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5日電(記者 華春雨)記者從25日在京啟動的“中國-東盟主流媒體聯合採訪”活動中了解到,我國將在年內向社會公佈60個左右國內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將對國內外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産生示範作用。
“中國-東盟主流媒體聯合採訪”活動由國務院新聞辦主辦、經濟日報社承辦,來自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緬甸、老撾等東盟國家的8家主流媒體以及國內部分主流媒體的記者將就我國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等方面的情況進行約8天的聯合採訪。
在活動首日的採訪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司巡視員何炳光對記者表示,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在中國已經從理念逐步變成經濟社會生活的具體實踐,得到了長足發展,成為“一種國家發展模式和制度安排”。
何炳光説,從2005年以來,經中央政府批准,國家發改委組織有關部門,已開展兩批循環經濟試點,覆蓋全國178家試點單位。全國各省區市同時選擇1300多家企業參與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在這些示範試點企業中,目前已培育出一大批循環經濟發展的典型模式和案例。國家發改委目前正在對這些模式和案例進行總結,年內將向社會公佈60個左右案例。
“這批案例不僅涵蓋煤炭、電力、造紙、紡織等工業門類,也包括一些農業循環經濟的示範園區,非常有代表性。”何炳光説,“相信這些案例不僅會對國內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産生示範作用,也會有其他國家發展循環經濟值得借鑒的經驗。”
據何炳光介紹,2010年,中國循環經濟産業産值已超過1萬億元,吸納就業人數超過2000萬人。預計“十二五”期間,中國循環經濟産業總産值將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遞增。
在第一天的採訪活動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向記者表示,中國在發展循環經濟的過程中一直非常注重借鑒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而經過近年的發展,中國也形成了一些值得其他國家借鑒的發展循環經濟的經驗。
周長益介紹,“十一五”期間,中國主要工業部門的單位能耗已由2005年的2.59噸標準煤下降到了2010年的1.92噸標準煤,五年中累計節約約7.5億噸標準煤。這期間,中國以年均6.98%的能耗增長,支持了年均11.57%的工業增長。
周長益坦言,要完成“十二五”時期國家確定的單位GDP能耗下降16%的節能減排目標並不輕鬆,但“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完成目標”。
除走訪發改委、工信部等有關政府部門外,採訪團在此次聯合採訪期間還將採訪北京、河北等地部分食品、生物科技、鋼鐵、化工企業等,了解這些企業在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方面所做的工作。