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旗幟——記七大確定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2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延安5月22日電(記者張軍)“楊家嶺的紅旗啊高高地飄,革命萬里起高潮……”

    5月的延安,遍佈城鄉的革命舊址迎來一批又一批參觀者。在楊家嶺革命舊址,來自山西省太原市的十幾名老幹部齊聲朗誦起這膾炙人口的詩句,仿佛回到崢嶸歲月。

    楊家嶺,這個原本寂寂無聞的陜北小山村,因中國共産黨和中共中央的到來名揚中外。

    這裡産生了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一個又一個重大決策:百團大戰、精兵簡政、大生産運動……

    這裡見證了中國共産黨歷史上一次又一次重要會議:延安文藝座談會、中共六屆七中全會、中共七大……

    這裡誕生了一篇又一篇對中國革命産生深遠影響的光輝著作:《整頓黨的作風》《新民主主義論》《愚公移山》……

    黨史專家、中國延安幹部學院教授任學林説,七大的重大歷史功績是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七大總結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20多年曲折發展的歷史經驗,克服黨內的錯誤思想,使全黨特別是黨的高級幹部對中國民主革命的發展規律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它為黨領導人民去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組織上的深厚基礎。

    在楊家嶺革命舊址講解員張雪冬導引下,參觀者來到一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築物前——中央大禮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這裡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補代表208人,代表全黨121萬黨員。毛澤東在會上致開幕詞和閉幕詞,並作了《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

    走進中央大禮堂,裏面的陳設仍然保持著66年前的風貌。主席臺正中是毛澤東、朱德的巨幅畫像;會場後面墻上,懸挂著“同心同德”4個大字;兩側墻上懸挂4幅“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標語;靠墻邊插著24面紅旗,象徵著中國共産黨24年奮鬥的歷程;插紅旗的“V”字形木座是革命勝利的標誌;在主席臺的正上方,懸挂著一條引人注目的橫幅:“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

    黨的七屆一中全會,選舉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央委員會主席,選舉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書記處主席。中國共産黨實現了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的真正成熟,達到了空前的團結統一。毛澤東思想開始寫在黨的旗幟上,成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七大會期50天,是黨的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七大共舉行全體會議21次,是黨的歷史上舉行全體會議最多的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黨史專家、延安大學教授楊延虎看來,七大作為“團結的大會、勝利的大會”載入史冊,是必然的,也是來之不易的。

    中共一大到六大,都受共産國際的深刻影響,因為二大後中共就成為共産國際的一個支部。隨著毛澤東思想的成熟和1943年共産國際的解散,中共七大獨立制定了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新中國的路線和方針、策略。歷史證明,這些路線和方針、策略是完全正確的。

    七大還總結歷史經驗,把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作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

    從六大到七大,因為戰爭、交通分隔等原因,中間相隔17年。此前召開的六屆六中全會、六屆七中全會和整風運動,為七大勝利召開奠定了政治、思想、組織基礎。

    1942年2月至1945年4月,中國共産黨以延安為中心,在全黨範圍內開展了一次整風運動。

    1942年2月,毛澤東先後作了《整頓黨的作風》和《改造黨八股》的講演,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的整風運動,在全黨普遍展開。同年5月,中共中央召開延安文藝座談會,毛澤東發表講話並作總結,闡明了革命文藝為人民服務,首先是為工農服務的根本方向。

    整風運動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著重于提高思想認識,團結同志。

    在全黨普遍整風的基礎上,從1943年9月起,黨的高級幹部進一步討論和總結黨的歷史。

    在全黨整風的基礎上,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召開的六屆七中全會,經過深入討論和反復修改,集中全黨的智慧,通過了《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黨的歷史上若干重大問題作出正式結論後,整風運動勝利結束。

    全黨整風運動,既是一次全黨範圍內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運動,也是破除黨內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産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錯誤傾向的偉大思想解放運動。通過整風運動,實現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全黨新的團結和統一,對於加強無産階級政黨建設,增強黨的戰鬥力,是一次成功實踐,是一個偉大創舉。

    在楊家嶺毛澤東故居,展出了一張攝于1942年的照片:毛澤東穿著打有大塊補丁的褲子,給八路軍120師團以上幹部作報告。一代偉人艱苦樸素的精神風貌,由此在人們腦海中定格。

    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張建儒説,楊家嶺這處簡陋的窯洞內毛主席居住了5年時間。在艱苦歲月裏,他和普通群眾一樣吃小米飯、穿粗布衣。《毛澤東選集》1至4卷收錄的159篇文章中,寫作于延安的有112篇,寫于楊家嶺這孔窯洞的有40篇。

    如今,在延安任何一個革命舊址參觀,都會看到不斷有人在留言簿上袒露心聲。他們鄉音各異,膚色不同,都對這片紅色土地充滿敬仰,都為共産黨人的高風亮節折服。在楊家嶺革命舊址,今年前5個月的留言簿已寫滿15本。

    楊家嶺,這裡的旗幟永遠高揚。

    楊家嶺,這裡的歷史永遠輝煌。

 
 
 相關鏈結
· 第一代領導集體創立毛澤東思想帶領人民改革開放
· 永遠的豐碑•紅色記憶: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上)
· 永遠的豐碑•紅色記憶:毛澤東思想的科學體系(下)
· 永遠的豐碑•紅色記憶: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