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堅持新聞真實性——新聞戰線專項教育活動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2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題:堅持新聞真實性 提升媒體公信力

    ——全國新聞戰線“杜絕虛假報道、增強社會責任、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專項教育活動綜述

    晉雅芬 周瑋

    “向虛假報道説‘不’!”這是2010年11月23日,“杜絕虛假報道、增強社會責任、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專項教育活動啟動時,全國新聞戰線發出的一句擲地有聲的承諾。

    半年來,全國新聞戰線開展的專項教育活動,對虛假新聞産生了有力遏製作用,對增強新聞從業人員社會責任意識、加強新聞職業道德建設、全面提高新聞隊伍的素質和水平起到了有力推動作用。

    創新形式,讓教育活動生動起來

    “以前覺得教育活動形式比較枯燥,有時候聽報告會如坐針氈。”然而,此次杜絕虛假報道專項教育活動卻讓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編輯孫宏順有了不同的感受——不僅“生動有趣、深入人心,在業務技能和理想信念上也收穫頗多”。

    據了解,為調動編輯記者的參與熱情,孫宏順所在的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在開展此次專項教育活動時,利用音視頻、動漫畫、舞臺表演、案例分析等手法,組織采編人員自編自演“以零容忍的態度對虛假新聞説NO”為主題的系列情景劇,並製作成學習光盤,將嚴肅的大道理融入輕鬆幽默的小故事中,通過極強的帶入感、趣味性以及身臨其境的氛圍,使廣大編輯記者在娛樂中深受教育。

    方式方法是決定教育活動效果的重要因素。為切實增強教育活動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很多單位都和黑龍江人民廣播電臺一樣,針對當前新聞從業人員學歷高、年紀輕、思維活等特點精心設計活動內容,在開展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下足了工夫。

    北京、山西、四川注重體驗式學習教育,組織年輕編輯記者赴延安等革命老區接受革命傳統和群眾路線教育;湖南、重慶、陜西等省市新聞單位通過組織演講比賽、徵文活動或開展主題討論,增強采編人員對職業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江西大江網、《海峽導報》將QQ這一即時通訊工具打造成為開展教育活動的有效平臺,通過建立“圍剿虛假新聞·黨課QQ群”等方法,引導大家在QQ群裏談認識、説體會;廣西日報傳媒集團、《新聞記者》雜誌、新疆廣播電影電視局將“虛假、失實、差錯新聞”典型案例編著成書,為編輯記者提供鮮活的新聞教科書。

    由於形式新穎、參與性強,且教育內容與教育形式實現了雙貼近,各地開展的專項教育活動受到廣大編輯記者的歡迎。通過這些創新手段與領導幹部帶頭講黨課、組織學習推薦書目、舉辦論壇沙龍、開展專題業務培訓等傳統教育方式的有機結合,此次專項教育活動在中央18家主要新聞單位和所屬報刊、新聞網站,全國31個省區市所屬媒體,92家全國性行業類媒體主管單位及其所屬150余家媒體做到了全面覆蓋、全員參與。

    建章立制,構築防範長效機制

    直到今天,人們依然對去年12月6日一家新聞週刊的官方微博誤轉“金庸去世”失實新聞記憶猶新。更多的媒體人因此意識到,微博不僅是如今最流行的網絡社交工具之一,同時也是虛假新聞滋生和氾濫的溫床。

    認識的逐步深入,帶來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專項教育活動中,為切實加強新聞來源管理,很多新聞單位都對互聯網信息使用、社會自由撰稿人來稿及“新聞線人”報料等制度進行嚴格規範。中國新聞社規定不採用互聯網論壇、社區、博客、播客、微博上的信息,對編譯稿件至少要參考3個以上不同消息來源;《新京報》、《北京青年報》等要求對新聞熱線和新聞報料仔細甄別,記者必須對選定的新聞線索進行現場核實。

    各新聞單位還著力從採、編、播、發等各個環節建立和完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形成防範虛假報道的嚴密體系。在規範採訪活動方面,重慶日報報業集團重點對電話採訪、網絡採訪等進行規範,制定了《防止虛假新聞的8項對策》。在規範編輯把關方面,《武漢晚報》建立了一篇稿件從記者自檢到總質檢最後審校的剛性審編流程,漏掉任何一道程序稿件都無法見報。

    為進一步鞏固專項教育活動的成果,各部門各單位還研究制定了一批部門規範性文件和地方性管理規範。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制定了《關於防範網上虛假報道的意見》,新聞出版總署制定了《新聞采編人員不良從業行為記錄登記辦法》。多個省區市結合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了《關於杜絕虛假新聞的若干規定》、《新聞采編人員從業準則》等規範性文件。

    有了完善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以及規範的行為準則,防範和杜絕虛假報道就有了長效的制度保證。建章立制,對為期半年的專項教育活動來説,無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收穫。

    紮實採訪,讓虛假新聞無處遁形

    “新聞媒體有意造假不多,但記者作風不實、採訪不深入,比如坐等新聞熱線、蝸居大城市、從網上扒新聞等做法,往往容易造成不實新聞。”廈門市新聞閱評員方漢生在分析虛假新聞産生的原因時這樣説道。

    針對一些新聞從業人員採訪不紮實、作風飄浮的現象,各地各單位在專項教育活動中緊密結合采編實踐,把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作為重要抓手,教育和引導新聞從業人員自覺踐行“三貼近”原則,深入街道社區、廠礦企業、田間地頭等生産生活一線採訪報道。活動期間,《法制日報》制定基層輪崗制度,要求新進采編人員到記者站工作至少半年;國家電網系統媒體派出兩批記者深入青藏交直流聯網工程建設一線,與工程建設者同吃同住,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下到無人區施工一線採訪;湖南省組織青年編輯記者到本省偏遠地區以當地鄉(鎮)長助理或新聞專幹的身份學習實踐兩個月,通過與基層的密切接觸提高對基層的認識與理解,為今後的新聞報道打下紮實的根底。

    “杜絕虛假新聞,必須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始終把人民群眾作為報道主體和服務對象,認真傾聽群眾呼聲……”近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等71家廣播電臺向全國廣播工作者發出倡議。這一句句誓言,同樣也是廣大編輯記者在專項教育活動中對杜絕虛假報道、深入基層一線的深切感受。一位來自《西安日報》記者在學習體會中寫道,“只有走在綠色的田野上,嗅到了泥土的芬芳;只有穿梭在忙碌的車間裏,聽到了機器的轟鳴;只有來到火熱的工地,看到了建設者揮汗如雨的身影……只有真真切切投入到絢麗多彩的生活中,你才能實實在在感受到時代跳動的有力脈搏,並與這個沸騰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通過倡導記者深入一線採訪、查處一批典型虛假報道案例,採訪飄浮作風進一步轉變,虛假報道得到了有效遏制,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人民群眾對專項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也給予了廣泛關注和積極評價。著名新聞教育專家甘惜分充分肯定開展專項教育活動,題詞“永遠説真話,不説假話”;南空幹休所退休幹部李志成認為,虛假報道危害極大,損害了媒體公信力,在全國新聞戰線抓防治虛假報道工作非常及時。(完)

 
 
 相關鏈結
· 全國新聞戰線專項教育活動:讓虛假新聞無處遁形
· 光明日報評論員文章:杜絕虛假新聞必須常抓不懈
· 中國新聞發佈制度進一步完善:開放的中國更自信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