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6月25日電(記者王正忠、王聖志、徐海濤)秦麗娟2010年挂職期滿時,安徽省當涂縣護河鎮護河村村民寫下請願書、摁上紅手印,請求他們“離不開”的村書記繼續留任。她不僅留了下來,還把家從馬鞍山市搬到了當涂,把“駐點”變成了“據點”。
和秦麗娟同樣被挽留、同樣作出在村繼續任職決定的,還有713個村的1188名黨員幹部。
一個個“難點村”變成“示範村”
2001年,安徽省委組織部在農村調研發現,全省2萬多個村級組織,約有三分之一呈現軟弱渙散狀態。於是決定分批選派優秀機關幹部到困難村和難點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以“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鍛鍊幹部”。
10年來,在最困難的地方、在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萬名選派幹部用他們的青春、熱血、智慧和汗水,與當地群眾合奏出一曲曲奮進之歌、和諧之歌。
2006年10月,馬鞍山市發改委幹部秦麗娟被選派到當涂縣護河鎮護河村任黨總支第一書記。剛到任時遭遇的“下馬威”,讓這位清秀文弱的年輕女幹部至今難忘。
當時村裏修路,村民謝德玉報價高沒有中標,他懷疑村幹部不公正,便衝進村部,一斧頭把秦麗娟的辦公桌劈為兩半!
秦麗娟驚呆了,但她沒有退縮,也沒有報警。她認為,群眾對村組織有怨言,説明工作做得還不夠細。
第二天,她主動到謝德玉家中,詳細介紹了招投標過程。由於招投公開公正,謝德玉終於心服口服。
謝德玉有養螃蟹技術,秦麗娟就鼓勵他發展養殖業,還多次協調,為謝德玉流轉了200畝水田。3個月後,謝德玉的螃蟹養殖場順利投苗。如今,謝德玉是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還成了一名入黨積極分子。
興建涵閘、建起村級衛生室、鋪通水泥路、幫助五保老人修葺房屋……一件件實事辦在群眾的心坎上,渙散的民心收攏了。村裏6名致富帶頭人加入了黨組織,還有13名村民積極要求入黨。護河村支部從昔日的後進支部變成了“五好黨支部”。
選派幹部們以改善民生為己任,從群眾最不滿意的事情改起,從群眾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以民生凝聚民心。10年間,選派幹部修通村組道路6萬多公里,打機井4萬多眼,開挖疏通溝渠3.5萬多公里,建設橋涵5.7萬多座,改擴建校舍167萬多平方米,改善了2590多戶殘疾人住房條件。
選派幹部們在村級組織完善制度,推動村務公開,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調整了7172名黨組織書記和8940名“兩委”成員,優化了村班子結構,發展黨員62250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166350多人,使基層組織戰鬥力和凝聚力明顯增強。
一個個貧困村變成了富裕村
選派幹部在江淮大地銳意改革,積極投身到新農村建設的火熱實踐中,探索農民增産增收的新途徑。
2006年10月,南陵縣財政局幹部曹彬被選派到三里鎮貧困的雙河村擔任黨總支第一書記。他調研發現,單個家庭的生産方式抗風險能力差,農業産出效率低,不少農戶一畝地收入不足300元。他提出將村裏的土地集體流轉,將經營權拍賣給農業企業發展現代農業,農民既有土地出租收入,也可在企業務工。
但這一主張一提出就有人反對。
承包地比較肥沃的村民張世昌當場提出質疑:“我家好地和別人的差地集中到一起,以後還能不能分得出來?”
曹彬回答説:“土地流轉只是轉變經營權,但承包權不變,合同期滿後,誰家的承包地還歸誰。”
張世昌又問:“土地集中後,如果拍賣價比我們自己種田收入低怎麼辦?”
