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雪域高原上的英雄傳奇——追憶解放軍進軍西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寫在雪域高原上的英雄傳奇
--追憶當年解放軍進軍西藏的崢嶸歲月

    新華社北京5月19日電 五月的拉薩,明媚而絢麗。為迎接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而修葺一新的布達拉宮廣場上,遊人如織,歡聲笑語;廣場南端,默然如山的西藏和平解放紀念碑莊嚴聳立,金色的銘文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驅逐帝國主義勢力,西藏和平解放。從此,西藏進入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後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專制走向民主、從封建走向開放的新時代。”

    那是一段血與火的歲月,一段生與死的歷程。60年時光如水,然而踏遍120萬平方公里雪域高原,在當年解放軍走過的路上,有他們淌過的血汗,有他們創下的業績,有他們留下的英名。

    他們完成了一部英雄的傳奇,矗立起一座不朽的豐碑。

    急速出征--解放和保衛西藏,粉碎分裂陰謀,18軍進軍西藏肩負著前所未有的重任

    “解放軍進軍西藏,決不僅僅是一次軍事行動,更是一個政治宣言,是一次具有深刻歷史意義的決策。”

    18軍進藏的親歷者,曾任西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的陰法唐,如今已是89歲的老人。當他在北京向我們講述60年前的這段往事時,清晰得猶如就在昨天。

    “關於進軍西藏,黨中央和毛主席是經過反復斟酌的。一直覬覦西藏的帝國主義勢力看到全國解放指日可待,就在西藏加快搞‘西藏獨立’的各種活動,企圖以此作為他們‘反共’和遏制新中國發展的據點。”

    老人有些激動地説;“西藏自元代起正式歸入中國版圖已經700多年,早已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祖國統一、人民解放而戰的中國共産黨和人民解放軍,豈能坐視這樣的圖謀?!”

    審時度勢,反復思考後,毛主席在出訪蘇聯的專列上,發回這樣的電報: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越早越有利。緊接著又從莫斯科致電中共中央、彭德懷並轉鄧小平、劉伯承、賀龍,認為西藏國際地位極重要,我們必須進藏。這封電報,就進軍西藏的具體時間、部隊數量、準備工作、後勤支援等各種問題一一作出部署。

    對這封基本確定了解放軍進軍西藏戰略的電報,陰法唐記得格外清楚,他説:“這一天,是1950年1月2日,發電之際,已是清晨4時。”

    “這時候,我們18軍上下正為駐守川南做準備。連年征戰後大家似乎有了‘鬆口氣’的感覺,很多幹部都準備結婚、安家。軍政委譚冠三也被調任自貢市市委書記。”

    誰也沒想到,此時18軍領導突然接到劉伯承、鄧小平、賀龍三人聯名簽署的特急電報:速來重慶受領新任務。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艱巨、非常光榮的任務。”戎馬半生的劉伯承,連用三個“非常”強調進軍西藏的非同尋常。他鄭重地説:我們決定把這個任務交給18軍。

    “堅決服從命令!”張國華、譚冠三用最簡練的回答,代表18軍將士扛起了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使命。

    1950年3月初,18軍在樂山舉行進軍西藏誓師大會,36歲的軍長張國華帶領全體指戰員宣讀進軍西藏誓詞:“我們光榮地受領了解放西藏、建設西藏,把帝國主義勢力驅逐出西藏,保衛祖國邊防,保衛世界持久和平的偉大任務。我們堅定頑強、奮勇前進、戰勝困難,保證完成任務!”

    從秋收起義開始投身革命生涯的譚冠三激情迸發:如果這次我真的為國捐軀了,請你們一定把我的骨頭埋在西藏!

    半個月後, 18軍從這裡踏上了進軍西藏的漫漫征途。陰法唐説:“我們從此與西藏的和平解放、與西藏人民的幸福安康,與新西藏的誕生和發展,緊緊連在一起,生死與共。”

    決勝昌都--進藏的勇士們以忠誠、意志和鮮血,為西藏的和平解放鋪平道路

    18軍從川地進軍西藏,行走2400多公里路程,途經十幾座4500米以上的雪山,數十條大小冰河,要穿越渺無人煙的原始森林,暗藏殺機的沼澤草原。

    幾乎沒有路,沒有可住的房子,沒有足夠的食物,尤其是沒有充足的氧氣……進軍西藏,困難和考驗,不光是來自敵人,還有嚴酷的自然條件對生命和生存極限的挑戰。

    “進軍西藏,被很多人形容為‘第二次長征’,是世界軍事史上罕見的最艱苦、最悲壯的大行軍。”陰法唐説,“沒有長征那麼多激烈的戰鬥,但就其艱苦卓絕的程度而言,進軍西藏比長征有過之而無不及。”

