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關村新使命新創舉--北京打造中國首個人才特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2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25日電

中關村的新使命新創舉——北京傾力打造中國首個人才特區

記者 任衛東、黃海

    北京中關村,一片創新創業的熱土。這裡創造過諸多國內第一,今天又譜寫著歷史新篇——建設中國首個國家級人才特區。

    中國人才事業發展的里程碑

    今年3月,中共中央組織部等15個中央單位與北京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了《關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人才特區的若干意見》,提出“加快把中關村示範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體現中國特色的人才特區”。2011年至2012年聚集包括“海歸”人才在內的3萬名左右高層次人才,2013年至2015年聚集包括“海歸”人才在內的5萬名左右高層次人才,全面建成國家級人才特區。

    《若干意見》一經公佈,迅速在海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美國華源科技協會、美中高層次人才交流協會、全德華人機電工程學會、日本華人科技者聯盟等海外華僑華人社團組織紛紛向中關村園區管委會打來電話,詳細諮詢人才特區的政策與建設情況。美國華源科技協會在矽谷擁有約7000名會員,其中大部分是華人工程師和企業家,協會會長雲維傑説:“人才特區是繼經濟特區之後又一創舉。祖國提出建設人才特區,真正把人才發展提升到戰略高度,很多海外學人都嚮往不已。”

    清華大學校長助理、啟迪控股有限公司總裁徐井宏認為,探索建設人才特區,是構築我國人才發展戰略高地、形成我國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的戰略選擇,國家的決策高瞻遠矚,必將産生深遠歷史影響。

    《若干意見》提出了支持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的13項特殊政策,包括重大項目佈局、境外股權和返程投資、結匯、科技經費使用、進口稅收、人才培養、兼職、居留和出入境、落戶、資助、醫療、住房、配偶安置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董事局主席鄧中翰説:“國家和北京提出13項重大人才政策,這是中關村建設人才特區的核心。像科技經費使用、股權激勵、醫療、住房等政策,都是人才非常關心的問題。一系列特殊政策、特殊機制、特事特辦,將激發人才創新活力,釋放人才創業能量。”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賀志強表示,《若干意見》提出人才特區要大力聚集拔尖領軍人才與科技創新要素、搭建高層次人才的自主創新平臺、建設高層次人才的創業支持體系、創建具有國際水平的産業環境、完善高層次人才發展的服務體系,非常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

    中國人才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王通訊説:“建設人才特區是我國人才事業發展中的里程碑。”

    北京市以大手筆建設人才特區

    《若干意見》向社會公佈僅9天,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會就審議通過了《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加快建設中關村人才特區行動計劃(2011-2015年)》,提出實施“拔尖領軍人才開發工程”等6項建設工程,市級層面落實10項具體扶持政策。

    北京市一位領導向記者透露:“常委會提出,人才特區在北京,但要為國家發展和全國人才服務,為全民族的振興培養人才、聚集人才、用好人才。要求每一位市領導親自抓重點人才群體、重點人才項目,要面對面、一對一地親自做工作。給予特殊支持,使各項政策擲地有聲,落到實處。要加快中關村人才引進步伐,爭取年內取得成果。”

    加快完善人才特區的政策。中關村已有有利於人才創新創業的特殊政策共19條。北京市制定3個文件完善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的政策。市政府為入選“海聚工程”、中央“千人計劃”的高層次人才頒發100萬元人民幣的一次性獎勵。

    加快創新人才特區的體制機制。北京市與17個中央部門組建了首都創新資源平臺。全市每年統籌100億元科技重大專項及成果轉化扶持資金,扶持人才開展科技攻關和成果轉化。在中關村建立創業投資、天使投資、境內外上市等9條投融資渠道,支持各類企業規模化、産業化發展。推進科研管理體制改革創新,總結推廣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科研體制機制,與中科院等單位合作加快建設3至5個“生命所”型的科研機構。

    加快搭建人才特區建設的特殊平臺。把中關村科學城和未來科技城作為人才特區兩大“發展極”。北航先進工業技術研究院、中關村航天科技創新園、航空科技園等一批重要研究機構、研發基地集聚中關村科學城。神華集團、商飛集團、國家電網公司等15家大型央企正集中建設以“未來科技城”命名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有4家央企已開工建設,引進了50名入選“千人計劃”的海外高層次人才。

    建設“人才公寓”,將在3年內建設不少於1萬套人才定向租賃房。入選“千人計劃”的北京義翹神州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王陽博士最近搬進了人才公寓,他説:“雖然房子面積不大,但環境好、敞亮。人才特區給我們辦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大好事。”

    入選“千人計劃”的陳傑創辦的北京思比科公司在起步階段得到北京市政府300萬元專項經費支持。他説:“在政府支持下,我們已經研發出世界領先的超級像素信號處理技術,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能開發同類技術的公司之一。”

    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駛入快車道

    中關村園區管委會負責人表示,全國近四分之一的“海歸”人才已雲集中關村,現在平均每兩天就有1家企業註冊,人才特區建設已駛入高速路。已引進的人才近九成在45歲以下,一半以上具有碩士、博士學位,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12人,獲國家級表彰獎勵的125人,獲省部級表彰獎勵的293人,通過引進人才引進各類專利技術475項,其中核心專利技術77項。

    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閆成介紹,全市實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和“中關村高端領軍人才聚集工程”,全力打造中關村人才特區。目前全市已有163名“海歸”人才入選“海聚工程”,其中67人入選中央“千人計劃”,北京地區入選“千人計劃”的總人數已經達到311人。全市由27個單位共同組建市海外學人工作聯席會,制定和實施年度引才專項計劃。2010年首次對外發佈530個海外人才需求崗位,實際引進211名基本符合“海聚工程”條件的海外人才和265名海外專業技術人才。今年5月全市又發佈了引進436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崗位需求計劃。

    中關村園區管委會在矽谷、華盛頓、倫敦、多倫多和東京成立了5個駐外聯絡處,面向海外學人提供政策諮詢和聯絡服務。去年9月,北京市組團赴美國矽谷、華爾街延攬高端人才,矽谷的72名高學歷人才簽約回國到中關村創新創業。今年還將組建駐德國、駐香港兩個人才聯絡處,組團赴歐洲國家延攬人才。

    北京市在中關村“先行先試”,打破引進人才的體制機制障礙。去年試行將年薪30萬元以上的高管和技術骨幹列為引進條件,中關村一年引進3642名各類高層次人才。用友軟體股份公司助理總裁何曉軍只有學士學位,去年按照年薪30萬元的條件引進,何曉軍受聘後管理近200人的銷售團隊,去年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

    北京市政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十二五”規劃提出把北京建設成為國家創新中心,國家“十二五”規劃提出把中關村逐步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中關村建設人才特區將為此提供有力保障。到2015年,中關村將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吸納的全球創業投資規模進入亞太地區前列,産業國際競爭力居世界前列,示範區總收入由2009年底的1.3萬億元增長到3萬億元。

 
 
 相關鏈結
· "十一五"中關村六大技術領域專利申請實現高增長
· 15部門和北京組成中關村人才特區建設指導委員會
· 中關村啟動“世界知識産權日”宣傳活動
· 2011年全國知識産權宣傳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啟動
· 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領導小組開第九次會議
· 北京:13項政策將中關村率先建成國家級人才特區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