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就人才發展規劃落實情況答問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30日   來源:新華社

抓住機遇 乘勢而上 推進人才工作改革創新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負責人就《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落實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 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召開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人才發展規劃”)頒布實施一週年之際,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負責人回答了新華社記者提問。

    “人才支撐發展、發展造就人才”成為社會共識

    記者:去年5月底,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6月初,公開發佈了人才發展規劃。請您談談一年來貫徹落實的總體情況。

    負責人:2010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頒布我國第一個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這是載入我國人才發展史冊的大事。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後,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召開貫徹落實人才發展規劃座談會,專門制定印發通知,把人才發展規劃提出的91項重點任務分解落實到48個部門。同時,加強對人才發展規劃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31個省區市召開人才工作會議,各部委召開黨組(黨委)會議或系統人才工作會議,認真貫徹落實人才發展規劃,對人才工作進行研究部署。各地各部門圍繞“十二五”規劃和長遠發展需要,科學制定本地區和重點行業人才發展規劃,大力實施“人才強省”、“人才強市”、“人才強企”、“人才強校”、“人才強院”戰略,加快重大人才政策制定和重大人才工程實施,突出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大力開發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急需緊缺專門人才,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

    一年來,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人才發展規劃的貫徹落實紮實有效,“人才支撐發展、發展造就人才”成為社會共識,人才工作呈現出你追我趕、整體推進的可喜局面。

    貫徹落實人才發展新思想新理念的行動更加自覺

    記者:人才發展規劃提出許多新思想新理念,請問一年來在宣傳和樹立這些思想理念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負責人: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先後舉辦專題培訓班、理論研討班,集中開展學習宣傳活動,通過新聞媒體對人才強國戰略目標和新的思想理念進行深入解讀,推出一批人才優先發展、人人都能成才的典型經驗和典型人物。各地各部門採取多種方式,組織廣大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深入開展學習活動,自覺樹立人才發展新的思想理念。

    一年來,人才資源是科學發展第一資源的思想,建設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服務發展、人才優先、以用為本、創新機制、高端引領、整體開發”的24字方針日益深入人心,全社會尊重人才、愛惜人才、支持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圍更加濃厚,各級黨委政府貫徹落實人才發展新思想新理念的行動更加自覺。

    全國人才規劃體系已初步形成

    記者:去年以來,各地各部門都在制定本地區、本部門的人才規劃,請問目前進展情況如何?

    負責人:各省區市把人才優先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根據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家人才發展規劃,結合本地的發展定位、發展目標和“十二五”時期的要求,制定各具特色的人才規劃。目前,31個省區市人才規劃編制工作已全部完成,市縣兩級正在開展人才規劃編制工作,絕大多數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已完成編制工作。

    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民政部、農業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編制完成6支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規劃,裝備製造人才、生物技術人才、金融財會人才等18個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人才規劃的編制基本完成,全國人才規劃體系已初步形成。

    貫徹落實人才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 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

    記者:人才發展規劃提出10大人才政策任務,目前研究制定工作進展如何?人才發展規劃提出了12項重大人才工程,目前有何階段性成果?

    負責人: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把研究制定10大人才政策作為貫徹落實人才發展規劃的重中之重。各牽頭部門將10大政策細分為72項政策點,目前已全部啟動研究制定工作,近期出臺或即將出臺的政策有43個。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把組織實施好重大人才工程作為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專門制訂實施方案和若干子計劃,明確了各項工程的任務目標、主要內容、工作分工、進度安排、經費預算和組織領導機制,同時注意與科技發展規劃、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提出的重大工程和現有人才工程相銜接,形成協調一致、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目前,中宣部牽頭的“文化名家工程”、教育部牽頭的“高素質教育人才培養工程”、衛生部牽頭的“全民健康衛生人才保障工程”已全面啟動實施。