    什麼樣的意志和精神支撐他們?幾乎每一個進軍西藏的18軍戰士身上,都有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最讓陰法唐縈繞於心的是長眠于雪山的周大興。

    周大興曾是一名小紅軍,1933年紅軍長征到達甘孜時他因病無法隨隊北上留在了藏區。當進藏部隊來到鄧柯,他立刻興奮地迎上去。在他的要求下,經批准他重返自己的隊伍。52師154團2營有了一名穿著藏袍的戰士。

    在昌都戰役中,154團奉命迂迴包抄敵人。他們穿越了近百公里荒無人煙的巴塘草原,翻雪山,涉冰河,頂風冒雪,奔襲千余裏。周大興身兼嚮導、翻譯、聯絡員、偵察員,行軍走在最前面,休息落在最後面。10月14日晚,部隊被大雪和冰雹所困露宿雪山。第二天一早,戰士們陸續從雪坑裏爬了出來。但是,3天幾乎沒吃東西的周大興,再也沒能站起身來。

    在他口袋裏有一封寫給妻子的信:親愛的益西澤瑪,我能夠重新回到自己的隊伍,做一點我能做的事,我的心願就達到了!

    作為主要指揮者,陰法唐對自己一生中最為艱辛的這次戰鬥留下刻骨銘心的記憶。他説:“我們活著的人,都是倖存者。”

    在如此嚴酷的環境裏,18軍進藏隊伍中還走著1100多位女戰士,她們大多數是十六七歲的花樣女孩,大多數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家鄉。

    李國柱是在重慶報名參加18軍入藏部隊的。踏上進藏之路,缺氧、負重、徒步、高寒、饑餓,無一不是對年輕女戰士最殘酷的挑戰。她説:“有時候心裏挺不是滋味,晚上偷偷掉眼淚,但我們從沒後悔。”

    昌都戰役打響之前,她所在的女子工作隊奉命運送一批前線急需的糧食物資。她們接收了200頭牦牛和兩萬多斤物資。

    “當時,我們每天只有二兩糧食的定量。又餓又累,牦牛又不聽話,為了按時把這些物資運到前線,我們真是豁出命了似的。”

    已到晚年但依然風趣爽朗的李國柱説,經過了進藏之路,這輩子再沒覺得有什麼過不去的難關了。她説,西藏和平解放後她第一件工作就是為犧牲的戰友填發烈士證:“我一個人填寫了111張。”

    18軍官兵們,就這樣以無堅不摧的勇氣、意志,以赤誠的熱血和生命,克盡萬難一路前行。

    1950年10月,在黨中央和中央政府為爭取和平解決西藏問題的多方努力都被拒絕後,不得不實施以打促和,以戰求和的部署。

    10月6日至24日,人民解放軍發起的昌都戰役,僅用19天就基本摧毀了藏軍的有生力量,為最終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礎。

    陰法唐自豪地説:“這是解放軍進軍西藏的決勝之戰,也是解放中國大陸的最後一戰。”

    進駐拉薩--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國大陸的全部解放,為西藏人民帶來希望之光

    昌都戰役的勝利,迫使執政10年的西藏地方政府攝政達札辭職,十四世達賴喇嘛提前親政。

    1951年5月23日,經過7輪談判後,《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在北京正式簽字,終於實現了劃時代意義的西藏和平解放。但作為和談代表團的一員,張國華深知,進藏部隊肩負的使命還遠未完成。

    陰法唐回憶説,就在《協議》簽訂的當天下午,毛主席聽了張國華關於進藏部隊情況的彙報,他對張國華説:辦了一件大事,這是一個勝利,但還是第一步,下一步實現協議還要靠我們的努力。

    也是在這天,毛澤東批准了解放軍的《進軍訓令》:我人民解放軍為了保證協議的實現和鞏固國防的需要,決定派必要的兵力進駐西藏。人民解放軍西南、西北部隊,分別自西康、雲南、新疆、青海向拉薩進軍。

