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為明天更加燦爛--各地職業院校改革發展成就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7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為了職業教育的明天更加燦爛——各地職業院校改革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北京7月15日電(記者 劉奕湛、吳晶)職業教育如何快速發展?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如何創新?近年來,各地職業院校在這幾方面工作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探索出了一些發展職業教育的新思路、推出了一批新舉措,積累了一些新經驗。

    積極探索“企業化”人才培養模式

    如何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是職業教育必須破解的難題。職業教育水平和高技能人才培養能力,對國家産業競爭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具有基礎性、關鍵性作用。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説,職業教育的辦學模式就是校企合作,沒有企業參與的職業教育是不成功的,但校企合作、産教融合具有深刻的內涵與意義,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兩年學習、一年頂崗實習。

    廣東省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生産性實訓校區”建設,走出了一條制度創新之路,初步形成了“校企一體化”的合作發展格局,將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逐步推向了“深水區”。建立“聯合經營,利益交叉”的運行制度。“生産性實訓校區”的建成,使學院與企業建立了“利益交叉”關係。

    學院與企業在人才隊伍建設上建立了共同的利益交叉點,實現了合作發展。首先,實施“兼職教師政府津貼”。開發區管委會出臺激勵政策,鼓勵區內各大企業的骨幹精英到學院任兼職教師,享受政府津貼。其次,通過項目合作與企業進行人才和技術資源互補,讓行業企業有利可圖。再次,為企業“能工巧匠”提升學歷和職稱服務,有效解決兼職教師“聘請難”的問題。四是,推進“換血”與“回爐”工程,優化企業人才結構,提升企業發展質量。

    這種模式下的實訓教學融入了更多的企業生産元素,真刀真槍的實戰訓練提升了職業素質、培養了職業情感、提高了綜合職業能力。

    生産教學化、教學生産化。廣東省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生産教學化的主要目的是完成生産任務,是利用教學的組織形式來完成生産任務。

    而教學生産化的主要目的是教學,是通過對生産過程的部分或全部環節的教學化運用來達到落實教學任務的目的,將教學建立在真正的生産環節之上,要求教師對生産環節(工目、工序、工藝等)進行分解,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實際進行教學設計。

    此外,學院在追求人才培養“適銷對路”的過程中,力求做到學院人才培養的“規格”與企業需求的“口徑”一致,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有效地植入企業文化的基因,讓企業文化基因在學生的心靈“胚胎”上滋生發芽,並把企業文化納入“素質拓展證”的考評內容。

    以企業為平臺,著力重構職業教育課程新體系

    多年來,教學內容與市場需求嚴重脫節,學生難以學以致用,畢業了難找到合適的工作,一些中職學校甚至感到“辦不下去了”。

    如何改變這一現狀?各地職業院校積極探索,創造出了職業教育課程新體系。

    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職業技術學院通過直接嵌入企業培訓模塊、聯合開發職業資格標準、導入國際行業標準、聯合開發教材等方式,把國際行業標準和規範有效地植入教學內容,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對接。

    廣東省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每年投入500萬元專項經費,實施“深海探珠計劃”,鼓勵教師重構高職課程體系。

    要求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在五年內要累計有兩年時間的企業實踐經歷。特別是鼓勵教授、博士們深入生産一線,去了解各崗位的職業技能要求,熟悉生産環節的工序銜接,掌握生産流程的組織形式。將課程改革的著力點落實到生産一線之上,讓課程體系的根紮在企業生産一線。

    根據生産一線的工作流程,以崗位(群)能力為基本單位,編寫原生態的教學資料或講義,形成課程改革最鮮活、最原生態的第一手資料。

    天津市勞動經濟學校注重技能,嚴格考核。由於採用“1+2”模式,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以專業理論課和實踐操作課程為主,並積極推進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教學。

    同時,學校積極推行“一書多證”制度,將職業資格鑒定內容納入專業教學體系,確保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取得相應的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實踐,落腳點在學校,關鍵要素是課程資源。江蘇省武進中等專業學校尋找課程資源,最終鎖定常州大麻糕。

    學校認為職業教育的任務,就是與社會行業、産業結合讓學子感受地方文化的無窮魅力,並培育地方生生不息的文化後繼人才。因此,學校鎖定常州餐飲行業首位名點、常州市民最喜歡的名小吃“常州大麻糕”, 拉開了學校追尋常州大麻糕文化歷程的序幕。

    制度創新,促使校企合作跳起和諧的“雙人舞”

    2010年以來,我國廣泛開展中國職業教育與國家重點産業的對話,行業領域覆蓋了石油化工、高新技術、裝備製造、汽車和有色金屬等,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搭建了穩定的機制和平臺。

    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實踐,職業教育初步實現了從計劃培養向市場驅動轉變,從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觀引導轉變,從學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質量逐步提高,發展生機與活力不斷增強。

    廣東省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建立“高端引進,高位嫁接”的準入制度,讓合作企業逐步呈現“三重一多”的育人優勢。

    著力引入“重科技含量、重産品質量、重管理水平、實訓崗位多”的“三重一多”企業,以及處在産業鏈上遊的優質企業。

    同時,為了提高實習實訓的質量,學院建立“師生混編,積分考核”的管理制度,讓實習實訓告別“放羊”現象。

    在崗位編排上,按照企業生産線上的“班長、組長、拉長”的組織將師生混編,多崗輪換。先讓教師擔任“工頭”,通過競爭讓學生輪流競爭高一級崗位和“工頭”位置。在學生考核上,“積分自然生成考核”與“企業量化考核”相結合,高崗高值,多崗累加,根據積分高低評定學生實習成績的等次。在教師考核上,實行“實訓指導老師掛牌積分制度”。

    河北省鹿泉市職教中心實行了招生、教學、就業一條龍的校企合作模式。

    2004年,河北陽煤正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在學校招錄了26名畢業生,這批學生專業知識紮實,組織紀律性強,實際操作上手快,工作主動性強使企業感覺用得很順手,第二年就開始與學校簽訂委培訂單。

    此外,還開展工學交替的校企合作模式。學校根據旅遊與賓館服務專業的特點,開展工學交替的校企合作。秦皇島金石賓館、石家莊世紀大酒店、石家莊春之旅旅行社等都是我校旅遊與賓館服務專業的校外實訓基地。

    6月至9月是秦皇島旅遊旺季,學校從2003年起,每年都安排旅遊與賓館服務專業即將升入二年級的學生到秦皇島金石賓館進行頂崗實習。期間,為了既能為企業頂崗工作,又不影響學業,還可以實現學中做、做中學,提高專業技能。

    據了解,近年來,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2009年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首次就業率達到72%,職業院校畢業生的質量得到行業企業和社會的廣泛認同。

 
 
 相關鏈結
· 全國職業院校農業技能大賽舉辦 魯昕出席開幕式
· 江西2011年將提高普通高中和高等職業院校助學金
· 魯昕出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總結會並講話
· 劉延東等出席201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閉幕式
· 2010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天津舉行
· 201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在天津舉行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