    “千人計劃”分5批共引進1143人

    記者:“千人計劃”實施以來,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請您介紹一下最新進展情況。

    負責人:目前,“千人計劃”分5批共引進1143人,其中從事科學研究的創新人才880人、創業人才263人;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家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10人;世界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相當於教授職務的851人。去年以來,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陸續制定出臺《“千人計劃”短期項目實施細則》、《青年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細則》等配套政策措施,拓展和延伸“千人計劃”。同時,健全完善服務體系和工作機制,為“千人計劃”入選者提供良好服務。“千人計劃”入選者在突破關鍵技術、發展高新産業、帶動新興學科、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機制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各省區市制定實施各具特色的海外人才引進計劃,部分中心城市、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的市縣也制定實施類似引才計劃。通過引進海外人才回國創新創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一批人才強市正在加快崛起

    記者:去年以來各地紛紛部署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請您談談這方面的情況。

    負責人: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把推動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作為深入貫徹落實人才發展規劃的重要內容和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基礎,分類指導、加力推進。去年以來,按區域先後召開7個城市人才工作座談會,研究和部署“人才強市”工作。各省區市把實施“人才強市”戰略作為推進科學發展、加快經濟轉型重要抓手,加大統籌協調和工作指導力度。各地級城市緊緊圍繞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現實需求以及人才工作和人才隊伍建設的現狀,科學制定人才強市的戰略目標和重要舉措。

    目前,全國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多數提出“人才強市”的具體目標和要求,確立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佈局,一批人才強市正在加快崛起。

    “人才特區”:關鍵要體現一個“特”字

    記者:“人才特區”在全國範圍內正在興起,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考慮和要求。

    負責人:建設人才特區關鍵要體現一個“特”字。首先要實施特殊政策,在政策創新上取得突破。人才特區要著眼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産力,率先進行實踐。要圍繞用好用活人才,完善政府宏觀管理、市場有效配置、單位自主用人的人才管理體制,不斷探索人才培養開發、評價使用、流動配置和激勵保障等重要機制,努力創造有利於人才大量涌現和脫穎而出的良好制度環境。建設人才特區還要致力於打造人才幹事創業的特殊平臺,更好地集聚海內外高端人才。

    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鼓勵支持各地結合自身實際和特點,運用新理念、新體制、新辦法,積極推進人才特區建設。

    著力抓好四個方面工作 推進人才發展規劃落實

    記者:在推進人才發展規劃深入落實方面,還將採取哪些措施?

    負責人:目前落實人才發展規劃起步良好、成效明顯。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以改革創新和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繼續深化各項任務的落實。近期,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將著力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加大人才發展新思想新理念宣傳力度。繼續深化全國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和人才發展規劃的宣傳,大力宣傳和倡導人才發展的新思想新理念,進一步破除束縛人才成長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

    二是健全完善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制定出臺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的意見,推動各級黨委加強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突出政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抓人才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充分發揮教育、科技等部門的職能作用。建立健全黨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強化“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從今年起,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將每年組織力量對人才發展規劃貫徹實施情況進行檢查,並通報各省區市和中央有關部門。2015年,要對人才發展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

    三是加大人才政策和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力度。圍繞人才發展規劃10大政策確定的任務,把解決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人才政策創新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加大政策創新攻堅和人才規律研究力度,在創新人才政策方面取得突破,以政策突破帶動人才體制機制創新。

    四是加快培養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服務。突出高端人才的引領帶動作用,以高層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實施加強高層次科技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意見,進一步優化人才創新創業環境。堅持育引並舉,繼續深入實施 “千人計劃”,加強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引進和用好海外高層次人才。深入落實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制定實施進一步加強西部地區人才工作的意見,統籌抓好區域人才開發工作。

 
 
 相關鏈結
· 北京:中關村未來五年將引進千名海外高層次人才
· 白春禮主持召開中國科學院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 全國技工院校開展學習第二批高技能人才楷模活動
· 甘肅建立衛生人才雙向流動機制
· 黑龍江省將大範圍培訓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人才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