔。

    長春市制定了對低保家庭新升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學生,每生給予1萬元的助學補貼政策。18歲的王長久就是這項政策的受益人,他和母親一直靠低保相依為命,2009年考入長春工商學院後,想放棄上學而外出打工,但政府的1萬元助學補貼幫他圓了大學夢。

    助殘工程,長春市走在了全國的前列:全國第一個“白內障無障礙城市”,全國率先啟動社區兒童孤獨症篩查與干預的城市。長春市為貧困家庭6歲以下聽障兒童免費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並提供術後一年的康復訓練。

    此外,長春市還在財力不足的情況下,想方設法增加公共衛生投入,城鎮居民醫保、農村新農合人均補貼;5.3萬名孕産婦女接受出生缺陷干預……長春市民生保障網的覆蓋面不斷拓寬。“無論戶籍在哪,只要人在長春這個地面上,就要保證他有飯吃,有地方住,有學上,保證他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市長崔傑説。

    供熱是北方民生大事,2010年5月,長春市啟動了“暖房子工程”:刷防水塗料、粘貼防寒苯板、對樓體進行美化……1000棟老舊樓宇當年改造完成。“我們在房間裏不用穿著厚厚的衣服了,政府真是為老百姓辦了件大好事。”長春市亞泰桃花苑小區居民劉麗傑説。

    據了解,長春市計劃在3年內,新增集中供熱面積7820萬平方米。2011年還將為1000棟老舊樓宇穿“棉衣”。

    長春市把改善城市環境作為提高城市生活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園林綠化,生態建設,修路架橋,疏理交通……如今,貫穿城區南北的伊通河不再混濁,已是碧波流淌,兩岸風景如畫。蜿蜒盤旋的立交橋將如織的車流人流梳理得井然有序,長春市連續兩年在全國846個城市的“暢通工程”評比中榮獲第三名。

    目前,長春市的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1.5%,綠地率達到36.5%,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7平方米,生活垃圾無害化率達到96.6%,空氣優良級天數連續6年保持在340天以上,先後被評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暢通民意,市民廣泛為創建文明城市獻計出力

    “人人獻出一份愛,人人承擔一分責,人人分享一份果。”長春市在創建文明城市過程中,凝聚了群眾的力量,群眾成為創建文明城市的主體。

    年逾七旬的長春市民杜君,從1966年開始每天站在街頭義務疏導交通,42年來自製鐵皮話筒維護秩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宣傳黨和國家政策、方針。長春市像杜君一樣的巡視員有850余名,他們被老百姓親切地稱為“啄木鳥”。7年來,他們的工作範圍不斷拓展,教育未成年人,為孩子們進行業餘輔導……成為展示“文明長春”一道特別的風景線。

    針對空巢老人開展志願服務,長春市通過“一對一”、“一對多”、“多對一”等定向結對形式,為空巢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心理撫慰、健康保健、應急救助、法律援助、文體活動等服務項目。長春市綠園區開展的“代理兒女”活動,使千名“代理兒女”和1023名“空巢爹娘”牽緣結對。

    在長春,一個推崇好人的浪潮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理念。自2007年以來,長春有7人當選全國道德模範及提名獎,6人榮登“中國好人榜”。2001年,胡艷萍7個月大、患有先天智障的兒子離開人世。從那以後,她開始收養救助智障兒童。“生命是平等的,應該用愛為智障群體撐起一片天,讓他們生活得有尊嚴、有快樂。”胡艷萍説。

    為樹立“好人有好報”的文明風尚,長春市設立了文明基金,對生活困難的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實施幫扶救助。

    提升“文明指數”,在創建過程中實現“華麗轉身”

    16年來,長春市先後獲得國家雙擁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4次被評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嚴冬盛夏,不僅排隊乘車成為文明長春的獨特風景,每一輛公交車的“主題文化”也是一頁文明教材。長春公交集團的司乘人員從2007年初利用業餘時間對車廂進行“裝扮”,通過圖文並茂的形式傳播中華傳統美德,使乘客在一路出行中心情愉悅,獲得知識。

    為使老年人真正能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長春市目前建成了201座養老日間照料站。老年人白天可以像上班一樣來這裡進行讀書、看報、打牌等娛樂活動,站裏還為老年人提供午餐、午休以及推拿、按摩等服務。55歲的市民黃美玉説,退休後曾一度有一種失落感,可有了這照料站後,每天生活得很幸福,再也沒有孤獨感了。

    誰家的電路出了問題,誰家的暖氣漏水了,誰家的下水堵了,誰家的孩子放學沒人接……在長春,社區裏的“鄰里守望員”會第一時間幫助你解決,社區的“民生博客”也會成為你求助的陣地。“大家可能素昧平生。但不論誰家有困難,社區居民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奉上一片愛心。”長春市紅旗街道同德社區書記盧化説。

    長春市把關注全民的健康和文化生活作為提升市民文明指數的重要平臺之一。像免費為低保家庭中65歲以上老人鑲全口牙;為城區低保家庭每戶贈送50元購書卡,按全市人口1%的比例,為市民提供體質監測服務,建立市民體質健康數據庫;打造市民10分鐘健身圈……長春市16年如一日努力創建著文明城市,此間的文明正呈現出轉身後的華麗。

 
 
 相關鏈結
· 廣東江門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民生為重 創建為民
· 西安和福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標準不降 力度不減
· 廣東省東莞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紀實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