    10月26日,在張國華、譚冠三率領下,人民解放軍進藏部隊到達拉薩並舉行入城式。隨軍新華社記者為我們記錄了60年前這一天的情景:

    “這天一早,成群的僧俗人民就涌向會場。一二十里外的農、牧民也穿著新衣趕到拉薩來。10月的太陽暖和地照耀著拉薩郊外熙熙攘攘的歡迎人群。會場四週五星紅旗迎風招展……

    經過兩個多月連續行軍,翻越了千山萬水,飽經風雪的戰士們,個個精神飽滿,整齊雄壯地通過檢閱台前。

    整齊雄壯的隊伍從拉薩城東延伸到城西,拉薩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過。”

    五星紅旗開始在拉薩上空飄揚,宣告了雪域高原新時代的開始。

    當時的西藏,仍延續著黑暗、殘酷、野蠻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奴完全沒有人身權利和自由生活。

    “那時拉薩不過兩萬人,而乞丐就有3000多。”隨18軍獨立支隊進藏的吳景春,回憶她初到拉薩的印像是:“有無數破爛不堪的小帳篷,裏面居住著貧民,乞丐,流浪者,殘疾人,蓬首垢面、衣不遮體,大街上天花流行,到處可見滿身膿包的人躺在街邊。”

    吳景春當時是一名助産士。而那時藏族婦女絕大多數生産都在牛棚、豬圈裏,新生兒能活下來的不足三成。38年後成為部級領導的她回憶道:“那時候我們都跪在地上給産婦接生,胳膊肘回來都破了,也管不了什麼臟不臟的,反正是為藏族群眾服務,一定要做好。”

    解放軍讓這些從未被當做“人”的藏胞們,第一次感受到關愛之情。 “西藏人民是從認識解放軍開始認識共産黨的。”這年13歲的熱地,是個在頭人家當傭人的苦孩子,身上留著乞討時被惡狗咬傷的纍纍傷疤。第一次見到解放軍時還有點害怕,但他很快發現:“解放軍對我這樣的人特別好,又給吃的東西,給穿的東西,這樣慢慢地我心想原來‘紅漢人’這樣好啊!”

    從解放軍那裏,熱地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溫暖,而隨著西藏和平解放,他自己和千千萬萬西藏人民的命運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52年之後,熱地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他説:“我的親身經歷,就是西藏曆史性變遷的見證。解放軍從踏上西藏的第一步起,就和我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謀發展。”

    對於造福西藏人民,讓他們過上嶄新的生活,進藏子弟兵懷著強烈的使命感。昌都戰役勝利後不到兩個月,昌都小學就在一所破舊的城隍廟內開課了,這是西藏第一所現代意義上的學校,隨18軍進藏的兩位德高望重的學者親自為孩子們講過課。

    醫院、郵電所、氣象站、銀行、公路、飛機場、發電站……據説,有200多個西藏“第一”,是隨著解放軍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歷程誕生的,新西藏、新社會、新文明的種子隨他們的腳步一點點播撒在這塊壯麗卻封閉落後的土地上。

    回首60年前發生在故鄉西藏的這一切,熱地用藏族人習慣的語言方式表達對解放軍的深厚情感:“喜馬拉雅山再高,沒有人民子弟兵的功勞高;雅魯藏布江再長,沒有人民子弟兵的情意長。”

    “大軍西進一揮間,二次長征不畏難。數月艱辛臥冰淩,世界屋脊紅旗展。男兒壯志當報國,藏漢團結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這首譚冠三到達拉薩後揮筆寫下的詩句,至今讀來仍讓人盪氣迴腸。

    18軍從樂山出發,多少年輕而美好的生命倒在了路上。而後,18軍進藏官兵中的大部分繼續在這裡工作、戰鬥、生活了數年或數十年,即使離開,他們的心也永遠和西藏高原係在一起。

    他們為西藏和平解放立下的功勳,他們為西藏的繁榮發展、為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作出的貢獻,他們的忠誠、勇敢、犧牲和奉獻精神,銘刻在新中國的史冊上。(曲志紅、劉永華、唐召明、楊步月)

 
 
 相關鏈結
· 直播回放新聞辦介紹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發展情況
· 新聞辦介紹西藏和平解放60年發展情況及成就
· 歷史的轉折 不朽的豐碑--紀念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
· 新聞辦介紹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發展情況及成就
· 新聞辦介紹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發展情況及成就
· 新聞辦介紹西藏和平解放60週年發展情況及成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