“我和你們簽協議,如果每畝每年收入低於300斤早秈稻,我拿個人工資給你們補貼。白紙黑字的合同,不算數你可以告我!”曹彬的話擲地有聲。
張世昌打消了顧慮,第一個簽了合同,隨後村民們也紛紛簽了合同。
2008年,雙河村378戶村民成立了“土地流轉專業合作社”,流轉土地2273畝。然後通過公開拍賣,以每年每畝741斤早秈稻的高價,將經營權流轉給了兩家農業公司經營,公司雇傭農民從事生産。
當年村民們實現了收入翻番。張世昌流轉的10畝多地分紅7000多元,在企業打工一年還有1萬多元收入。他對曹彬讚不絕口:“真是能人啊!”
選派幹部們一手抓農民增收,一手抓村集體經濟。有的盤活了集體資産,轉變了經營方式;有的與民營企業或大戶合作,按股分紅等。選派村年集體收入10萬元以上的達到1087個,基本消除了“空殼村”,同時化解村級債務9.4億多元。
選派幹部們因地制宜,從調整農業産業結構著手,引導農民群眾發展“一村一品”特色農業,提高農業産業化和農民組織化水平,一些“貧困村”變成了“茭白村”“養雞村”“螃蟹村”……特色産業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田園美景,托起了群眾致富的夢想。
他們中有一個又一個“沈浩”
金寨縣沙河鄉壘峰村位於大別山深處,是全鄉海拔最高、最偏遠的一個村莊。2001年7月,沙河鄉財政所副所長鄭才剛被選派到這裡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當時全村近一半村民住著土坯房、缺衣少糧。鄭才剛心裏很沉重,拋下一句話:“從現在起,壘峰村就是我的家!”
一年間,鄭才剛帶領群眾修通了3條村組公路;開墾出300多畝荒山,打造了一座“綠色銀行”;組織群眾生産300多畝反季節蔬菜,並親自到武漢一家蔬菜批發市場找銷路。他還帶頭出錢並號召全村黨員獻工捐資,為孤寡、五保老人新建和維修房屋,並經常騎著摩托車到20公里外的鎮上,幫村民辦理證件、存錢、給村裏在鎮上寄讀的孩子們捎米捎菜等。
鄉親們用發自肺腑的真情回報鄭才剛。2002年,鄭才剛的孩子鄭偉被確診為白血病,村裏70多歲的老奶奶曾祥美,兩次步行10多公里山路前往醫院探望;60多歲的胡永賢挑著幾十斤木炭送到鄭才剛家,給病中的孩子取暖。
2003年6月,鄭偉不幸離開人世,數百村民自發前去送行。被鄭才剛救助的學生胡晶晶為鄭偉帶來了一個嶄新的書包,鄧家榮老人帶來了自己親手縫做的布鞋……
而就在鄭偉去世後的第4天,強忍悲痛的鄭才剛又出現在村道攻堅的施工現場。
2004年,宿松縣水産推廣站站長唐呂平被選派到該縣千嶺鄉竹墩村黨支部任第一書記。一到任,他就帶領群眾興修水利、修路建橋。第二年,在進行學校危房改造時,他被確診得了肝癌,不久又患上了胃癌。術後,他身上插著化療的管子與村幹部一道去縣裏爭取資金,並負責監督施工,終於把一座破敗的學校建成了全縣示範小學。
縣領導勸唐呂平放下工作,安心治療,他回答:“沒讓竹墩村脫貧致富,我死了也不能閉眼!”
2006年底,竹墩村人均收入比3年前翻了一番,唐呂平的任期也結束了。他最後一次參加村委會,含著淚説:“我就要離開竹墩了,但我的心永遠留在這裡,永遠和鄉親們在一起。”臨走,還執意留下1000元錢為拓寬鄉村公路買點黃沙、石子。
為了讓鄉親們早日富裕,有的選派幹部累倒在工作一線,有的過家門而不入……他們中涌現出了一個又一個“沈浩”。
鄭才剛説,你把群眾當親人,群眾就會將你舉過頭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